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74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包括固定架、外框架和镜片,外框架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固定架的内部设有接线端子;镜片与外框架之间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外框架位于镜片后方的空腔中设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热循环机构和电加热片;外框架上还设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排风口、导尘机构、转轴、导流扇叶、进风格网和积灰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风力带动导流扇叶旋转,使得粉尘分离的同时进行发电;具有较好的除尘和烘干功能,镜片能够实现自动变换角度,提高后视镜的智能化。

A new type of auto rearview mirr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automobile rearview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fixing frame, the frame and lens, the outer fram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rive motor, the fixed fram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terminal; the rotating mot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ns and the outer frame,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motor and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outer frame is arranged in the rear of the lens in the cavity the drying mechanism, the dry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eat circulat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heating plate; the out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dust removing mechanism, dust remo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n air outlet, dust dust guiding mechanism, a rotating shaft, guide blades, inlet net and ash tank.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and design, and enables the wind fan to drive the fan blades to rotate, so that the dust can be separated and generat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etter function of dust removal and drying. The lens can automatically transform the angle and improve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of the rearview mirr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被广泛运用于生活、工作中,作为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后视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能。传统的汽车后视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镜片角度需要手动调节,不便于在雨雪天气中的使用,在雨雪天气中常常会造成雨水堆积及气雾现象,容易影响驾驶者的视线;二是在行驶过程中不能对风能进行利用,也没有灰尘收集处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包括固定架、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外框架和限制在外框架中的镜片,所述外框架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固定架的驱动电机,所述外框架能够在驱动电机作用下相对固定架前后转动,且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外框架的接线端子;所述镜片与外框架之间设有能够使镜片前后翻转的转动电机,且所述转动电机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外框架位于镜片后方的空腔中设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热循环机构和电加热片,所述热循环机构和电加热片固定于外框架上,且所述热循环机构和电加热片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外框架上还设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排风口、导尘机构、转轴、导流扇叶、进风格网和积灰槽,所述除尘排风口贯穿于外框架的顶端,所述导尘机构设于镜片与外框架之间,所述导流扇叶通过转轴与外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进风格网设置于外框架的背板上,所述积灰槽设于外框架的底端。优选的,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所述外框架的侧面为弧面结构,所述外框架为内部具有容纳空腔的壳体,且所述除尘机构及烘干机构均设于外框架的内部。优选的,为了加快所述镜片的干燥速度,所述导尘机构与镜片之间设有烘干机构,且烘干机构与导流扇叶关于导尘机构对称分布。优选的,为了实现自动除尘,所述导流扇叶为弧形机构,所述导流扇叶至少设有六个,且呈周向均布于转轴外侧。优选的,为了便于对灰尘的收集,所述导流扇叶的底端的外框架设有积灰槽,且积灰槽与外框架滑动连接。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导流扇叶的转动性能更好,所述导流扇叶与转轴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导流扇叶、转轴和外框架的中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为了便于实现所述镜片的角度的自动调节,所述转动电机与镜片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转动电机、镜片和外框架的中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为了提高干燥效果,所述热循环机构为风机或真空泵。优选的,为了使积尘效果更好,所述导尘机构包括积尘槽和积尘隔板,所述积尘槽均匀设置在积尘隔板的侧壁,所述积尘隔板设于导流扇叶与镜片之间。优选的,为了使积尘效果更好,所述导尘机构包括积尘槽、导尘槽和积尘隔板,所述积尘槽、导尘槽均匀设置在积尘隔板的侧壁,且所述积尘槽与导尘槽相连通,所述积尘隔板设于导流扇叶与镜片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风力带动导流扇叶旋转,使得粉尘分离,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功能,同时转轴带动发电机转动给车辆中的电气设备提供电源,导尘机构使后视镜的除尘效果更好,热循环机构及其电加热片的使用,便于及时的烘干后视镜的镜片,提高后视镜的安全性能,镜片通过转动电机与外框架转动连接,便于实现自动变换角度,提高后视镜的智能化,驱动电机的使用有效的保护后视镜,延长了后视镜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角度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外框架与镜片连接结构沿A-A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外框架与固定架连接结构沿B-B面的剖视图;图5为图2所示外框架内部结构沿C-C面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外框架与导流扇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中D处外框架与热循环机构连接结构在实施例一、二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5所示中D处外框架与热循环机构连接结构在实施例三、四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5所示中E处导尘机构在实施例一、三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5所示中E处导尘机构在实施例二、四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镜片,2-外框架,3-驱动电机,4-接线端子,5-固定架,6-除尘机构,61-除尘排风口,62-导尘机构,621-积尘槽,622-导尘槽,623-积尘隔板,63-转轴,64-导流扇叶,65-进风格网,66-积灰槽,7-烘干机构,71-热循环机构,72-电加热片,8-转动电机,9-发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包括固定架5、与固定架5转动连接的外框架2和限制在外框架2中的镜片1,外框架2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固定架5的驱动电机3,外框架2能够在驱动电机3作用下相对固定架5前后转动,且固定架5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外框架2的接线端子4。镜片1与外框架2之间设有能够使镜片1前后翻转的转动电机8,且转动电机8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外框架2位于镜片1后方的空腔中设有烘干机构7,烘干机构7包括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固定于外框架2上,且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外框架2上还设有除尘机构6,除尘机构6包括除尘排风口61、导尘机构62、转轴63、导流扇叶64、进风格网65和积灰槽66,除尘排风口61贯穿于外框架2的顶端,导尘机构62设于镜片1与外框架2之间,导流扇叶64通过转轴63与外框架2转动连接,进风格网65设置于外框架2的背板上,积灰槽66设于外框架2的底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外框架2的侧面为弧面结构,外框架2为内部具有容纳空腔的壳体,且除尘机构6及烘干机构7均设于外框架2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尘机构62与镜片1之间设有烘干机构7,且烘干机构7与导流扇叶64关于导尘机构62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扇叶64为弧形机构,导流扇叶64至少设有六个,且呈周向均布于转轴63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扇叶64的底端的外框架2设有积灰槽66,且积灰槽66与外框架2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扇叶64与转轴63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导流扇叶64、转轴63和外框架2的中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包括固定架(5)、与固定架(5)转动连接的外框架(2)和限制在外框架(2)中的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固定架(5)的驱动电机(3),所述外框架(2)能够在驱动电机(3)作用下相对固定架(5)前后转动,且所述固定架(5)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外框架(2)的接线端子(4);所述镜片(1)与外框架(2)之间设有能够使镜片(1)前后翻转的转动电机(8),且所述转动电机(8)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所述外框架(2)位于镜片(1)后方的空腔中设有烘干机构(7),所述烘干机构(7)包括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所述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固定于外框架(2)上,且所述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所述外框架(2)上还设有除尘机构(6),所述除尘机构(6)包括除尘排风口(61)、导尘机构(62)、转轴(63)、导流扇叶(64)、进风格网(65)和积灰槽(66),所述除尘排风口(61)贯穿于外框架(2)的顶端,所述导尘机构(62)设于镜片(1)与外框架(2)之间,所述导流扇叶(64)通过转轴(63)与外框架(2)转动连接,所述进风格网(65)设置于外框架(2)的背板上,所述积灰槽(66)设于外框架(2)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后视镜,包括固定架(5)、与固定架(5)转动连接的外框架(2)和限制在外框架(2)中的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2)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固定架(5)的驱动电机(3),所述外框架(2)能够在驱动电机(3)作用下相对固定架(5)前后转动,且所述固定架(5)的内部设有贯穿连接于外框架(2)的接线端子(4);所述镜片(1)与外框架(2)之间设有能够使镜片(1)前后翻转的转动电机(8),且所述转动电机(8)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所述外框架(2)位于镜片(1)后方的空腔中设有烘干机构(7),所述烘干机构(7)包括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所述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固定于外框架(2)上,且所述热循环机构(71)和电加热片(72)与接线端子(4)电性连接;所述外框架(2)上还设有除尘机构(6),所述除尘机构(6)包括除尘排风口(61)、导尘机构(62)、转轴(63)、导流扇叶(64)、进风格网(65)和积灰槽(66),所述除尘排风口(61)贯穿于外框架(2)的顶端,所述导尘机构(62)设于镜片(1)与外框架(2)之间,所述导流扇叶(64)通过转轴(63)与外框架(2)转动连接,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陶磊尹学峰平慧云王开松陈清华汪选要姜阔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一诺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