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微生物的检查试剂盒、微生物检查用微阵列、霉菌检测用载体、霉菌的检测方法、以及霉菌检测用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基因序列来确定生物的种类等的基因检查技术,特别涉及用于检测土壤传染性病害相关的植物病原菌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微生物的检查试剂盒、以及微生物检查用微阵列。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检测作为植物病害的病原菌的霉菌的霉菌检测用载体、霉菌的检测方法、以及霉菌检测用试剂盒。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食品检查、环境检查等中,为了确定存在于食品、环境中的霉菌、食物中毒菌等微生物的种类,使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核酸扩增法,扩增作为标靶的基因的DNA,检测其扩增产物,判定微生物的种类。另一方面,在存在于植物组织或土壤、水中的土壤传染性病害相关的植物病原菌中,存在有与食品检查、环境检查等中的检测对象菌属于不同界的物质,即使使用这些检测对象菌的引物进行PCR,也很难使土壤传染性病害菌的DNA扩增。另外,近年来,在食品制造现场或临床现场、农业现场、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等中,检查是否存在霉菌等微生物而确认安全性、健全性、并且防止其繁殖十分重要。此种霉菌的检查中,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植物组织或土壤、水、或其他的环境中采集试样、从所述试样中所含的微生物组中提取DNA、使用提取出的DNA进行PCR、基于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微生物的有无,所述检查方法使用以根肿菌属菌的DNA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第一引物组、和所述提取出的DNA进行PCR,基于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根肿菌属菌的有无,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3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4、5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7 JP 2015-121906;2015.08.04 JP 2015-154191.一种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植物组织或土壤、水、或其他的环境中采集试样、从所述试样中所含的微生物组中提取DNA、使用提取出的DNA进行PCR、基于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微生物的有无,所述检查方法使用以根肿菌属菌的DNA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第一引物组、和所述提取出的DNA进行PCR,基于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根肿菌属菌的有无,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3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4、5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一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一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一探针与使用根肿菌属菌的DNA和所述第一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所述第一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且包含序列编号12所示的碱基序列及其互补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一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一扩增产物的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根肿菌属菌、腐霉属菌、以及疫霉属菌的DNA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基于使用所述第一引物组和所述提取出的DNA进行PCR所得的扩增产物,同时地判定所述试样中的根肿菌属菌、腐霉属菌、以及疫霉属菌的有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二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二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二探针与使用腐霉属菌的DNA和所述第一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所述第二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且包含序列编号13或14所示的碱基序列及它们的互补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二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二扩增产物的标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三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三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三探针与使用疫霉属菌的DNA和所述第一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所述第三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包含序列编号15或16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三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三扩增产物的标记。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四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四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四探针与使用根肿菌属菌、腐霉属菌、疫霉属菌、以及其他的微生物的至少任意一种的DNA和所述第一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第四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且包含序列编号17所示的碱基序列及其互补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四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四扩增产物的标记。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使用以根肿菌属菌的DNA中的rDNA基因ITS区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第二引物组、和所述提取出的DNA进行PCR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根肿菌属菌的有无,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6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9所示的碱基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五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五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五探针与使用根肿菌属菌的DNA和所述第二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所述第五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且包含序列编号18所示的碱基序列及其互补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五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五扩增产物的标记。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使用以腐霉属菌的DNA中的rDNA基因ITS区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第三引物组、和所述提取出的DNA进行PCR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腐霉属菌的有无,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7或8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0所示的碱基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六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六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六探针与使用腐霉属菌的DNA和所述第三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所述第六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且包含序列编号19所示的碱基序列及其互补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六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六扩增产物的标记。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使用以腐霉属菌或疫霉属菌的DNA中的rDNA基因ITS区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第四引物组、和所述提取出的DNA进行PCR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腐霉属菌或疫霉属菌的有无,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8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1所示的碱基序列。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第七扩增产物与固定化有第七探针的微阵列接触,所述第七探针与使用腐霉属菌或疫霉属菌的DNA和所述第四引物组利用PCR得到的所述第七扩增产物互补地结合,且包含序列编号20或21所示的碱基序列及它们的互补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与所述第七探针互补地结合了的所述第七扩增产物的标记。13.一种微生物的检查试剂盒,其特征在于,为了从植物组织或土壤、水、或其他的环境中采集试样、从所述试样中所含的微生物组中提取DNA、使用提取出的DNA进行PCR、基于所得的扩增产物来判定所述试样中的微生物的有无而使用,所述检查试剂盒含有以根肿菌属菌、腐霉属菌、以及疫霉属菌的DNA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引物组,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3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4、5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根肿菌属菌的DNA中的rDNA基因ITS区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引物组,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6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9所示的碱基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腐霉属菌的DNA中的rDNA基因ITS区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引物组,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7或8所示的碱基序列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0所示的碱基序列。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的检查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腐霉属菌或疫霉属菌的DNA中的rDNA基因ITS区作为利用PCR的扩增的标靶的由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组成的引物组,所述正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8所示的碱基序列,所述反向引物包含序列编号11所示的碱基序列。17.一种微生物检查用微阵列,其特征在于,是从植物组织或土壤、水、或其他的环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一色淳宪,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