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811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式设计新颖、紧凑、可对车辆进行转运及存放的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载车平台,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车辆转移装置,所述车辆转移装置包括载车机构,所述载车机构位于提升架上,车辆位于载车机构上,提升架可将载车机构提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的侧部;所述提升架上设有一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机构包括运动小车,所述运动小车包括一框架,框架四个角处的底部分别设有一车轮,位于框架同一端处的两个车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上连接有一驱动电机。

A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based on a new vehicle transf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design, compact structure, can carry out th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vehicle garage vehicle transfer device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comprises a frame body,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oading platform, the garage also includes vehicle transfer device, the vehicle transfer device comprises a carrying vehicle the car body mechanism is positioned on the lifting frame, the vehicle in the vehicle body, the lifting frame of the loading vehicle to vehicle platform mechanism with side height; the lift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of,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vehicle carr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ports car, the sports car including a frame, frame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wheel, two wheels in the frame with one end connected by a transmission shaft, an end portion of the driv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目前,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立体停车设备与地下车库相比可更加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应该说,机械车库从管理上可以做到彻底的人车分流,这对眼下车库短缺的小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了方便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结构式设计新颖、紧凑、可对车辆进行转运及存放的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载车平台,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车辆转移装置,所述车辆转移装置包括载车机构,所述载车机构位于提升架上,车辆位于载车机构上,提升架可将载车机构提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的侧部;所述提升架上设有一顶板,所述载车机构包括运动小车,所述运动小车包括一框架,框架四个角处的底部分别设有一车轮,位于框架同一端处的两个车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上连接有一驱动电机。优选的,运动小车左右两侧方向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车轮为一组,所述顶板上设有两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与两组车轮一一对应,且两组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一组车轮,单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链轮,两个链轮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通过与链条驱动电机的动力轴连接的齿轮连接;位于同一组中的两个车轮的外侧框架上分别设有一卡勾,所述卡勾向下延伸设置,且所述卡勾的下端可卡在链条内。优选的,所述载车平台上设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槽,两个导向槽的入口端向两侧扩展并呈喇叭状或Y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其结构设计新颖,使用中通过本立体车库可以对车辆进行转运,且通过运动小车可将车辆移动至载车平台上,实现对车辆的存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运动小车主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运动小车及载车平台三者配合后的状态之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运动小车及载车平台三者配合后的状态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运动小车及载车平台三者配合后的状态之三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载车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0.驱动机构;101.链条;102、103.链轮;104.齿轮;105.链条驱动电机;200.运动小车;201.框架;202、203.车轮;204.传动轴;205.驱动电机;206、207.卡勾;300.载车平台;301.导向槽;302.导向槽的入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参见图1至图6;所述立体车库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载车平台300(以上为现有技术),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车辆转移装置,所述车辆转移装置包括载车机构,所述载车机构位于提升架上,车辆位于载车机构上,提升架可将载车机构提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的侧部;所述提升架上设有一顶板。本设计中的所述载车机构包括运动小车200,所述运动小车200包括一框架201,框架201四个角处的底部分别设有一车轮202、203,位于框架201同一端处的两个车轮202、203通过传动轴204连接,所述传动轴204的端部上连接有一驱动电机205。进一步的,在运动小车200左右两侧方向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车轮202、203为一组,提升架上的所述顶板上设有两组驱动机构,两组驱动机构分别与两组车轮一一对应,且两组驱动机构分别用于驱动一组中的两个车轮202、203,单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链轮102、103,两个链轮102、103上设有链条101,所述链条101通过与链条驱动电机105的动力轴连接的齿轮104连接。本设计中,位于同一组中的两个车轮202、203的外侧框架上分别设有一卡勾207,所述卡勾207向下延伸设置,且所述卡勾207的下端可卡在链条内,同时,卡勾的最下端位于车轮的下方,也即,卡勾的最下端所在的平面高度低于车轮底面所在平面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载车平台300上设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槽301,两个导向槽的入口端302向两侧扩展并呈喇叭状或Y形。本设计的车库在使用时,其运动小车位于载车平台上,此时,框架底部的四个卡勾位于下方对应的导向槽内,此时,运动小车无车辆存放;当有车辆需要存放时,其提升架提升(现有技术),提升架将载车机构提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的侧部,此时,载车机构前端、顶板与载车平台同高,此时,顶板与载车平台之间的间距小于2cm,而后,驱动电机驱动车轮转动,进而将运动小车向前推动,此时,链条转动,推动时,运动小车的前轮移动至顶板上,卡勾的下端从导向槽内滑出并卡在链条内,此时,驱动电机可转动亦可不转动,当驱动电机转动时,驱动电机应与链条同步;而后,链条转动并带拉动卡勾向前,此时,运动小车继续向前移动至顶板上,通过卡勾卡在链条内,其卡勾可以作为动力连接部件,同时,通过卡勾还可以对运动小车固定于顶板上(此时链条停止转动),防止运动小车的移动,而后提升架下降至地面,此后车辆可开至运动小车上,而后提升架再次上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时,反向实施上述动作即可将车辆及运动小车移至载车平台上,此时其状态可参见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载车平台,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车辆转移装置,所述车辆转移装置包括载车机构,所述载车机构位于提升架上,车辆位于载车机构上,提升架可将载车机构提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的侧部;所述提升架上设有一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机构包括运动小车,所述运动小车包括一框架,框架四个角处的底部分别设有一车轮,位于框架同一端处的两个车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上连接有一驱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载车平台,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车辆转移装置,所述车辆转移装置包括载车机构,所述载车机构位于提升架上,车辆位于载车机构上,提升架可将载车机构提升至载车平台同高度的侧部;所述提升架上设有一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机构包括运动小车,所述运动小车包括一框架,框架四个角处的底部分别设有一车轮,位于框架同一端处的两个车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上连接有一驱动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车辆转移装置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茗邵泽洪王干明郭毅文孙刚毅史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核智能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