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75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11:29
电抗器具有:芯主体;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夹持并紧固该芯主体;以及轴部,其穿过所述芯主体的中心而支承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芯主体的中心具有不形成磁场的区域。

reactor

The reactor has the core body, the first end plate and the second end plate clamp and fasten the core body, and the shaft part passes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core body, and is supported on the first end plate and the second end plate. The center of the core has a region that does not form a magnetic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抗器。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保持芯主体的电抗器。
技术介绍
图6是日本特开2000-7724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8-210998号公报所公开的以往技术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电抗器100具有:大致E字形状的第一铁芯150,其具有两个第一外侧腿部151、152以及配置于该第一外侧腿部151、152之间的第一中央腿部153;以及大致E字形状的第二铁芯160,其具有两个第二外侧腿部161、162以及配置于该第二外侧腿部161、162之间的第二中央腿部163。第一铁芯150和第二铁芯160通过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构成。另外,在图6中,由箭头表示电磁钢板的层叠方向。另外,在第一外侧腿部151和第二外侧腿部161卷绕有线圈171。同样地,在第一外侧腿部152和第二外侧腿部162卷绕有线圈172,在第一中央腿部153和第二中央腿部163卷绕有线圈173。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电抗器的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图。在图7中,为了明确,而省略了线圈的图示。如图7所示,第一铁芯150的两个第一外侧腿部151、152和第二铁芯160的两个第二外侧腿部161、162相互面对。另外,第一中央腿部153和第二中央腿部163相互面对。而且,在这些腿部之间形成有间隙G。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形成电抗器100,需要将第一铁芯150和第二铁芯160相互连结。另外,由于第一铁芯150和第二铁芯160是层叠多个电磁钢板而形成的,因此,还存在如下情况:在电抗器驱动时产生噪音、振动。从这样的情况来看,也期望将第一铁芯150和第二铁芯160相互连结。然而,由于需要形成间隙G,因此,无法将第一铁芯150和第二铁芯160直接连结。因此,需要维持间隙G且连结第一铁芯150和第二铁芯160。图8是间隙G的放大侧视图。在图8中,为了构成电抗器100,利用连结板181、182将外侧腿部151、161相互连结起来。其他的腿部也设为相同的结构。然而,在该情况下,电抗器100的构造变得复杂。其结果,还存在难以管理对电感产生影响的间隙长度的问题。而且,在由磁性材料制作连结板181、182的情况下,由于产生磁通泄漏,因而并不优选。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产生磁通泄漏而恰当地被支承的电抗器。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根据第一方案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抗器,其中,该电抗器具备:芯主体;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夹持并紧固该芯主体;以及轴部,其穿过所述芯主体的中心而支承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根据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芯主体具有:外周部铁芯;至少三个铁芯,其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相结合;以及线圈,其卷绕于所述至少三个铁芯,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在所述芯主体的所述中心形成有不形成磁场的区域。根据第三方案,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轴部为实心。根据第四方案,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轴部为空心。根据第五方案,在第一方案~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通孔,所述线圈穿过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所述通孔而比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向外侧突出。根据第六方案,在第一方案~第五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轴部由非磁性材料形成。根据第七方案,在第一方案~第六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由非磁性材料形成。根据第八方案,在第一方案~第七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在所述外周部铁芯的整个缘部与所述外周部铁芯接触。专利技术的效果在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中,由于轴部穿过芯主体的中心,因此,能够适当地支承电抗器。另外,由于在轴部的位置不形成磁场,因此,能够避免磁场因轴部而受到影响。另外,由于线圈被外周部铁芯包围,因此,能够避免产生磁通泄漏。而且,由于不需要使用连结板,因此,还容易管理间隙长度。在第三方案中,能够牢固地支承芯主体。在第四方案中,能够使电抗器整体轻量化。在第五方案中,由于线圈比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中的至少一者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提高线圈的冷却效果。在第六方案和第七方案中,形成轴部、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的非磁性材料例如优选为铝、SUS、树脂等,由此,能够避免磁场通过轴部、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在第八方案中,能够牢固地保持芯主体。根据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能够进一步明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和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电抗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图3是芯主体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芯主体相同的形状的芯主体的磁场的第一图。图4B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芯主体相同的形状的芯主体的磁场的第二图。图4C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芯主体相同的形状的芯主体的磁场的第三图。图4D是表示与图3所示的芯主体相同的形状的芯主体的磁场的第四图。图5A是另一电抗器的俯视图。图5B是图5A所示的电抗器的侧视图。图6是以往技术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电抗器的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的图。图8是间隙的放大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件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容易理解,这些附图适当变更了比例尺。在以下的说明中,以三相电抗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并不限定于三相电抗器,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利用各相求得一定的电感的多相电抗器。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抗器并不限定于在工业用机器人、机床中的逆变器的初级侧和次级侧设置的电抗器,而能够应用于各种各样的设备。图1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电抗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抗器的立体图。图1和图2所示的电抗器10主要包括芯主体5和在轴向上夹持并紧固芯主体5的第一端板81以及第二端板82。第一端板81和第二端板82在芯主体5的后述的外周部铁芯20的整个缘部与外周部铁芯20接触。如图1所示,第二端板82具有凸缘83。在凸缘83形成有多个孔,该多个孔在将电抗器10安装于其他的构件时使用。第一端板81和第二端板82优选由非磁性材料、例如铝、SUS、树脂等形成。图3是芯主体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芯主体5具有外周部铁芯20和与外周部铁芯20相互磁连结的三个铁芯线圈31~33。在图3中,在大致六边形的外周部铁芯20的内侧配置有铁芯线圈31~33。这些铁芯线圈31~33在芯主体5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另外,外周部铁芯20还可以是其他的旋转对称形状,例如圆形。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端板81和第二端板82设为与外周部铁芯20相对应的形状。另外,铁芯线圈的数量为3的倍数即可。从图中可知,铁芯线圈31具有沿外周部铁芯20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铁芯41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铁芯线圈32具有沿外周部铁芯20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铁芯42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2,铁芯线圈33具有沿外周部铁芯20的半径方向延伸的铁芯43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3。铁芯41~43的各自的半径方向外侧端部与外周部铁芯20接触,或与外周部铁芯20一体地形成。另外,铁芯41~43的各自的半径方向内侧端部位于外周部铁芯20的中心附近。在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抗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抗器具备:芯主体;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夹持并紧固该芯主体;以及轴部,其穿过所述芯主体的中心而支承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08 JP 2016-1758201.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抗器具备:芯主体;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其夹持并紧固该芯主体;以及轴部,其穿过所述芯主体的中心而支承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主体具有:外周部铁芯;至少三个铁芯,其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相结合;以及线圈,其卷绕于所述至少三个铁芯,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中的彼此相邻的两个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在所述芯主体的所述中心形成有不形成磁场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为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