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粮油质量安全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由二呋喃环和香豆素组成的化合物。研究表明,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极大损害,表现为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时黄曲霉毒素还会降低免疫能力,诱发多种癌如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因此,早在1993年黄曲霉毒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自然界中黄曲霉菌分布广泛,致使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大米、玉米、花生、芝麻、大豆、菜籽等粮油食品中,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此外,黄曲霉毒素结构极其稳定,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且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不易洗去;故由黄曲霉毒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继乳业被查出黄曲霉毒素之后,食用植物油也多次传出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消息;而油脂又是人类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品,因此,对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研究,是避免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发生和增强食品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的针对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法、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1)将氧化石墨烯和氨丙基硅胶微球在偶联剂作用下,于弱酸性环境中,20?30℃搅拌进行酰胺偶联反应,然后经后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氨丙基硅胶微球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和氨丙基硅胶微球的质量比1:400~500;(2)将氧化石墨烯/氨丙基硅胶微球复合材料与黄曲霉毒素抗体在偶联剂作用下,于弱酸性磷酸缓冲溶液中,0?4℃搅拌进行酰胺偶联反应,然后经后处理得到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氨丙基硅胶微球复合材料与黄曲霉毒素抗体的质量比为450~55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武,喻理,张奇,丁小霞,张文,马飞,张兆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