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75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浸出液收集:从就地浸出矿床下游或者渗滤浸出的矿床下游收集稀土矿浸出液;浸出液预处理:将得到的稀土矿浸出液通过细筛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加入抑杂剂:向得到的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内加入酒石酸;加入晶种:将加入抑杂剂后的溶液中加入晶种,调节PH值为5‑6,控制温度在30‑40℃,待晶种长大;过滤除杂:待晶种长大后,将得到的物料进行真空抽滤洗涤,得到洗涤液和除杂渣;洗涤液提取稀土元素:将洗涤液通过萃取得到稀土元素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抑杂剂和加入晶种进行除杂,除杂过程简单迅速,不带来杂质,不产生废物,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稀土矿浸出工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
技术介绍
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RareEarth),简称稀土(RE或R)。自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被发现、命名和渗浸法提取工艺专利技术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浸矿工艺先后采用氯化钠和硫酸铵作为浸矿剂,沉淀工艺先后采用草酸、碳酸氢铵氨水、碳酸钠等作为沉淀剂从稀土料液中沉淀稀土。目前的生产工艺一是没有除杂工艺,产品杂质偏高;二是浸矿工艺和沉淀工艺使用硫酸铵、草酸和碳酸氢铵,铵、氮含量排放超标,废水处理难度大,一般的生产厂家都不进行废水回收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个别厂家对部分体系的废水进行回收,但回收成本很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浸出液收集:从就地浸出矿床下游或者渗滤浸出的矿床下游收集稀土矿浸出液;S2:浸出液预处理:将得到的稀土矿浸出液通过细筛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S3:加入抑杂剂:向得到的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内加入酒石酸;S4:加入晶种:将加入抑杂剂后的溶液中加入晶种,调节PH值为5‑6,控制温度在30‑40℃,待晶种长大;S5:过滤除杂:待晶种长大后,将得到的物料进行真空抽滤洗涤,得到洗涤液和除杂渣;S6:洗涤液提取稀土元素:将洗涤液通过萃取得到稀土元素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浸出液收集:从就地浸出矿床下游或者渗滤浸出的矿床下游收集稀土矿浸出液;S2:浸出液预处理:将得到的稀土矿浸出液通过细筛进行固液分离;得到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S3:加入抑杂剂:向得到的不含固体的稀土矿浸出液内加入酒石酸;S4:加入晶种:将加入抑杂剂后的溶液中加入晶种,调节PH值为5-6,控制温度在30-40℃,待晶种长大;S5:过滤除杂:待晶种长大后,将得到的物料进行真空抽滤洗涤,得到洗涤液和除杂渣;S6:洗涤液提取稀土元素:将洗涤液通过萃取得到稀土元素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稀土矿浸出液为含Y浸出液或者含Er浸出液或者含Sc浸出液或者含La浸出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矿浸出液除杂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细筛的筛孔为325目-400目。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晓刘凤祥王学武王刚李余华龙庆兵李新仁瞿亮蒋国祥谭伟王宏锋杨庆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核工业二零九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