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41866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采用改性秸秆粉和改性核桃壳炭,按照重量比1:2~1:5制成的吸附剂。将脱蜡后的食用油半成品缓慢注入预先填充的、所述吸附剂的吸附装置内,待其自上而下自然流经吸附装置后,黄曲霉素和游离脂肪酸、色素等杂质被吸附掉,然后通过过滤层流出后收集,即可得到纯净澄清的食用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需要像常规方法一样将活性炭等吸附剂加入食用油中,不需要进行超声长时间处理,将食用油直接通过吸附层即可实现快速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目的。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还可以提高食用油的抗氧化效果。

A method for rapid removal of aflatoxin in edible oi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quickly removing aflatoxin from edible oil. It adopts modified straw powder and modified walnut shell carbon, and the adsorbent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ratio 1:2 to 1:5. The dewaxed edible oil semi-finished products slowly injected into the adsorption device of the sorbents, pre filled in the top-down natural flow through adsorption device, aflatoxin and free fatty acids, pigments and other impurities are absorbed, and then flows through the filter layer after collection, pure clarification of edible oil can be obtained. The method does not need to add activated carbon and other sorbents into the cooking oil as usual, and does not need ultrasonic long time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removing aflatoxin is quickly through the adsorption layer of edible oil. Moreover,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also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effect of the edible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粮油质量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油在我国居民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酚类物质,长期食用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食用油的安全性不容乐观。近几年,国内外因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油制品而导致的肝癌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粮油食品的进出口。食用油原料在贮运过程中易受黄曲霉等侵染,加工后未经去毒处理的食用油中往往含有超标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尤其是黄曲霉毒素B1,其急性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花生是最易受污染的粮油作物之一,其制品花生油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情况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并开发预防和控制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技术和产品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对于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吸附法和辐照法;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试剂对产品进行反应处理;生物方法主要是采用酶解的方式进行处理。上述方法最有效、可行、成本低的方法就是使用毒素吸附剂。将吸附剂添加在食用油中吸附毒素,然后再将吸附剂通过过滤或离心法去除。但是现有的采用活性炭或其他吸附剂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都是需要将活性炭、有机改性蒙脱土等吸附剂加入到食用油里面,需要在搅拌、加热等条件下维持一定时间才能脱除。且脱除黄曲霉素后还需要将吸附剂与食用油再进行分离等较为繁琐,增加了食用油加工工序和时间,且需要配置相关设备。例如。申请号201610178353.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去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的专利申请,该方法将活性炭加入黄曲霉毒素超标的花生油中,充分搅拌1~4h,搅拌速度为20~150r/min,搅拌温度维持在20~90℃;然后将花生油与活性炭分离,得花生油成品。申请号201610178777.6,名称为一种用活性炭去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设备,将活性炭颗粒与黄曲霉毒素超标的花生油从加料口加入到反应罐中,打开驱动装置,打开蒸汽进口通入蒸汽加热,并打开热水出口,用搅拌器充分搅拌,静置后打开排料阀B,将花生油排到静置罐中,静置后,打开出油阀,滤过,收集成品油。申请号201310186251.9,名称为去除花生油毒素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采用花生壳纳米活性炭加入到脱蜡后的花生油半成品中,超声波振荡搅拌后去除纳米活性炭得到成品油;然而,该方法中花生油半成品与花生壳纳米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5-3:0.8-1.5,花生壳纳米活性炭用量较高,因此活性炭成本较高。因此。研究一种成本低、高效的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是现在人们迫切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不需要像常规方法一样将活性炭等吸附剂加入食用油中,不需要进行超声长时间处理,将食用油直接通过吸附层即可实现快速去除黄曲霉毒素的目的。而且本专利技术方法处理后还可以提高食用油的抗氧化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也适用于家庭使用。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改性秸秆粉和改性核桃壳炭,按照重量比1:2~1:5制成的吸附剂。所述改性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1)秸秆预处理:先用蒸馏水将秸秆清洗干净,在60℃下烘干12小时,再粉碎过300~500μm筛子,得秸秆粉置于干燥器内密封保存。(2)纤维素酶改性:秸秆粉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润胀12h,漂洗调节pH至7。烘干后按照100U/g加入纤维素酶,然后加入pH4.8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保持温度45℃,6h。(3)改性后在30~40℃下水浴加热并强力搅拌5~10min,得到洗净后的秸秆粉;60~65℃下烘干即得改性秸秆粉。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高粱秸秆等。所述改性核桃壳炭的制备方法如下:(1)核桃壳粉碎成粉末后500~600℃炭化2h。(2)冷却至室温,用3mol/L的盐酸洗涤去除白灰和残留物,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3)按照固液比1:150,加入0.1mol/L的KMnO4溶液浸泡24h,抽滤,去离子水洗净,然后按照固液比1:200加入0.05%没食子酸丙酯溶液,烘干得到改性活性炭。将所述改性秸秆粉和所述改性核桃壳炭,利用干粉搅拌机掺匀,挤压造粒,粒径为3~5mm,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吸附剂。本专利技术所述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步骤是,将脱蜡后的食用油半成品缓慢注入预先填充所述吸附剂的吸附装置内,待其自上而下自然流经吸附装置后,黄曲霉素和游离脂肪酸、色素等杂质被吸附掉,然后通过过滤层流出后收集,即可得到纯净澄清的食用油。所述食用油半成品油温为25℃~100℃。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常温条件下即可有效去除黄曲霉素,当然先对其进行加热后效果更好。所述食用油半成品与所述吸附剂重量比为100:1~100:3,且吸附剂构成的吸附层厚度在3~5厘米。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吸附剂在吸附装置内装填好后,直接将食用油通过吸附层即可除去黄曲霉素。本专利技术方法不需要超声处理,也不需要进行加热,常温条件即可达到良好的除去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吸附剂在吸附饱和后,经过处理后可重复使用,吸附效率几乎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吸附剂可反复利用,因而成本低。3、本专利技术吸附剂对食用油风味无任何不良影响,并且还可以可去除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提升是有用的品质、提高其价值。效果如图5所示。4、本专利技术吸附剂中加入的没食子酸丙酯在吸附交换后进入花生油中,具有抗氧化的效果。经过吸附处理后食用油中油脂的过氧化值显著低于对照。同时,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食用油中PG含量平均为0.9μg/L,低于我国规定食品中添加的PG的最大使用量0.2g/kg的标准。因此,证明本专利技术方法安全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适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装置示意图。其中1为填充吸附颗粒的吸附层,2为过滤层,3为集液腔,4为出液口。图2为改性前和改性后玉米秸秆电镜图。其中:图2a为改性前玉米秸秆电镜图,图2b为改性后玉米秸秆电镜图。图3为改性前核桃壳、核桃壳炭及改性核桃壳活性炭的电镜图。其中:图3a为核桃壳电镜图,图3b为核桃壳炭电镜图,图3c为改性核桃壳活性炭的电镜图。图4为在25℃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与AFB1脱除率的关系。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吸附剂对食用油酸值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试验方法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方法。实施例1制备改性秸秆粉以玉米秸秆为例(1)秸秆预处理:先用蒸馏水将秸秆清洗干净,在60℃下烘干12小时,再粉碎过500μm筛子,得秸秆粉置于干燥器内密封保存。(2)纤维素酶改性:秸秆粉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润胀12h,漂洗调节pH至7。烘干后按照100U/g加入纤维素酶,然后加入pH4.8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保持温度45℃,6h。(3)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改性秸秆粉和改性核桃壳炭,按照重量比1:2~1:5制成的吸附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改性秸秆粉和改性核桃壳炭,按照重量比1:2~1:5制成的吸附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改性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1)秸秆预处理:先用蒸馏水将秸秆清洗干净,在60℃下烘干12小时,再粉碎过300~500μm筛子,得秸秆粉,置于干燥器内密封保存;(2)纤维素酶改性:秸秆粉中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润胀12h,漂洗调节pH至7;烘干后按照100U/g加入纤维素酶,然后加入pH4.8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保持温度45℃,6h;(3)改性后在30~40℃下水浴加热并强力搅拌5~10min,得到洗净后的秸秆粉;60~65℃下烘干即得改性秸秆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高粱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改性核桃壳炭的制备方法如下:(1)核桃壳粉碎成粉末后500~600℃炭化2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永超丁汉凤李娜娜蒲艳艳杨永义谢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