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343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畜禽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其重量份组成是:活菌制剂94%-98%、低聚寡糖0.1%-1%、卵黄免疫球蛋白1%-5%;所述活菌制剂由植物乳杆菌液、酵母菌液、芽孢杆菌液按1∶0.9-1.1∶0.9-1.1之重量比组成,且每克植物乳杆菌液中含植物乳杆菌≥8×10↑[8]个,每克酵母菌液中含酵母菌≥7×10↑[8]个,每克芽孢杆菌液中含芽孢杆菌≥4×10↑[8]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抗体球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活菌剂、低聚寡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了制剂的针对性;还使活菌处于休眠状态,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并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延长了制剂的货架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用饲料添加剂,进一步是指用做所述添加剂的畜禽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
技术介绍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的应用,为世界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第一,引起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第二,使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胞产生耐药性,并通过质粒发生传递,可转移到人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第三,化学残留会污染肉、蛋、奶,降低畜禽产品的质量。因此,世界发达国家已于1989年开始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为了克服抗生素的各种弊端,世界各国先后开展了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而在其研究与开发过程中,首选研究的是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含有大量有益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因子,并且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活菌制剂。免疫球蛋白是动物机体产生的抗感染物质,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在日粮中添加多克隆抗体,可以预防仔猪和牛犊的大肠杆菌腹泻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于1996年将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列入“一般公认安全物质”范畴,德国于1995年批准将其用于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这种新型的生物产品,虽然正在以其独特的功能影响日益发展的畜牧业,但还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第一,针对性不强,不如抗生素那样可针对某种肠道疾病而采用相应的产品,针对性很强地进行治疗;第二,微生态制剂菌株的稳定性不高,如活菌剂的抗热性、耐酸性等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低;第三,微生态制剂产品的货架期不长,随着贮存期的增加,活菌数量逐步降低。从国外开发和使用效果看,复合菌制剂较单一菌剂作用效果更好,复合菌制剂一般都具有协同作用。为了提高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性,人们正着力于微生态制剂辅助剂的研制与开发。如对低聚寡糖与活菌制剂复合添加的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同时也在开发和研究活菌剂与其他制剂间的联合作用。目前国外还在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一些有用的外源基因导入活菌制剂的菌种中,扩大其生物学特殊功能,从而达到一种制剂多种功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畜禽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它将活菌制剂、低聚寡糖、抗体球蛋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抗体球蛋白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活菌剂、低聚寡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提高了微生态制剂的针对性;还可采用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活菌剂制成干粉,使活菌处于休眠状态,以提高微生态制剂的稳定性;还可采用微胶囊包埋技术,将三元活性制剂包埋起来,以延长微生态制剂的货架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畜禽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的重量份组成是活菌制剂 94%-98%;低聚寡糖 0.1%-1%;卵黄免疫球蛋白 1%-5%; 其中,所述活菌制剂由植物乳杆菌液、酵母菌液、芽孢杆菌液按1∶0.9-1.1∶0.9-1.1之重量比组成,且每克植物乳杆菌液中含植物乳杆菌≥8×108个,每克酵母菌液中含酵母菌≥7×108个,每克芽孢杆菌液中含芽孢杆菌≥4×108个。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所述低聚寡糖可以是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甘露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它低聚寡糖。本专利技术可以上述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成份为芯材,以下述重量份成分的均匀混合物为壁材变性淀粉35%-45%;阿拉伯胶10%-20%;麦芽糊精20%-30%;玉米糖桨15%-25%;将上述芯材与壁材按1∶0.9-1.1之重量比混合均质后,经常规低温喷雾工艺制成微胶囊状态产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菌制剂可采用如下重量份组分的培养基主体碳源 5%-9%; 葡萄糖 1%-3%;蛋白胨 0.4-0.6%; 植物油 0.2-0.4%;K2HPO40.1-0.3%; CaCo31%-3%;MgSO40.05-0.07%; MnSO40.02-0.03%;水 84%-90%;其中,所述主体碳源为土豆粉、大豆粉、玉米粉中的一种,并植入相应菌种,每克菌液中的菌种含量是植物乳杆菌≥8×108个、酵母菌≥7×108个、芽孢杆菌≥4×108个。本专利技术中,猪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主体碳源可采用土豆粉,鸡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主体碳源可采用大豆粉,反刍动物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主体碳源可采用玉米粉。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植物乳杆菌(PC0586-2)、枯草芽孢杆菌(BL0067)、产朊假丝酵母菌(2.120)进行了单一菌株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初始PH值、需氧量、培养基组成等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它们的复合培养进行工艺参数的修正。结果表明三种菌达到产量最高值的时间是48-54小时,酵母菌的发酵最适温度为32℃,芽孢杆菌为38℃,乳酸菌为36℃,最适温度各不相同,因此,复合培养时,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32℃,第二阶段温度31℃,时间各半(28小时)。三种菌的最初培养PH值分别为乳酸菌5.6,酵母菌5.8,芽孢杆菌6.0。因此,复合发酵时PH值要控制在6.0左右。三种菌发酵过程的需氧量各不相同,乳酸菌是以厌氧呼吸为主的兼性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是好氧呼吸的菌种。因此,复合培养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前28小时)培养时,通气1小时停2小时,第二阶段通气2小时停1小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乳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可采用标准菌株,也可通过以下菌种分离筛选获得取畜禽肠道或土壤样品,稀释后通过富集驯化培养、选择培养、平板(划线)分离培养、菌落采集、纯化继代分离培养、生产试验培养、定性定量分析等步骤,从126份猪肠、鸡肠、牛瘤胃样品,近2万株菌株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乳酸的植物乳杆菌(暂编号为PC0586)乳酸产量90.7g/L,比标准菌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保存中心提供,乳酸产量为78g/L)乳酸产量高16%。从27份土壤样品,近4000株菌株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抑菌能力很强的枯草芽孢杆菌变异株,暂编号为BL0067。与标准菌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保存中提供)比较,抑菌能力提高31%。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紫外对上述育出的植物乳杆菌PC0586进行诱变处理,处理剂量为成活率1%以下。紫外线波长为260nm左右,紫外灯功率为15W,距离固定在样品30nm高处。诱变时间0-72h。从2000余份材料中,选育出一株高产乳酸的植物乳杆菌,乳酸产量达到了130g/L,对糖的转化率为86%-90%,而且表现较好的遗传稳定性。该菌株暂定名为PC0586-1。本专利技术还可用基因工程对所述菌种进行遗传改良。其中,转体高产赖氨酸的棒杆菌(AS1.536)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存中心提供,各种DNA的内切酶、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基因(dapA)由湖南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室提供;受体可采用诱变育种选育出的植物乳杆菌PC0586-1。载体大肠杆菌。利用重组DNA的基因工程技术将棒杆菌(AS1.563)赖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基因(dapA),采用随机整合法,以大肠杆菌作为载体,成功地导入了目标菌株植物乳杆菌PC0586-1,培养出一株基因工程菌株,暂编号为PC0586-2。结果表明,外源质粒转化率高,能在目标菌中长期保存,且高水平表达。使无蛋白质分解酶的植物乳杆菌能合成赖氨酸,并且产量达到了27g/L,应用到生产中,起到了既高产乳酸,又能产生赖氨酸的双重作用。微生态制剂是近十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畜禽用三元活性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它的重量份组成是:活菌制剂94%-98%;低聚寡糖0.1%-1%;卵黄免疫球蛋白1%-5%;其中,所述活菌制剂由植物乳杆菌液、酵母菌液、芽孢杆菌液按1∶0. 9-1.1∶0.9-1.1之重量比组成,且每克植物乳杆菌液中含植物乳杆菌≥8×10↑[8]个,每克酵母菌液中含酵母菌≥7×10↑[8]个,每克芽孢杆菌液中含芽孢杆菌≥4×10↑[8]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赫荣龚章霞张秋胜梁志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