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丽颖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92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5:56
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12%,Si 0.08~0.10%,Mn 1.3~1.5%,Nb 0.02~0.04%,Ti 0.04~0.06%,P<0.01%,S<0.01%,余量为铁Fe;(2)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获得厚度为40~50mm的中间坯;(3)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8mm;(4)以40~60℃/s的速度冷却至500~600℃,获得高强热轧带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轧带钢与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相比,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未采用太多稀有元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strength hot rolled strip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strength hot rolled steel strip,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eps: (1) according to the set component and the metal smelting molten steel billet and its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weight percentage of C 0.1~0.12%, Si 0.08~0.10%, Mn 1.3~1.5%, Nb 0.02~0.04%, Ti 0.04~0.06%, P < 0.01%, S < 0.01%, allowance for iron Fe; (2) the billet is heated to 1220~1280 deg.c for roughing, obtain thickness of intermediate billet of 40~50mm; (3) the intermediate blank finishing, finishing after the strip thickness is 2~8mm; (4) the speed of cooling to 500~600 DEG 40~60 DEG /s, obtained high strength hot rolled strip. The hot-rolled strip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low temperature toughness compared with the same strength grade low alloy and high strength steel, and does not employ too many rare elements,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所面临的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往国内外在得到此强度级别的钢种时多采用的是合金化的思想,这导致了钢材成本的增加,同时合金元素的增多也增加了钢材后期的回收再利用的难度。同时,钢铁下游用户对设备轻量化、安全、排放、降低成本控制及燃料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强度钢已经成为近年来钢铁材料研究领域的重点。日本的YoshimasaFUNAKAWA等学者在2004年的ISIJInternational的11期的1945~1951页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采用添加Ti和Mo来获得高强钢的方法。该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纳米尺寸的碳化物,当Ti和Mo的原子数比值在1左右时,钢材的性能最好,屈服强度在700MPa以上,具有到较好的性能,研究表明,只有同时添加Ti和Mo且具有必须具有一定比例,钢材的屈服强度才能达到700MPa以上,同时Mo元素的加入量也对钢材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给钢材的冶炼带来困难。国外瑞典SSAB及国内的鞍钢、宝钢等各大钢厂实际生产的600MPa、700MPa级热轧高强钢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高附加值的Mo、Cr、Ni等合金元素,更高级别的热轧带钢需要后续的热处理工艺,这些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少添加合金元素的情况下使热轧带钢的强度提高,用以代替同一级别或低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12%,Si0.08~0.10%,Mn1.3~1.5%,Nb0.02~0.04%,Ti0.04~0.06%,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20~250mm;2、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3~5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20~1140℃,粗轧终轧温度为980~1000℃,获得厚度为40~50mm的中间坯;3、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5~7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50~970℃,精轧终轧温度为760~78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0~4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8mm;4、精轧后以40~60℃/s的速度冷却至500~60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上述的高强热轧带钢屈服强度770~790MPa,抗拉强度880~900MPa,断后伸长率15~17%。上述的高强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4μm的铁素体和10~20%的贝氏体的复相组织。本专利技术的热轧带钢与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相比,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未采用太多稀有元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Si0.10%,Mn1.3%,Nb0.04%,Ti0.04%,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20mm;将铸坯加热至122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5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20℃,粗轧终轧温度为990℃,获得厚度为40mm的中间坯;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7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50℃,精轧终轧温度为76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4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8mm;精轧后以40℃/s的速度冷却至60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屈服强度770MPa,抗拉强度900MPa,断后伸长率17%;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4μm的铁素体和10%的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实施例2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1%,Si0.09%,Mn1.4%,Nb0.03%,Ti0.05%,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40mm;将铸坯加热至125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4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30℃,粗轧终轧温度为980℃,获得厚度为45mm的中间坯;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5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60℃,精轧终轧温度为77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5mm;精轧后以50℃/s的速度冷却至55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屈服强度780MPa,抗拉强度890MPa,断后伸长率16%;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4μm的铁素体和20%的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实施例3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2%,Si0.08%,Mn1.5%,Nb0.02%,Ti0.06%,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50mm;将铸坯加热至128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3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40℃,粗轧终轧温度为1000℃,获得厚度为50mm的中间坯;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6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70℃,精轧终轧温度为78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5%,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mm;精轧后以60℃/s的速度冷却至50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屈服强度790MPa,抗拉强度880MPa,断后伸长率15%;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4μm的铁素体和15%的贝氏体的复相组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1~0.12%,Si 0.08~0.10%,Mn 1.3~1.5%,Nb 0.02~0.04%,Ti 0.04~0.06%,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20~250mm;(2)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3~5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20~1140℃,粗轧终轧温度为980~1000℃,获得厚度为40~50mm的中间坯;(3)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5~7道次,精轧开轧温度为950~970℃,精轧终轧温度为760~780℃,精轧每道次压下量控制在30~40%,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8mm;(4)精轧后以40~60℃/s的速度冷却至500~600℃,卷取,获得高强热轧带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0.12%,Si0.08~0.10%,Mn1.3~1.5%,Nb0.02~0.04%,Ti0.04~0.06%,P<0.01%,S<0.01%,余量为铁Fe,铸坯厚度为220~250mm;(2)将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粗轧过程为3~5道次,粗轧开轧温度为1120~1140℃,粗轧终轧温度为980~1000℃,获得厚度为40~50mm的中间坯;(3)将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过程为5~7道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丽颖
申请(专利权)人:乔丽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