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23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制动盘包括:盘体,盘体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多个连接爪沿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爪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盘毂,盘毂与盘体相连接,盘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盘毂传力键安装孔,盘毂传力键安装孔与盘体传力槽相对应;盘毂传力键,盘毂传力键的第一端穿设在盘体传力槽内,盘毂传力键的第二端穿设在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动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盘的盘体和盘毂定位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Brake disc and vehicle with its ow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ke disc and the brake disc with the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disc body, the inner disc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claw, claw along the inner ring of circumferentially spaced, disc body force transmission groove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nnecting claw at least two adjacent disc hub, disc; the hub and the disc body connected to the hub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hub transfer key mounting hole, the hub transfer key mounting hole and the disc body force transmission slots corresponding to the hub; transfer key disk first end key through a force transmission hub plate force transmission groove, second disc hub transmission bond end penetrates through the hub mounting hole transmission bond. The brake disc of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the disc and the hub of the brake disc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more compl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盘形制动因其相对于踏面制动具有摩擦性能稳定、吸收能量大、散热性能好及对踏面损坏小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装置中。制动盘作为盘形基础制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车制动过程通过制动闸片压紧制动盘摩擦面以实现列车制动,从而保证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对于保证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制动过程,制动盘承受闸片施加的制动扭矩作用,制动盘连接件承受闸片通过盘面传递而来的制动扭矩,因此,对制动盘连接件的紧固性能及可靠性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制动过程闸片的作用,盘体受热负荷影响而发生径向向外膨胀。现有的制动盘,针对制动盘的安装,首先要求对盘体和盘毂进行初步定位,现有的定位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盘的盘体和盘毂定位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盘,包括:盘体,盘体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多个连接爪沿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爪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盘毂,盘毂与盘体相连接,盘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盘毂传力键安装孔,盘毂传力键安装孔与盘体传力槽相对应;盘毂传力键,盘毂传力键的第一端穿设在盘体传力槽内,盘毂传力键的第二端穿设在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内。进一步地,盘毂传力键和盘体传力槽以及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均间隙配合。进一步地,多个连接爪沿内圈的周向均匀分布,盘体传力槽为多个,多个盘体传力槽均匀分布。进一步地,连接爪为矩形块,盘体传力槽为矩形槽。进一步地,连接爪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盘毂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制动盘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连接件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间隙配合,连接件与第一安装孔的间隙和连接件与第二安装孔的间隙的最小值为d,盘毂传力键与盘体传力槽的间隙和盘毂传力键与盘毂传力键安装孔的间隙的最大值为e,其中,d大于e。进一步地,盘体和盘毂的中轴线相重合,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不同轴,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到盘体的中轴线的距离为a,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到盘毂的中轴线的距离为b,其中,a小于b。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进一步地,盘毂包括:盘毂本体和法兰,法兰环绕盘毂本体的周向侧壁设置,盘毂传力键安装孔设置在法兰上,制动盘还包括:隔圈传力键;隔圈,隔圈套设在盘毂本体上,连接爪位于法兰和隔圈之间;其中,隔圈的内圈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隔圈传力键安装槽,盘毂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隔圈传力键安装孔,隔圈传力键安装孔与隔圈传力键安装槽相对应,隔圈传力键的第一端穿设在隔圈传力键安装槽内,隔圈传力键的第二端穿设在隔圈传力键安装孔内。进一步地,隔圈传力键和隔圈传力键安装槽以及隔圈传力键安装孔均间隙配合。进一步地,隔圈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相对应,连接件穿设在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三安装孔内。进一步地,连接件与第三安装孔间隙配合,连接件与第三安装孔的最小间隙值为f,隔圈传力键与隔圈传力键安装槽的间隙和隔圈传力键与隔圈传力键安装孔的间隙的最大值为g,其中,f大于g,d大于g,f大于e。进一步地,盘体和隔圈的中轴线相重合,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不同轴,第三安装孔的中心线到隔圈的中轴线的距离为c,其中,a小于c。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第三安装孔的孔径。进一步地,盘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工艺孔,工艺孔与盘毂传力键安装孔相连通,工艺孔用于将盘毂传力键从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内退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制动盘,制动盘为上述的制动盘。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通过在盘体上设置有盘体传力槽,盘毂上设置有盘毂传力键安装孔,通过将盘毂传力键的第一端穿设在盘体传力槽内,盘毂传力键的第二端穿设在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内,以此实现了对盘体和盘毂的初步定位。其中,盘体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多个连接爪沿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爪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将盘体与盘毂相对设置,盘体传力槽和盘毂传力键安装孔相对应,将盘毂传力键插入到盘体传力槽和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内,以此完成了盘体和盘毂的初步定位。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通过将盘毂传力键插入到盘体传力槽和盘毂传力键安装孔内即可完成对盘体和盘毂的初步定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盘的盘体和盘毂定位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制动盘的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的盘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的盘毂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的隔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盘体;11、连接爪;111、第一安装孔;12、盘体传力槽;121、切面;13、摩擦环;14、散热筋;20、盘毂;21、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2、工艺孔;23、盘毂本体;24、法兰;25、隔圈传力键安装孔;26、第二安装孔;30、盘毂传力键;40、连接件;50、隔圈;51、隔圈传力键安装槽;52、第三安装孔;60、隔圈传力键;70、螺母;80、垫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盘,请参考图1至图4,制动盘包括:盘体10,盘体10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11,多个连接爪11沿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爪11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12;盘毂20,盘毂20与盘体10相连接,盘毂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与盘体传力槽12相对应;盘毂传力键30,盘毂传力键30的第一端穿设在盘体传力槽12内,盘毂传力键30的第二端穿设在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内。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通过在盘体10上设置有盘体传力槽12,盘毂20上设置有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通过将盘毂传力键30的第一端穿设在盘体传力槽12内,盘毂传力键30的第二端穿设在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内,以此实现了对盘体10和盘毂20的初步定位。其中,盘体10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11,多个连接爪11沿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爪11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12。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将盘体10与盘毂20相对设置,盘体传力槽12和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相对应,将盘毂传力键30插入到盘体传力槽12和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内,以此完成了盘体10和盘毂20的初步定位。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盘通过将盘毂传力键30插入到盘体传力槽12和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内即可完成对盘体10和盘毂20的初步定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盘的盘体和盘毂定位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盘体10上设置有内孔,盘体10的内圈即为内孔的孔壁。优选地,盘毂传力键30和盘体传力槽12以及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均间隙配合。为了能够保证盘体10和盘毂20的准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0),所述盘体(10)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11),多个所述连接爪(11)沿所述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爪(11)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12);盘毂(20),所述盘毂(20)与所述盘体(10)相连接,所述盘毂(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所述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与所述盘体传力槽(12)相对应;盘毂传力键(30),所述盘毂传力键(30)的第一端穿设在所述盘体传力槽(12)内,所述盘毂传力键(30)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0),所述盘体(10)的内圈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爪(11),多个所述连接爪(11)沿所述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爪(11)之间形成盘体传力槽(12);盘毂(20),所述盘毂(20)与所述盘体(10)相连接,所述盘毂(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所述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与所述盘体传力槽(12)相对应;盘毂传力键(30),所述盘毂传力键(30)的第一端穿设在所述盘体传力槽(12)内,所述盘毂传力键(30)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传力键(30)和所述盘体传力槽(12)以及所述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均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爪(11)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盘体传力槽(12)为多个,多个所述盘体传力槽(12)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爪(11)为矩形块,所述盘体传力槽(12)为矩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爪(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盘毂(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26),所述制动盘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6)内,所述连接件(4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6)均间隙配合,所述连接件(4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的间隙和所述连接件(40)与所述第二安装孔(26)的间隙的最小值为d,所述盘毂传力键(30)与所述盘体传力槽(12)的间隙和所述盘毂传力键(30)与所述盘毂传力键安装孔(21)的间隙的最大值为e,其中,d大于e。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0)和所述盘毂(20)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安装孔(1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26)不同轴,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到所述盘体(10)的中轴线的距离为a,所述第二安装孔(26)的中心线到所述盘毂(20)的中轴线的距离为b,其中,a小于b。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6)的孔径。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20)包括:盘毂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刚金文伟张宁冯昆黄彪杜利清郭立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