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34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具,包括第一吊臂以及铰接在第一吊臂上的第二吊臂,第一吊臂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挡块,第二吊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吊运,吊运时工件被充分夹紧,不会出现工件滑落等现象,有效提高安全性。

A sl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ing applian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lifting arm and a second lifting arm which is articulated on the first lifting arm. The first lif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stopper for supporting the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lif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limit cylinder for the limiting workpie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lift the workpiece quickly, when the workpiece is hoisted, the workpiece is fully clamped, and the work of the workpiece will not slide and so on, and the safety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具
本技术属于机械吊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缸体的吊具。
技术介绍
发动机缸体在生产时,通常需要进行起吊,现有的吊具结构设计不合理,易磨损、变形,使用不方便,并且,夹持产品时容易松脱,掉落后,一方面会损坏产品,另一方面,还容易伤及现场的工作人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吊具时易脱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吊具,包括第一吊臂以及铰接在第一吊臂上的第二吊臂,所述第一吊臂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挡块,所述第二吊臂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筒。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臂上设有朝向限位筒的折弯臂,所述挡块安装在所述折弯臂的工作端。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块呈弧形,所述第一吊臂上设有销轴,所述第二吊臂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吊臂上,所述限位筒的中心线垂直于销轴的中心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筒的数量为两个。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筒位于第二吊臂中心线的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臂上设有扶手。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垂直于第一吊臂。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筒的材质选自尼龙、塑料中的至少一种。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臂上设有U形槽,所述第一吊臂与所述U形槽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臂上设有定位板,所述限位筒可拆卸安装定位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臂上设有供吊钩穿入的通孔,所述第一吊臂上的通孔、挡块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吊运,吊运时工件被充分夹紧,不会出现工件滑落等现象,有效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零件标号说明1—第一吊臂2—第二吊臂21—U形槽22—定位板3—挡块4—限位筒5—折弯臂6—销轴7—通孔8—扶手9—安装板10—侧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吊具,包括第一吊臂1以及铰接在第一吊臂1上的第二吊臂2,第一吊臂1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挡块3,第二吊臂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筒4。本技术主要适用于汽油发动机缸体。具体地,第一吊臂1上设有销轴6,第二吊臂2通过销轴6铰接在第一吊臂1上,为了便于限位筒4插入发动机缸体中,限位筒4的中心线垂直于销轴6的中心线,使其操作方便。限位筒4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吊臂2上,使得限位筒2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安装和维护方便。限位筒4的个数可以为1个、2个或多个。挡块3呈弧形,其形状与所需支撑的发动机缸体部位相适应,挡块3具体是呈凹向连接处的弧形,支撑工件时,弧形凹口朝上,使得挡块3对工件起到良好的面支撑作用。挡块3所支撑的工件部位可以是发动机支架上的安装凸台。第一吊臂1上设有朝向限位筒4的折弯臂5,挡块3安装在折弯臂5的工作端,优选地,折弯臂5呈L形,折弯臂5的一端与第一吊臂1连接,折弯臂5的另一端设置挡块3,折弯臂5有效避免位置干涉的问题。具体地,限位筒4的数量为两个,两位限位筒4位于第二吊臂2所在平面的两侧,限位筒4可以对称设置在第二吊臂2中心线的两侧,使其受力平衡,便于工件的吊运。进一步地,挡块3的中心线、第一吊臂1的中心线、第二吊臂2的中心线均处于两个限位筒4的对称平面上,使得吊具的整体受力平衡,吊运工件时吊具不会发生偏向。限位筒4为尼龙筒,可有效防止对工件的损伤,对工件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限位筒4也可以为塑料,具体可以为具有一定韧性、抗弯曲强度和耐磨性的工程塑料。第二吊臂2上设有U形槽21,第一吊臂1与U形槽21铰接,第一吊臂1位于U形空间内,U形槽21有助于第一吊臂2的受力平衡。第二吊臂2上设有定位板22,限位筒4可拆卸安装定位板22上,具体地,定位板22的一侧与第二吊臂2连接,另一侧安装限位筒4,定位板22上可以开设螺纹通孔,通过螺栓将限位筒4锁紧在定位板22上。第一吊臂1上还设有扶手8,便于工作人员手握扶手8操作第一吊臂1,扶手8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具体地,第一吊臂1的下端设置安装板9,安装板9的前端安装折弯臂5,后端安装两个侧臂10,扶手8设置于两个侧臂10之间,扶手8可以为一横杆,该横杆垂直于第一吊臂1,便于受力。工作人员手握扶手8,即可操控第一吊臂1,使得挡块3抵靠至缸体的支架安装凸台或从凸台上脱离,操作方便。扶手8上还可空套护筒(未图示),工作人员手握护筒即可操控第一吊臂1,护筒内的横杆发生位移时,护筒不会转动,进而避免磨手。第一吊臂1上设有供吊钩穿入的通孔7,第一吊臂1上的通孔7、挡块3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铰接轴即指销轴6,吊钩穿入通孔7并起吊后,工件位于铰接轴的下方,挡块3与限位筒4配合,将工件充分夹紧。上述吊具的使用过程如下:工作人员手握扶手8,控制吊具,先使限位筒4插入工件的缸筒中,再旋转第一吊臂1,使得挡块3与缸体的支架安装凸台接触,将吊钩穿入通孔7,起吊整个吊具,挡块3对工件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工件被插入缸筒的限位筒4充分限位,限位筒4为尼龙筒,不会损伤工件,吊具过程工件被充分夹紧,不会出现工件掉落的现象,吊运至目标位置后,旋转第一吊臂1,使得挡块3脱离缸体,再将限位筒4从缸筒中取出,即可再次进行后续工件的吊运,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对工件的快速吊运,吊运时工件被充分夹紧,不会出现工件滑落等现象,有效提高安全性。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臂(1)以及铰接在第一吊臂(1)上的第二吊臂(2),所述第一吊臂(1)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挡块(3),所述第二吊臂(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吊臂(1)以及铰接在第一吊臂(1)上的第二吊臂(2),所述第一吊臂(1)上设有用于支撑工件的挡块(3),所述第二吊臂(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限位工件的限位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臂(1)上设有朝向限位筒(4)的折弯臂(5),所述挡块(3)安装在所述折弯臂(5)的工作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筒(4)位于第二吊臂(2)中心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臂(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肖翔雷斌
申请(专利权)人: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庆铃五十铃重庆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