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aining ultra-thin metal oxide dielectric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preparation of ultra-thin metal oxide thin film dielectric layer by direct thermal oxidation of the gate, the ultra-thin metal oxide thin film dielectric layer and a gate contact interface is better, less defect characteristics, excellent electrical propert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can greatly sav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主要应用于控制和驱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器的子像素,是平板显示领域中最重要的电子器件之一。相比硅基TFT,基于氧化物半导体为有源层的TFT具有电子迁移率高(1~100cm2/Vs)、制备温度低(<400℃,远低于玻璃的熔点)、成本低(只需要普通的溅射工艺即可完成)以及持续工作稳定性好的特点,其在平板显示领域尤其是有机发光显示(OLED)领域有替代传统的硅材料工艺薄膜晶体管的趋势,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和广泛研究。氧化物TFT最基本的结构包括栅电极、栅绝缘层、半导体有源层、源极和漏极、钝化层。最常见的氧化物绝缘层为SiO2,通常由等离子气相沉积(PECVD)的方法制备或者热氧化的方法制备,采用该种方法制备的SiO2绝缘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10)上方设置有栅极(11),所述栅极(11)上方设置有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所述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由栅极(11)上层与反应气体反应生成,所述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上方设置有氧化物半导体层(13)、源极(14a)和漏极(14b),所述源极(14a)和漏极(14b)相互间隔并分别与氧化物半导体层(13)两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所述基板(10)上方设置有栅极(11),所述栅极(11)上方设置有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所述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由栅极(11)上层与反应气体反应生成,所述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上方设置有氧化物半导体层(13)、源极(14a)和漏极(14b),所述源极(14a)和漏极(14b)相互间隔并分别与氧化物半导体层(13)两端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的厚度范围在2-1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包括具有介电性能的超薄金属氧化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气体是氧气、臭氧或者含有氧气的混合气体。5.一种含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的晶体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板(10)上制备栅极(11);S2:通过热氧法在栅极(11)上方制备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S3:在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之上制备氧化物半导体层(13);S4:在超薄金属氧化物薄膜介电层(12)之上制备源极(14a)和漏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鹏,罗东向,刘佰全,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市格雷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