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肿液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53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人体内血肿,特别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肝素和玻璃酸酶,肝素含量在500-20000u/ml,尿激酶含量为500-50000u/ml,玻璃酸酶含量为200-3000u/ml。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液化剂制成冻干粉剂。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保持了原有成分的活性,便于长期保存,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合穿刺法治疗血肿,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格时间限制和场所限制,同时不受血肿部位、形状的限制。血肿清除效果显著,3-6天清除率可达100%。(*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内凝血块的液化药物,特别是指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血肿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死亡率高,且遗留的后遗症较严重。目前国内外对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因这种手术创伤大,且受严格条件限制,使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或残废。颅内血肿包括三部分液态部分、半固态部分和坚密血块,七十年代国内外文献中曾有报道,试图应用简单的穿刺方法治疗颅内血肿,但因单纯使用穿刺抽吸方法只能排除液态部分血肿,而不能排出半固态血块和坚密血块,临床疗效不好。如何使穿刺治疗成为一种完善的替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方法,关键在于使凝血块溶碎成悬液或溶液才能经内径2.5mm的针腔排出。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中,有的应用机械碎吸的方法,也有的应用尿激酶做液化剂注入血肿的方法,但疗效都不理想。机械碎吸法的主要缺点是进取血肿创伤大,操作复杂,清除血肿工作盲区大,清除效率不高,另外凝血块粉碎后易再凝聚成块;单一使用尿激酶溶解血肿,溶解效果也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肿液化药物,能够较快地溶解半固态血块和坚密凝血块,以解决目前的穿刺治疗方法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肿液化剂,特征在于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肝素和玻璃酸酶,每种成分的含量为:尿激酶500-50000u/ml,肝素500-20000u/ml,玻璃酸酶200-30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保祥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