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转基因玉米多重检测的微滴PCR偶联DGGE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酸分子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基因玉米多重检测的微滴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偶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微滴PCR(microdroplet-basedPCR)就是PCR技术和乳化技术相结合的最先进的PCR技术,是传统PCR技术的升级换代技术,即将油相和PCR反应体系的水相混合在一起,利用“油包水”的乳化技术将PCR反应体系分隔成109个独立的微滴,每个微滴可以含有一个模板和一对引物,然后单独进行反应,提高了目标扩增的通量,同时减少了宝贵的试剂和样品的消耗,避免了普通多重PCR不同引物和模板间的相互干扰,产生扩增效率的不一致和非特异性产物的出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又称DGGE,该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勒曼等专利技术,起初主要用于医学上。DGGE技术是在普通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础上,加入变性剂(尿素和去离子甲酰胺)梯度,使得长度相同但序列组成成分不同的DNA片段分离,形成易于观察的清晰条带。每一段DNA都是由特定序列的碱基组成,这种特定序列组成决定了双链DN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基因玉米定性、高通量多重检测的引物组,该引物组包括转基因玉米BT176、TC1507和MON863的特异性引物对,具体引物序列如下:玉米品系 引物序列(5’to3’)BT176: 正向引物:CGCCCGCCGCCGCGGCGGCGGGGCGGGGGCGTGGGTTTCTGGCAGCTGGACT;反向引物:TGGGCGTGGTATCGACTTTATAG;MON863: 正向引物:CGCCCGCCGCCGCGGCGGCGGGGCGGGGGCTTGGTTCGGAGAGCACTTGTTGG;反向引物:ACTGTCGGCAGAGGCATCTTGAA;TC1507: 正向引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基因玉米定性、高通量多重检测的引物组,该引物组包括转基因玉米BT176、TC1507和MON863的特异性引物对,具体引物序列如下:玉米品系引物序列(5’to3’)BT176:正向引物:CGCCCGCCGCCGCGGCGGCGGGGCGGGGGCGTGGGTTTCTGGCAGCTGGACT;反向引物:TGGGCGTGGTATCGACTTTATAG;MON863:正向引物:CGCCCGCCGCCGCGGCGGCGGGGCGGGGGCTTGGTTCGGAGAGCACTTGTTGG;反向引物:ACTGTCGGCAGAGGCATCTTGAA;TC1507:正向引物:CGCCCGCCGCCGCGGCGGCGGGGCGGGGGCCACCCACCGGAACAAAATGTAAC;反向引物:GCCTTGACTTAATCGCACCCATC。2.一种用于转基因玉米多重检测的微滴PCR偶联DGGE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待测样品DNA;2)制备微滴水油乳化剂制备:25℃下,取微滴PCR水相在1.5分钟内逐滴加入到微滴PCR油相中,混合后形成水油乳化剂体系,每微升的水油乳化剂体系包含3×106到1×107个微滴,微滴的直径为1~8μm;所述微滴PCR水相组分及各组分终浓度为:正向引物300-500nM,反向引物300-500nM,10×PCRBuffer,BSA8-12g/l,dNTPs0.1-0.3mM,TaKaRaTaq4-6U,PCR模板≤109molecules(1.66fmol);所述微滴PCR油相组分及各组分体积浓度为:Span804.5%、Tween800.4%、TritonX-1000.05%、矿物油95.5%;3)微滴PCR扩增反应将水油乳化剂体系分装到PCR管中进行微滴PCR扩增反应,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进入PCR反应循环:94℃变性30s,61-65℃退火30-60s,72℃延伸30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雪明,赵凯,赵笑,范小瑞,杜亚楠,史斌,赵桓震,赵斌安,潘磊,张琪,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