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56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刹车片,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刹车片不利于刹车排出碎屑、容易发热、刹车时有振动,严重影响刹车效果及刹车片的寿命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刹车片本体,刹车片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减振装置,刹车片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阻尼摩擦层,橡胶阻尼摩擦层内固定套装有摩擦片,摩擦片上设有多组排屑槽,排屑槽与摩擦片的水平夹角为30℃‑50℃,排屑槽的两侧还设有导热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刹车片,有效减小了振动,可以保证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畅通排出,制动摩擦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小了排屑槽的应力,避免了应力集中,减缓了摩擦副的磨损,可以有效散热,延长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刹车片
本技术涉及机械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刹车片。
技术介绍
在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不可或缺的安全零件,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刹车片包括刹车片本体和压制在刹车片本体的摩擦基材,摩擦基材的表面设置若干排屑槽。传统刹车片的排屑槽成竖直方向布设,排屑槽与刹车片的左右对称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零度或者轻微倾斜,这样在刹车片安装后,不利于刹车片排出碎屑,排屑槽堵死后在刹车时刹车片的摩擦因数改变,使刹车性能降低,也会增加刹车片的摩擦基材的磨损,另外由于刹车过程会容易发热,且与制动盘接触时会有振动,对刹车片的寿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刹车效果,往往使得刹车片的寿命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刹车片不利于刹车排出碎屑、容易发热、刹车时振动,严重影响刹车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刹车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刹车片,包括刹车片本体,刹车片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减振装置,刹车片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阻尼摩擦层,橡胶阻尼摩擦层内固定套装有摩擦片,摩擦片上设有多组排屑槽,排屑槽与摩擦片之间的夹角为30℃-50℃,排屑槽的两侧还设有导热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导热槽为宽度、深度均为2-3mm的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摩擦片上设有两组排屑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排屑槽与摩擦片的水平夹角为4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减振装置为减振片。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刹车片采用摩擦片与橡胶阻尼摩擦层相结合的作用面,保证刹车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小了振动,且在刹车片本体的下表面上增加减振装置,可以进一步减振。在摩擦片上增加多组呈30℃-50℃的排屑槽,不仅可以保证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畅通排出,而且在制动摩擦过程中,排屑槽最大限度减小了排屑槽的应力,避免了应力集中,减缓了摩擦副的磨损,另外,排屑槽的两侧设有导热槽,可以与排屑槽结合有效散热,延长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刹车片本体;2.橡胶阻尼摩擦层;3.摩擦片;4.排屑槽;5.导热槽;6.减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刹车片,包括刹车片本体1,刹车片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减振装置6,减振装置6为减振片,固定在刹车片本体1的下表面,刹车片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阻尼摩擦层2,橡胶阻尼摩擦层2内固定套装有摩擦片3,摩擦片3上设有两组排屑槽4,排屑槽4与摩擦片3之间的夹角为45℃,排屑槽4的两侧还设有导热槽5,导热槽5为宽度、深度均为2-3mm的槽,可以进一步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刹车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刹车片,包括刹车片本体(1),其特征是:刹车片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减振装置(6),刹车片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阻尼摩擦层(2),橡胶阻尼摩擦层(2)内固定套装有摩擦片(3),摩擦片(3)上设有多组排屑槽(4),排屑槽(4)与摩擦片(3)的水平夹角为30℃‑50℃,排屑槽(4)的两侧还设有导热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片,包括刹车片本体(1),其特征是:刹车片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减振装置(6),刹车片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橡胶阻尼摩擦层(2),橡胶阻尼摩擦层(2)内固定套装有摩擦片(3),摩擦片(3)上设有多组排屑槽(4),排屑槽(4)与摩擦片(3)的水平夹角为30℃-50℃,排屑槽(4)的两侧还设有导热槽(5)。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章雨师庆南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澜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