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素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采用酶催化“一锅法”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即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β-内酰胺抗生素,即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头孢菌素的结构式如通式(I)所示,青霉素的结构式如通式(II)所示 其中,A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Z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低级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低级烷基、C2-C4链烯基、杂环硫亚甲基或杂环亚甲基;R1为取代或非取代的6元环基或杂环基;例如苯基、对羟基苯基、双氢苯基或1H-四氮唑基;R2表示氨基或氢原子。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克洛,即通式(I)中,Z为氯原子,R1为苯基,R2为氨基;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丙烯或E-型头孢丙烯,即通式(I)中,Z为丙烯基,R1为对羟基苯基,R2为氨基;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氨苄,即通式(I)中,Z为甲基,R1为苯基,R2为氨基;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拉定,即通式(I)中,Z为甲基,R1为双氢苯基,R2为氨基;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羟氨苄,即通式(I)中,Z为甲基,R1为对羟基苯基,R2为氨基;在临床上应用的头孢唑啉,即通式(I)中,Z为(2-甲基-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酶催化“一锅法”制备β-内酰胺抗生素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在水或水与醇混合物反应介质中,在游离或/和固定化的青霉素酰化酶存在下,控制pH为5.0~9.0,通式(Ⅲ)化合物与通式(ⅤA)的酯或通式(ⅤB)的酰胺反应,得到通式(Ⅰ)的头孢菌素;或通式(Ⅳ)化合物与通式(ⅤA)的酯或通式(ⅤB)的酰胺反应,得到通式(Ⅱ)的青霉素;***其中,A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Z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低级烷氧基、取代或非取代低级烷基、C↓[2]-C↓[4 ]链烯基、杂环硫亚甲基或杂环亚甲基;R↓[1]为取代或非取代的6元环基或杂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胜昔,梁世中,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化学制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