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6632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弹性支架、一端固定设置在机体上的多对倾斜支撑臂,支撑臂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

An internal deflection non planar six rotor aircraft and its control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rnal deflection non planar six rotor aircraft and a control method. Including the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at the bottom of the elastic bracket, one end fixed and arranged in the machine body of inclined supporting arm, the supporting arm and the body of the plane angle f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多旋翼微型飞行器(MAV)近年来变得非常流行,显着降低的成本、尺寸和重量提高了其可用性。随着这项技术越来越受欢迎,应用越来越广,报道的事故也一直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容错控制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传统的平面式旋翼飞行器只能产生一个可调的升力以及三个姿态控制力矩,使其本质上是一种欠驱动系统。在转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一个没有倾斜的六角形飞行器将会看到其性能下降,这是由于姿态控制器不能抑制某些方向的扰动扭矩。对于多旋翼飞行器的完全可控性问题,有一些已知的解决方案,octocopter解决方案需要更多的执行器,增加机械冗余;其他机械设计使用改变转子的位置和方向,也提出了双向旋转电机,其缺点是在相反的方向上产生推力以及只考虑特定某一个执行器发生故障。为了达到所需的力矩和力,研究中提出的方法继续计算给定矩阵的Moore-Penrose的伪逆,这是计算转子命令的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提供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可行,因为它没有考虑致动器的约束,即每个转子产生的最大和最小的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可以在六自由度上实现独立控制,消除传统平面式飞行器的欠驱动弱点,优化质心位置,使飞行器更加稳定,并能够在电机故障时控制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容错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弹性支架、一端固定在机体上的多对倾斜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θ,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旋翼,旋翼的旋转平面平行于支撑臂,且每个旋翼的旋转方向以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交替排列,每个旋翼产生的升力均指向与机体平面垂直的坐标轴,每个旋翼的升力与该坐标轴的夹角相等。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内偏于机体平面倾斜设置;所述θ取值范围为0°<θ<9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旋翼通过转子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转子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内部设有电池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非线性观测器和LPV控制的误差检测和故障隔离技术传感器。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底部设有起落支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撑臂为三对,旋翼为六个,六个旋翼的位置矩阵P和对应的姿态矩阵O如下:其中,l为支撑杆的长度,亦即旋翼的旋转中心点与机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通过旋翼旋转平面朝着机体的竖直轴线的设置方式,使得电机在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姿态和位置上都失去控制,从而实现容错控制。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每个旋翼产生一个力fi∈[0,FM];由于旋翼通过转子电机带动旋转,因此,通过PWM信号来控制每一个转子电机,PWM百分比与升力之间的线性关系为:fi=kfui,从而每个转子电机产生一个力矩mi=(-1)iktui;kt和kf为常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设Mx,My和Mz为转子电机在机体上施加的控制力矩,Fz为转子电机沿z轴的合力;当所有转子电机正常工作时,(Mx,My,Mz,Fz)4元组与f力矢量之间的关系为力矩矩阵A为表示第i个转子故障,其中γ为旋翼方向与机体面所呈钝角γ=90°+θ,以及参数因此给定位置和姿态控制所需的合力及力矩可得各个旋翼所需的产生的最小的力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给定一个Fz>0的理想扭矩[MxMyMzFz]T,方程的解为其中并且0≤f0+ωβ≤FM。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的成本低,具有全新的旋翼单元结构布局,控制简单,可以克服传统平面多旋翼飞行器的欠驱动性,使姿态转动和平动运动完全解耦,实现了飞行姿态的独立控制;(2)该内偏转式飞行器通过对称倾斜支撑臂和转子,优化质心位置,使飞行器更加稳定,并能够在电机故障时控制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容错控制;(3)内偏转式旋翼通过指向机体竖直方向的轴,可以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和位置控制进行优化,进而提高旋翼产生的升力;(4)由于相邻旋翼的转向相反,每个旋翼机体施加的反扭矩与旋翼转向相反,因此机体受到的扭矩可以相互抵消;每个旋翼由各自的直流无刷电机直接驱动,消除了传动系统的效率损失;该内偏式非平面飞行器可以在机体坐标上独立控制力与力矩,使其可以在六自由度上实现独立控制,消除传统平面式飞行器的欠驱动弱点;(5)相比于传统平面式飞行器,该内偏转式布局可以在不倾斜机体的情况下,只需改变升力的大小,使得装置和控制方法很大程度上得到简化;(6)这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具有独立执行实际任务的能力,其控制方法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的配置俯视图。图2为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的配置侧视图。图3为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的单个转子和支撑臂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弹性支架、一端固定在机体上的多对倾斜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θ,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旋翼(即旋翼的旋转中心点与机体的中心点分别位于支撑臂的两端),旋翼的旋转平面平行于支撑臂,且每个旋翼的旋转方向以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交替排列,每个旋翼产生的升力均指向与机体平面垂直的坐标轴,每个旋翼的升力与该坐标轴的夹角相等。所述支撑臂内偏于机体平面倾斜设置;所述θ取值范围为0°<θ<90°。所述机体底部设有起落支架。所述旋翼通过转子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转子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所述机体内部设有电池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非线性观测器和LPV控制的误差检测和故障隔离技术传感器。支撑臂为三对,旋翼为六个,六个旋翼的位置矩阵P和对应的姿态矩阵O如下:其中,l为支撑杆的长度,亦即旋翼的旋转中心点与机体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旋翼旋转平面朝着机体的竖直轴线的设置方式,使得电机在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姿态和位置上都失去控制,从而实现容错控制。每个旋翼产生一个力fi∈[0,FM];由于旋翼通过转子电机带动旋转,因此,通过PWM信号来控制每一个转子电机,PWM百分比与升力之间的线性关系为:fi=kfui,从而每个转子电机产生一个力矩mi=(-1)iktui;kt和kf为常数。设Mx,My和Mz为转子电机在机体上施加的控制力矩,Fz为转子电机沿z轴的合力;当所有转子电机正常工作时,(Mx,My,Mz,Fz)4元组与f力矢量之间的关系为力矩矩阵A为表示第i个转子故障,其中γ为旋翼方向与机体面所呈钝角γ=90°+θ,以及参数因此给定位置和姿态控制所需的合力及力矩可得各个旋翼所需的产生的最小的力为给定一个Fz>0的理想扭矩[MxMyMzFz]T,方程的解为其中并且0≤f0+ωβ≤FM。本专利技术的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的结构设置方式可应用于任意对支撑臂的情况。以下为本专利技术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的具体实现原理。由图1所示,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弹性支架、一端固定设置在机体上的多对倾斜支撑臂,支撑臂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θ,0°<θ<90°,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旋翼,旋翼的旋转平面方向垂直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弹性支架、一端固定在机体上的多对倾斜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θ,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旋翼,旋翼的旋转平面平行于支撑臂,且每个旋翼的旋转方向以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交替排列,每个旋翼产生的升力均指向与机体平面垂直的坐标轴,每个旋翼的升力与该坐标轴的夹角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弹性支架、一端固定在机体上的多对倾斜设置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机体平面的夹角为θ,支撑臂的另一端设有旋翼,旋翼的旋转平面平行于支撑臂,且每个旋翼的旋转方向以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交替排列,每个旋翼产生的升力均指向与机体平面垂直的坐标轴,每个旋翼的升力与该坐标轴的夹角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内偏于机体平面倾斜设置;所述θ取值范围为0°<θ<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通过转子电机带动旋转;所述转子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部设有电池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非线性观测器和LPV控制的误差检测和故障隔离技术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底部设有起落支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偏转式非平面六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支撑臂为三对,旋翼为六个,六个旋翼的位置矩阵P和对应的姿态矩阵O如下:其中,l为支撑杆的长度,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瑶王金利汪长炜纪玉霞吴智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