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肿液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53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人体内血肿,特别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和肝素,尿剂酶的含量在500-50000u/ml,肝素含量为500-20000u/ml,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液化剂制成冻干粉剂。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保持了原有成分的活性,便于长期保存,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合穿刺法治疗血肿,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格时间限制和场所限制,同时不受血肿部位、形状的限制。血肿清除效果显著,3-6天清除率可达100%。(*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内凝血块的液化药物,特别是指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血肿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死亡率高,且遗留的后遗症较严重。目前国内外对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因这种手术创伤大,且受严格条件限制,使许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死亡或残废。颅内血肿包括三部分液态部分、半固态部分和坚密血块,七十年代国内外文献中曾有报道,试图应用简单的穿刺方法治疗颅内血肿,但因单纯使用穿刺抽吸方法只能排除液态部分血肿,而不能排出半固态血块和坚密血块,临床疗效不好。如何使穿刺治疗成为一种完善的替代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方法,关键在于使凝血块溶碎成悬液或溶液才能经内径2.5mm的针腔排出。近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中,有的应用机械碎吸的方法,也有的应用尿激酶做液化剂注入血肿的方法,但疗效都不理想。机械碎吸法的主要缺点是进取血肿创伤大,操作复杂,清除血肿工作盲区大,清除效率不高,另外凝血块粉碎后易再凝聚成块;单一使用尿激酶溶解血肿,溶解效果也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肿液化药物,能够较快地溶解半固态血块和坚密凝血块,以解决目前的穿刺治疗方法不能排出全部血肿的问题。血液凝固的机理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的单分子体,然后在钙离子及血小板因子V及VIII参与下变成纤维蛋白钙,后者是一种胶状细丝,纵横交错并将血细胞与血小板等包含其中,形成凝血块,如能使纤维蛋白降解,就有可能促使凝血块溶解,尿激酶具有使纤维蛋白降解的作用,但从临床效果看,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单独使用尿激酶来溶解血块效果不明显。肝素具有阻抑血液凝结的作用,同时对凝血块也有一定的液化功能,但目前还没有人用于临床治疗血肿。本专利技术经研究和试验,提出一种配合穿刺治疗血肿的血肿液化剂,该液化剂为粉末状,含有尿激酶和肝素两种成分,1ml/支尿激酶含量为500-50000u,肝素含量为500-20000u。本专利技术血肿液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先将尿激酶粉剂溶解,再与肝素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经过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剂。将本专利技术血肿液化剂、尿激酶分别进行血肿凝血块药物液化试验,其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液化剂对血块的溶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尿激酶时作用强至2倍。试验方法如下(1)在坚密程度相同的血块部位取材,将血块裁成同样大小;(2)将本专利技术液化剂和尿激酶分别配成7种不同浓度药液 (3)将裁好的血块分别放入各试杯中,恒温37℃,分别于4小时、8小时和16小时后观察,最后各试杯溶液分别经多层纱布过滤,观察血块溶解效果。上述试验血块溶解液化情况见下表。 上表中″微″表示微溶,″1/3、2/3、3/3″表示血块溶解量,″0″表示血块呈透明溶液。上述六份血块标本试验结果表明尿激酶组在4小时观察基本上看不到血块溶解,但本专利技术液化剂4小时观察可见明显的血块溶解现象,且溶解程度与浓度呈平行关系;8小时后观察,尿激酶组在4至7号杯浓度有部分血块溶解,但本专利技术液化剂组显示良好的血块溶解效果,都成细小颗粒混悬液;16小时观察,尿激酶组各试杯亦有血块溶解,液化剂组各试杯血块全部溶解,且大部分变成透明溶液。再将各试杯溶液经多层纱布过滤观察,见全部血块都已溶解成小碎片至均匀溶液,完全可以通过粗针头,符合临床治疗要求。应用本专利技术配合穿刺法治疗高血压性颅内血肿112例,硬膜外血肿25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17例共154例,高血压性脑内血肿排除率24小时内为32-52%,24-72小时为50-90%,全部病例3-6天血肿都被排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保持了原有成分的活性,便于长期保存,应用本专利技术配合穿刺法治疗颅内血肿,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格时间限制和场所限制,同时不受血肿部位、形状的限制。血肿清除效果显著,3-6天清除率可达100%。下面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按照下表各组分的含量配制成7种不同浓度的血肿液化剂药液 上述药液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剂,分装成品。权利要求1.一种血肿液化剂,特征在于该液化剂由尿激酶和肝素组成,每种成分的含量为,尿激酶500-50000u/ml,肝素500-20000u/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肿液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尿激酶和肝素配制成溶液,再经过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人体内血肿,特别是治疗颅内血肿的液化剂,该液化剂含有尿激酶和肝素,尿剂酶的含量在500-50000u/ml,肝素含量为500-20000u/ml,本专利技术将液化剂制成冻干粉剂。其特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保持了原有成分的活性,便于长期保存,应用本专利技术配合穿刺法治疗血肿,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无严格时间限制和场所限制,同时不受血肿部位、形状的限制。血肿清除效果显著,3-6天清除率可达100%。文档编号A61K38/46GK1116953SQ9411493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贾保祥 申请人: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肿液化剂,特征在于该液化剂由尿激酶和肝素组成,每种成分的含量为,尿激酶500-50000u/ml,肝素500-20000u/m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保祥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