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786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鹤管,包括回转器、内臂、外臂、垂管、吸斗、换热器,在外臂上设置有第一油管,在内臂上设置有第二油管、在垂管上设置有第三油管,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换热器的出油口相连通,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油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油管的一端与第三油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三油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进油口相连通;吸斗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接电源相连的外接电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避免气阻现象,提高重油的装卸效率、加热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优点。

Heating crane pi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ing pipe crane, including the gyrator, inner arm and the outer arm, a vertical pipe, suction bucket, heat exchanger, the outer ar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ipe, the inner arm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ipe, the vertical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end of the tubing, tubing and heat exchanger the oil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th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one end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ubing tubing, the tubing is communicated with one end of one end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line, third lin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r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uction bucket; the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pipe, hea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it is connected with an external power supply external wire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gas resistance, improving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heavy oil, good heating effect, and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鹤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鹤管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鹤管。
技术介绍
鹤管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又称流体装卸臂。它采用旋转接头与刚性管道及弯头连接起来,以实现火车、汽车槽车与栈桥储运管线之间传输液体介质的活动设备,以取代老式的软管连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及寿命长等特点。目前,采用鹤管对一些密度大,粘性高的流体如重油进行装卸时,一方面,由于重油粘性大则相对应的鹤管局部阻力更高,鹤管吸取困难,且容易发生气阻。严重影响重油的装卸速度;另一方面,由于重油密度大,单位质量重油的重量大,则对鹤管的吸力就具有更高要求,致使其装卸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气阻现象,提高重油的装卸效率、加热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加热鹤管。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加热鹤管,包括回转器、内臂、外臂、垂管、吸斗,所述内臂的一端上设置有所述回转器,所述内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臂的一端、所述外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管的顶端之间均通过旋转接头相接,在所述内臂与所述外臂之间安装有平衡装置,所述垂管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吸斗;所述加热鹤管还包括换热器,在所述外臂上设置有第一油管,在所述内臂上设置有第二油管、在所述垂管上设置有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吸斗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接电源相连的外接电线。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为U型管换热器。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为蛇形管换热器,包括壳体、蛇形管,所述蛇形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蛇形管的两端分别为所述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优选地:所述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均呈螺旋状分别盘绕在所述内臂、外臂、垂管上。优选地:所述吸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加热管呈环形状,所述加热管嵌入式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优选地:所述加热管、所述环形凹槽数量相同,呈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吸斗与所述垂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向换热器的进液口喂入温度较高的流体,与从蛇形管的进油口流入的油液进行热交换,油液吸收流体的热量,升高温度,从蛇形管的出油口流出;再依次流入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三油管中,使各个油管表面温度升高,将垂管插入罐车内进行重油加热稀释,使其黏度降低,并保证通过鹤管内臂及外臂的重油不凝结;而油液再流回换热器中,循环使用。散热降温后的流体从出液口排出。(2)利用换热器进行加热,安全高效。(3)由于各个油管均呈螺旋状分别盘绕在所述内臂、外臂和垂管上,增加接触面积,增大加热强度。(4)在吸斗中安装加热管,通过外接电源供电使加热管工作,一方面使得装卸重油粘性降低,鹤管局部阻力变小,鹤管吸取变易,杜绝气阻发生,加快重油的装卸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加热,使得装卸重油油密度降低,单位质量重油重量降低,对鹤管的吸力相对降低,使装卸成本低。(5)吸斗与垂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便于吸斗的拆卸、更换以及清洗。(6)加热管嵌入式地安装在吸斗中,安装便捷性好、牢固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加热鹤管的结构示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加热鹤管中吸斗的结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鹤管,包括回转器1、内臂2、外臂3、垂管4、吸斗5、换热器6。所述内臂2的一端上设置有所述回转器1,所述内臂的另一端2与所述外臂3的一端、所述外臂3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管4的顶端之间均通过旋转接头7相接,在所述内臂2与所述外臂3之间安装有平衡装置16,所述垂管4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吸斗5;在所述外臂3上设置有第一油管8,在所述内臂2上设置有第二油管9、在所述垂管4上设置有第三油管10,所述第一油管8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6的出油口(图中未画出)相连通,所述第一油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9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油管9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1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油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6的进油口(图中未画出)相连通。在所述吸斗5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管13,所述加热管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所述吸斗5并与外接电源相连的外接电线(图中未画出)。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换热器6为蛇形管换热器,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换热器6,如U型管换热器。本实施例蛇形管换热器包括壳体61、蛇形管62,所述蛇形管62设置在所述壳体61的内部空腔中,所述蛇形管62的两端均分别为所述进油口、出油口,所述壳体61上设置有进液口63、出液口6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油管8、第二油管9、第三油管10均呈螺旋状分别盘绕在所述内臂2、外臂3、垂管4上。也可以为其他现有的方式安装在内臂2、外臂3、垂管4上,如通过固定带固定的方式。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所述进油口处还设置有温感探头1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鹤管还包括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10相连通,所述电磁阀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管8相连通。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斗5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4,所述加热管13呈环形状,所述加热管13嵌入式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14中。加热管13可以为其他形状,并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吸斗5的内壁上。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管13、所述环形凹槽14数量优选为为三个,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并呈一一对应设置。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吸斗5与所述垂管4之间通过法兰15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向换热器6的进液口63喂入温度较高的流体,与从蛇形管62的进油口流入的油液进行热交换,油液吸收流体的热量,升高温度,从蛇形管62的出油口流出;再依次流入第一油管8、第二油管9、第三油管10中,使各个油管表面温度升高,将垂管4插入罐车内进行重油加热稀释,使其黏度降低,并保证通过鹤管内臂2及外臂3的重油不凝结;而油液再流回换热器6中,循环使用。而散热降温后的流体从出液口64排出。利用换热器6进行加热,安全高效。由于各个油管均呈螺旋状分别盘绕在所述内臂2、外臂3和垂管4上,增加接触面积,增大加热强度。通过设置温感探头11,在线监测进油口出油液的温度。当进油口出油液的温度满足加热条件时,温感探头11发出信号驱动电磁阀12通电,部分油液直接回到第一油管8中,避免油液温度过高,同时也节省能源。在吸斗5中安装加热管13,通过外接电源供电使加热管13工作,一方面使得装卸重油粘性降低,鹤管局部阻力变小,鹤管吸取变易,杜绝气阻发生,加快重油的装卸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加热,使得装卸重油油密度降低,单位质量重油重量降低,对鹤管的吸力相对降低,使装卸成本低。吸斗5与垂管4之间通过法兰15连接,便于吸斗5的拆卸、更换以及清洗。加热管13嵌入式地安装在吸斗5中,安装便捷性好、牢固性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凡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和重油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加热鹤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鹤管,包括回转器、内臂、外臂、垂管、吸斗,所述内臂的一端上设置有所述回转器,所述内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臂的一端、所述外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管的顶端之间均通过旋转接头相接,在所述内臂与所述外臂之间安装有平衡装置,所述垂管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吸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鹤管还包括换热器,在所述外臂上设置有第一油管,在所述内臂上设置有第二油管、在所述垂管上设置有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吸斗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接电源相连的外接电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鹤管,包括回转器、内臂、外臂、垂管、吸斗,所述内臂的一端上设置有所述回转器,所述内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臂的一端、所述外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管的顶端之间均通过旋转接头相接,在所述内臂与所述外臂之间安装有平衡装置,所述垂管的底端设置有所述吸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鹤管还包括换热器,在所述外臂上设置有第一油管,在所述内臂上设置有第二油管、在所述垂管上设置有第三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吸斗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外接电源相连的外接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勾维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大眼界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