一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3313 阅读:5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将油水混合液中的油和水分离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排水管、排油管和集水盒,集水盒包括油水分离盒和集油盒,排油管一端连接集油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排水管一端连接油水分离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分离器主体包括一侧面设有开口的内壳筒,内壳筒内装填有多个薄壁管,分离器主体连通集水盒,油水分离盒的底部连接有一压力管,压力管的下端伸入分离器主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且符合现代社会节能环保的需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将工业污水中的油和水分离的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工业 清洗机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工业污水主要包含杂质、油污和水,工业污水需经过处理并符合环保规定才能排 放出去,否则影响环境,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而且浪费资源,不利于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目前,工业上常用的油水分离设备是将污水中的油污和水分离出来,通过油水分 离设备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并循环利用水资源。工业上常用的油水分离设备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只能在常压条件下使用的各种小型隔油池,需要定期人工清油,该设备运行成本 高,它解决了环保问题,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分离效率低。第二种是,利用电磁阀门或 者流动阀门控制油水排放的分离器,可以在加压下使用,但结构比较复杂,阀门易失灵,操 作起来不方便、而且噪音较大,存在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且 节能环保的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它包括分离器主体、排水管和排油管,还包括集水 盒,所述集水盒包括油水分离盒和集油盒,所述排油管一端连接集油盒、另一端伸出集水 盒,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油水分离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所述分离器主体包括一侧面设有 开口的内壳筒,所述内壳筒内装填有多个薄壁管,所述分离器主体连通集水盒,所述油水分 离盒的底部连接有一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下端伸入分离器主体内。所述集油盒的顶面高度低于油水分离盒的顶面高度。所述分离器主体与集水盒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开设有通孔,所述压力管穿过通孔, 压力管与通孔之间设置有供水从分离器主体向上流入集水盒的连通间隙。所述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还包括粗滤器,所述粗滤器包括压盖、粗过滤网、用于 接入污水的污水进水口和粗滤排水口,污水进水口和粗滤排水口分别连接于粗滤器的上端 部和下端部,所述压盖设于粗滤器顶端,所述粗过滤网设于粗滤器内,所述粗滤器通过粗滤 排水口与内壳筒连通。本技术的较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还包括粗滤器和水泵,污水箱连接粗滤器,粗滤器连 接水泵,水泵连接分离器主体,所述水泵包括吸入管和吐出管,所述吸入管与粗滤器的粗滤 排水口相连,所述吐出管连通分离器主体。所述分离器主体的顶部固定有水泵安装板,水泵和粗滤器分别固定于水泵安装 板,所述外壳体底部设有与地面相接触的支撑脚。所述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还包括污水箱,污水箱内设置有依靠污水的浮力悬浮 于污水的液面下的浮力平衡式浮筒,所述浮力平衡式浮筒包括内浮筒、外浮筒和污水进水 管,内浮筒套设在外浮筒的内腔中,污水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于内浮筒,污水进水管的出水 端与粗滤器的污水进水口相连。所述粗滤器和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分别设有泄水管,泄水管上设有泄水阀。所述分离器主体还包括一外壳体,内壳筒固定于外壳体内,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 有外壳盖板,所述外壳盖板上设有提把,所述外壳体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地面相 接触。所述集水盒的顶部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空气的真空口。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分离器主体、排水管、排油管和集水盒, 集水盒包括油水分离盒和集油盒,排油管一端连接集油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排水管一端 连接油水分离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分离器主体包括一侧面设有开口的内壳筒,内壳筒内 装填有多个薄壁管,分离器主体连通集水盒,油水分离盒的底部连接有一压力管,压力管的 下端伸入分离器主体内;利用油水比重差异,油污水在薄壁管稳流后,油迅速析出,析出的 油上浮从集油盒中排除,除油后的净水则从通过压力管进入油水分离盒而排出,迅速将污 水中的油和水分离开,便于重复利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且符 合现代社会节能环保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的浮力平衡式浮筒的结构示意图。图zt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 7是图4中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63是图4中的B -B截面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的集水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9中,包括有1—一分离器主体11——内壳筒 111—一薄壁管12-一外壳体13——外壳盖板 2—一集水盒21-油水分罔盒211 排油管 22-排水管23-——压力管24——集油盒 3-——粗滤器31-压皿32——粗过滤网 33.——粗滤排水口34-——污水进水口4——水泵 41-——水泵安装板42-——吸入管43——吐出管 5 -——支撑脚6——真空口7——污水箱 71.——污水进水管8—一浮力平衡式浮筒 81——外浮筒 82——内浮筒9—一泄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见图1 图9所示,本技术包括分离器主体1、排水管22和排油管211,还包 括集水盒2,所述集水盒2包括油水分离盒21和集油盒24,所述排油管211 —端连接集油 盒24、另一端伸出集水盒2,所述排水管22 —端连接油水分离盒21、另一端伸出集水盒2, 所述分离器主体1包括一侧面设有开口的内壳筒11,所述内壳筒11内装填有多个薄壁管 111,所述分离器主体1连通集水盒2,所述油水分离盒21的底部连接有一压力管23,所述 压力管23的下端伸入分离器主体1内。待处理的污水进入分离器主体1的内壳筒11后,污水在薄壁管111的浮力平衡作 用下达到稳流状态,稳流后的污水静置分层,油迅速析出,由于油、水比重差异,其中上层析 出的是油,下层为净水,析出的油上浮流入集油盒24,并通过排油管211排出,下层的净水 则从压力管23的下端向上流进入油水分离盒21,并通过排水管22排出,便于循环使用。于较佳实施方式中,压力管23的下端向下伸到离器主体1的底部,且压力管23设 置在远离内壳筒11的开口端的位置,由于分离器主体1底部远离内壳筒11的开口端的位 置为较纯净的水,压力管23的下端设置于此位置能够采集分离器主体1中最纯净的水,并 将这些水排出。本技术根据油和水的比重不同,油是漂在水面上的原理,这样形成油、水分 离,分离速度快、分离效果好且节能环保。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油盒24的顶面高度低于油水分离盒21的顶面高度。由 于油比水轻,从分离器主体1的内壳筒11中静置析出的油迅速上浮,当上浮的油的液面高 于集油盒24顶面的高度时,油则进入集油盒24被收集,再通过排油管211排出,集油盒24 的顶面高度低于油水分离盒21的顶面高度确保油能顺利排出集油盒24且不会流入油水分 离盒21,提高油水的分离效果。进一步地,油水分离盒21的顶部与集水盒2的顶端相连,有 效避免析出的油流入油水分离盒21内,提高油水的分离效果。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离器主体1与集水盒2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开设有通 孔,所述压力管23穿过通孔,压力管23与通孔之间留设有供水从分离器主体1向上流入集 水盒2的连通间隙。由于油比水轻,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清洗机油水分离器,它包括分离器主体、排水管和排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包括油水分离盒和集油盒,所述排油管一端连接集油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所述排水管一端连接油水分离盒、另一端伸出集水盒;所述分离器主体包括一侧面设有开口的内壳筒,所述内壳筒内装填有多个薄壁管,所述分离器主体连通集水盒,所述油水分离盒的底部连接有一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的下端伸入分离器主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栋陈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丰卓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