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12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包括工作台、第一下压装置、第二下压装置、第一上推装置、第二上推装置、供油装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供油装置为每一下压装置以及每一上推装置供油;控制器与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工作台包括矩形台体以及T形支撑架;T形支撑架垂直设于矩形台体上表面长边的一端;第一下压装置以及第二下压装置呈轴对称分布于T形支撑架的上半部分且同侧设置;每一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油缸以及L型连杆;第一油缸驱动第一油缸的推杆在矩形台体上表面方向做往复运动;L型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长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A pressure bearing machine for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ame for bearing machine comprises a worktable, second pressure device, first under pressure device, the first push device, second push device, an oil supply device, a first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second and a controller; a supply device for each device and every push device oil;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second; stage including rectangular body and T shaped frame; T shaped one end of the fram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table on the long side of the rectangular surface; the first pressing device and a pressing device second axially symmetrical T shaped supporting frame on the part of and the same side set; each pressure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ylinder and L type connecting rod; the first oil cylinder drives the push rod cylinder surfac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rectangular block reciprocating motion; L type. The rod includes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is grea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
本技术涉及车辆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车辆装配领域,尤其是对车辆轴承位的装配上,一般通过人工装配的方式,现将轴类零件扶正,用外力敲打轴类零件或这偶成,将轴承套入到轴类零件上,即使是一些机械装配,在装配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侧的挤压力过大导致整体车架变形或者轴承损坏的情况,或者装配精度不高导致的装配歪斜,影响了装配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包括工作台、第一下压装置、第二下压装置、第一上推装置、第二上推装置、供油装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油装置为每一下压装置以及每一上推装置供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工作台包括矩形台体以及T形支撑架;所述T形支撑架垂直设于所述矩形台体上表面长边的一端;所述第一下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下压装置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T形支撑架的上半部分且同侧设置;每一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油缸以及L型连杆;所述第一油缸驱动所述第一油缸的推杆在所述矩形台体上表面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L型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半部分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油缸推杆的上半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下压装置配对使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下压装置配对使用;每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固定板以及位置感测单元;所述位置感测单元包括第一行程开关以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T形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行程开关的摆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边面相接触,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摆杆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摆杆之间;所述矩形台体的上表面正对所述第一油缸推杆的位置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矩形台体的上表面正对所述第二油缸推杆的位置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上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上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每一上推装置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推杆与所述第一油缸的推杆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油缸带动所述第二油缸的推杆在垂直于所述矩形台体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第一治具、第二治具;每一治具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开有与待装配的轴承相适配的装配槽;所述第一治具的基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上,所述第二治具的基板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上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油缸的推杆相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的中心点与所述凹槽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凹槽的深度为待装配轴承厚度的20%-3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油装置包括油箱、驱动电机、油泵,供油装置;所述油泵分别与所述油箱、所述第一下压装置、所述第二下压装置、所述第一上推装置、所述第二上推装置管路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突出部的两侧为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下压装置、第二下压装置形成第一工位,第一上推装置、第二上推装置形成第二工位,以便车架上四个轮子的轴承同步安装,节省了在装配时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下压装置与上推装置的正对设置,减少了挤压过程中的力,架设原本需要6.8*104的力进行挤压,第一油缸与第二油缸同时驱动,平分了挤压力,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单侧进行挤压装配时对矩形工作台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中下压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中矩形台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工作台1矩形台体110第一凹槽110A第二凹槽110BT形支撑架120第一下压装置2第二下压装置3第一油缸231L型连杆232第一连接部232A第二连接部232B突出部232A1第一上推装置4第二上推装置5第二油缸451第一位置检测装置6第二位置检测装置7固定板671位置感测单元672第一行程开关672A第二行程开关672B第一治具8第二治具9基板891装配槽89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5所示,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包括工作台1、第一下压装置2、第二下压装置3、第一上推装置4、第二上推装置5、供油装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6、第二位置检测装置7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油装置为每一下压装置及每一上推装置供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6、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7电连接;所述工作台包括矩形台体110以及T形支撑架120;所述T形支撑架120垂直设于所述矩形台体110上表面长边的一端;所述第一下压装置22以及所述第二下压装置3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T形支撑架120的上半部分且同侧设置;每一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油缸231以及L型连杆232;所述第一油缸231驱动所述第一油缸231的推杆在所述矩形台体110上表面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L型连杆232包括第一连接部232A、第二连接部232B,所述第一连接部232A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2B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232B的上半部分设有突出部232A1;所述第二连接部232B与所述第一油缸231推杆的上半部分相连接,这里作为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油缸231推杆的顶端处增设一套设件,所述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下压装置、第二下压装置、第一上推装置、第二上推装置、供油装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油装置为每一下压装置以及每一上推装置供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工作台包括矩形台体以及T形支撑架;所述T形支撑架垂直设于所述矩形台体上表面长边的一端;所述第一下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下压装置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T形支撑架的上半部分且同侧设置;每一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油缸以及L型连杆;所述第一油缸驱动所述第一油缸的推杆在所述矩形台体上表面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L型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半部分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油缸推杆的上半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下压装置配对使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下压装置配对使用;每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固定板以及位置感测单元;所述位置感测单元包括第一行程开关以及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T形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行程开关的摆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边面相接触,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摆杆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摆杆之间;所述矩形台体的上表面正对所述第一油缸推杆的位置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上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每一上推装置包括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的推杆与所述第一油缸的推杆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油缸带动所述第二油缸的推杆在垂直于所述矩形台体的上表面的方向上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矩形台体的上表面正对所述第二油缸推杆的位置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上推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用压轴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下压装置、第二下压装置、第一上推装置、第二上推装置、供油装置、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供油装置为每一下压装置以及每一上推装置供油;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工作台包括矩形台体以及T形支撑架;所述T形支撑架垂直设于所述矩形台体上表面长边的一端;所述第一下压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下压装置呈轴对称分布于所述T形支撑架的上半部分且同侧设置;每一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油缸以及L型连杆;所述第一油缸驱动所述第一油缸的推杆在所述矩形台体上表面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L型连杆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半部分设有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油缸推杆的上半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下压装置配对使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下压装置配对使用;每一位置检测单元包括固定板以及位置感测单元;所述位置感测单元包括第一行程开关以及第二行程开关;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T形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行程开关的摆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边面相接触,所述突出部设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的摆杆与所述第二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江邓立昌王立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西文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