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58902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1-树脂称量上料、2-纤维喂料、3-树脂熔融塑化、4-纤维定长切断及共混、5-坯料计量切断、6-坯料保温输送、7-机器人I抓取坯料、8-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10-机器人II脱模取件、11-传送带及后处理等工序,其中压机快速成形过程中涉及9-模具及加热冷却系统,整条线工艺参数由12-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协调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一台双螺杆装置上实现树脂喂料、树脂塑化、纤维导入、纤维浸渍、纤维定长切断等工序,确保了纤维长度有效保留。本发明专利技术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适用于多种树脂和纤维材料,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形质量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该方法包括:1-树脂称量上料、2-纤维喂料、3-树脂熔融塑化、4-纤维定长切断及共混、5-坯料计量切断、6-坯料保温输送、7-机器人I抓取坯料、8-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10-机器人II脱模取件、11-传送带及后处理等工序,其中压机快速成形过程中涉及9-模具及加热冷却系统,整条线工艺参数由12-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协调管理。本专利技术在一台双螺杆装置上实现树脂喂料、树脂塑化、纤维导入、纤维浸渍、纤维定长切断等工序,确保了纤维长度有效保留。本专利技术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适用于多种树脂和纤维材料,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形质量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长度>10_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材料与树脂基体混合得到的长纤维复合材料与短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轻质、高强等综合性能,是车辆轻量化及零部件集成制造的重要手段,引起国内外复合材料制造业的广泛关注。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模压成形技术因具有生产成本更低、单件制品周期短、纤维长度保留率高、纤维方向性好、产品可设计性更强等特点,能替代汽车、工程机械、舰船、建筑等领域中现有的钢铁结构部件,市场容量大、应用广泛。目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生产设备及工艺主要由德国公司垄断,价格较高。国内在轻质高强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原料、设备、控制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急需进行集成创新及技术攻关,开发适用于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的成套设备及产业化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国内外技术现状,提供一整套轻质高强在线成形设备及在线连续化成形方法,解决国内复合材料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制品一致性差、生广效率低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一台双螺杆装置上实现树脂喂料、树脂塑化、纤维导入、纤维浸溃、纤维定长切断等工序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1-树脂称量上料、2-纤维喂料、3-树脂熔融塑化、4-纤维定长切断及共混、5-坯料计量切断、6-坯料保温输送、7-机器人I抓取坯料、8-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10-机器人II脱模取件、11-传送带及后处理等工序,其中在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过程中涉及9-模具及加热冷却系统,整个工艺的参数由12-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协调管理。所述的树脂称量上料过程为树脂、添加剂、回收料经加料装置进入双螺杆筒体,加料装置内有称量传感器,当物料少于一定重量时,发出称量指令,进行补料,保证树脂、添加剂、回收料的加料精度范围控制在2.5飞%。。所述的纤维喂料过程为连续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或二者的混编纤维在双螺杆转动牵引力的作用下经具有远红外加热功能的输送管道进入双螺杆筒体,喂料精度为0.1~0.5%0。所述的树脂熔融塑化、纤维定长切断及共混过程为在一台双螺杆密闭筒体中在螺杆正向输送力作用下实现树脂熔融、树脂与纤维浸溃、纤维定长切断,得到纤维长度≥10mm、纤维重量百分比为20~75%的熔融坯料;所述的坯料计量切断为在双螺杆料筒末端设置有方口模头,通过调节螺杆转速、温度、压力等参数使坯料以一定速度通过模头,计量切刀快速切断;所述的坯料保温输送为成段坯料在具有远红外加热功能及保温功能的传送装置中运动,坯料在输送过程中温度变化< ±3°C ;所述的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为机器人I抓取热坯料将其放置在具有快速加热冷却系统的模具上,压机快速合模后,经坯料流动、凝固、冷却成形、顶出等工艺,获得具有预先设计形状和功能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制件。所述的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为以中央控制系统软件为基础,实现数据库和可视、可操作界面之间的通讯控制,在友好的人机界面上实现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模压成形成套设备的智能调度、设备监控、工艺参数设定、控制模式切换、通讯配置和数据存储。相对于分散混合将各组分破碎成微粒不同,本专利技术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方法主要是实现分布混合,使树脂熔体分割重组的同时将连续纤维剪断为长纤维并在树脂熔融体中分布均匀,主要通过螺杆元件合理配置,工艺参数适配性优化来实现。为了保障本专利技术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的实施,需对双螺杆混料设备中的元件、参数进行系统调节和优化,包括:调节螺杆转速为中等转速,提供较低剪切,实现纤维与树脂间柔性复合,分布混合占优势比例,少量的分散混合;在导程选择方面,选用中导程螺纹,以混合为主,配置具有不同的工作段逐渐缩小的组合,用于输送和增压;混料元件螺棱角度方面,对于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而言,分布混合随着角度大而更加有效,阶梯式螺棱角度搭配可在保证输送能力的前提下,延长停留时间,提高混炼效果,综合优化分散与分布混合。与现有复合材料成形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本专利技术中连续纤维直接进入双螺杆设备进行混料、打断、浸溃,确保了纤维长度有效保留,避免了现有工艺非连续纤维进入双螺杆后二次剪断问题;②本专利技术中一台双螺杆设备同时起到树脂熔融、纤维浸溃、纤维定长剪断、出料计量等作用,采用特制双螺杆剪切控制技术,突破纤维保留长度技术关键,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度> IOmm的比例超过80%,且纤维长度呈现较窄正态分布,制件的综合性能较短纤维复合材料提高30%以上;③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化、精确化工艺控制成形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部件,适用于多种树脂和纤维材料,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形质量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树脂称量上料;2_纤维喂料;3_树脂熔融塑化;4_纤维定长切断及共混;5_坯料计量切断;6_坯料保温输送;7_机器人I抓取坯料;8_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9_模具及加热冷却系统;10_机器人II脱模取件;11_传送带及后处理;12_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但是应当明确的是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实施例1改性PP料加料速度为215 kg/h、添加剂加料速度5 kg/h、回收PP料加料速度20kg/h、改性玻璃纤维喂料速度240 kg/h,模头出料速度为480 kg/h,坯料中15mm长度玻璃纤维占纤维总质量的80%,压机公称压力20000KN,制件尺寸1530 X 500 X 290mm,单件成形周期40s。实施例2改性PP料加料速度为220 kg/h、添加剂加料速度10 kg/h、碳纤维喂料速度150kg/h,模头出料速度为380 kg/h,坯料中IOmm长度碳纤维占纤维总质量的70%,压机公称压力20000KN,制件尺寸1490 X 550 X 1200mm,单件成形周期30s。实施例3改性PP料加料速度为225 kg/h、添加剂加料速度5 kg/h、回收PP料加料速度30kg/h、改性玻璃纤维喂料速度190 kg/h,模头出料速度为450 kg/h,坯料中30mm长度玻璃纤维占纤维总质量的80%,压机公称压力20000KN,制件尺寸730 X 690 X 18mm,单件成形周期 25s。实施例4改性PA66料加料速度为240 kg/h、添加剂加料速度3 kg/h、回收PP料加料速度17kg/h、改性玻璃纤维喂料速度200 kg/h,模头出料速度为460 kg/h,坯料中25mm长度玻璃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线成形方法在一台双螺杆装置上实现树脂喂料、树脂塑化、纤维导入、纤维浸渍、纤维定长切断等工序,该方法具体包括:1?树脂称量上料、2?纤维喂料、3?树脂熔融塑化、4?纤维定长切断及共混、5?坯料计量切断、6?坯料保温输送、7?机器人I抓取坯料、8?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10?机器人II脱模取件、11?传送带及后处理等工序,其中在自动化压机快速成形过程中涉及9?模具及加热冷却系统,整个工艺的参数由12?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协调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宏任明伟颜昌海杨洁周永松蔡卫东何琪徐景华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江苏莘翔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