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表达活性苯丙氨酸脱氨酶的基因工程菌口服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60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能表达活性苯丙氨酸酶的基因工程菌口服制剂,该制剂经过以下步骤制成:从植物中抽提总RNA,构建能表达有活力的苯丙氨酸脱氨酶的cDNA的工程菌,宿主菌选用人小肠正常菌群,包括乳酸杆菌、乳球菌及双歧杆菌等,进而制成口服制剂。该制剂进入人体小肠后,使来自食物消化的phe在其被吸收之前被PAL脱氨,变成对人体无害的肉桂酸,对经典型苯丙酮尿症能够达到与低phe饮食疗法相同的疗效,服用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基因重组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能表达有活力的苯丙氨酸脱氨酶的基因工程菌,进而制成口服制剂的方法。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是在我国及世界各国均常见的导致患儿智力低下、呆傻的遗传病。现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在新生儿筛查中发现的患儿立即给予特制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简phe)含量的奶粉,而不能吃母乳及牛奶等一切富含phe的正常食品,直至其智力发育基本正常,有的需要十几年时间。这种特殊饮食疗法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时间长,难以持久。有少数用苯丙氨酸脱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简称PAL)进行试验性治疗的研究报告,但该酶不稳定,价格贵,尚无临床应用价值。另外,现行的基因治疗方法一般是设法使正常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在患儿肝脏表达,以替代其有缺陷的PAH基因发挥功能。该方法存在着载体选择、给药方式、长期服用安全性及伦理学上等一系列困难,尚有待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供一种能表达活性苯丙氨酸脱氨酶的基因工程菌口服制剂,该制剂进入人体小肠后,使来自食物消化的phe在其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表达活性苯丙氨酸脱氨酶的基因工程菌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法得到:(1)从植物中抽提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制备完整PAL的cDNA,并使其两端带上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 酶切该cDNA,得到具有适当末端的PAL cDNA片段;(2)将原核表达载体,用适当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纯化出经酶切具适当末端的载体DNA片段;(3)将上述制备好的PAL CDNA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片段在T↓[4] DNA连接酶催化下 进行连接;(4)用上述连接混合物转化感受态宿主菌细胞;所说的宿主菌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5)用特异引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敬忠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