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621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解决现有罐口对接过程中桁车移动方向和轨迹无法自动控制的问题,其包含桁架和具有行走轮的桁车,该桁车上设有驱动行走轮行走的动力装置、升降对接管及控制器,动力装置和升降对接管均与控制器连接,桁架上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包含限位开关A和限位开关B,限位开关A设置在桁车行走方向的前方,限位开关B设置在桁车行走方向的后方,且被探测的槽车罐口设置在限位开关A和限位开关B之间,在桁车行走过程中碰触至任意限位开关时,控制器通过动力装置可控制桁车停止移动并驱动桁车反向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
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
技术介绍
普遍使用的桁架式鹤管采用气动马达驱动行走小车带动安装在行走小车上的鹤管及鹤管升降装置沿桁架轨道在槽车上方行走,靠人工操作气控阀控制气动马达的运转、转向和停止来实现与槽车罐口的对准,由于人员目测和操作的误差,要反复多次正反向点动操作,才能将鹤管准确地对准在槽车罐口中心,如果对位不准,将会导致下放鹤管密封盖不能完全覆盖罐口,油气跑损严重,为了解决该问题,授权公告号CN20362502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流体罐装鹤管自动对位装置,利用该装置可实现鹤管与槽车罐口自动对接,但在该申请中没有解决如何快速调整桁车的行走方向实现自动对位的问题,因为在罐口和鹤管对接过程中,可能需要桁车左右移动进行多次对位,例如,当罐口在桁车的左边时,需要桁车左移动进行罐口对接,但在左移动过程中桁车已移动至罐口右侧,且没能实现对接时,则需要控制桁车停止移动,需要再进行右对位,依次循环,直至完成对接,而该申请在对位过程中无法自动控制桁车的行走方向,需要人工手动调整,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因此,基于该问题,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包括桁架(1)和具有行走轮(20)的桁车(2),所述桁车(2)可沿桁架(1)行走移动,该桁车(2)上设有驱动行走轮(20)行走的动力装置(21)、升降对接管(22)及控制器(23),所述动力装置(21)和升降对接管(22)均与所述控制器(2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上设有与控制器(23)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包含限位开关A(10)和限位开关B(11),所述限位开关A(10)设置在桁车(2)行走方向的前方,所述限位开关B(11)设置在桁车(2)行走方向的后方,且被探测的槽车罐口设置在限位开关A(10)和限位开关B(11)之间,在桁车(2)行走过程中碰触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包括桁架(1)和具有行走轮(20)的桁车(2),所述桁车(2)可沿桁架(1)行走移动,该桁车(2)上设有驱动行走轮(20)行走的动力装置(21)、升降对接管(22)及控制器(23),所述动力装置(21)和升降对接管(22)均与所述控制器(2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上设有与控制器(23)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包含限位开关A(10)和限位开关B(11),所述限位开关A(10)设置在桁车(2)行走方向的前方,所述限位开关B(11)设置在桁车(2)行走方向的后方,且被探测的槽车罐口设置在限位开关A(10)和限位开关B(11)之间,在桁车(2)行走过程中碰触至任意限位开关时,控制器(23)通过动力装置(21)可控制桁车(2)停止移动并驱动桁车(2)反向行走,也即通过该限位开关A(10)和限位开关B(11)可对桁车(2)在桁架(1)上的行走轨迹和方向进行控制,并限制桁车(2)在槽车罐口上方可做往复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火车全自动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桁车(2)上设有与控制器(23)连接的罐口探测器(24)和增量编码器(25),所述罐口探测器(24)用于探测槽车罐口的位置,并将探测到的位置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3),控制器(23)接收该位置信号的同时触发用于测定行走轮(20)转速和角度的增量编码器(25)工作,并计数增量编码器(25)产生的脉冲数,根据罐口探测器(24)探测的罐口位置信号和增量编码器(25)产生的脉冲数计算出罐口的中心位置,所述控制器(23)可控制升降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铮南李建新丁顺风张海鹞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先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