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32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储氨罐布置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的中部,两个储氨罐上下排列,两个储氨罐中间位置通过的固定隔板支撑,氨气出气管将两个储氨罐并联,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顶面,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角阀,取热装置的尾气出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左上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右下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呈喇叭形,尾气后处理器的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与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对接;储氨材料填充在储氨罐中。其能解决北方冬季储氨罐建压时间长以及传统液体SCR系统续驰里程段的问题,同时降低装置总重,简化拆装。

A heat acquisition device for multi tank whole hot SSCR module

Hea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 tank type heat SSCR modu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iddle of the two ammonia storage tank heating device arranged in full thermal type SSCR module in the housing, two of the ammonia storage tank are arranged, fixed partition supporting two ammonia storage tank middle position through the ammonia outlet pipe two ammonia storage tank in parallel, ammonia pipe outlet opening heat device in full thermal type SSCR module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casing, ammonia outlet pipe connecting the exit angle valve, exhaust outlet opening heat device in full thermal type SSCR module of the shell on the left from the angle of thermal device, heating device heating device in the exhaust air inlet opening full thermal type SSCR module shell of the lower right corner of the heat exhaust device inlet trumpets, exhaust gas processor exhaust air outlet and the post processor heat tail gas inlet device docking; ammonia storage materials Fill in the ammonia storage tank.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ong construction pressure time of the northern winter ammonia tank and the continuous mileage s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iquid SCR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reduce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device and simplify the dis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主要应用于汽车尾气的SCR后处理行业。
技术介绍
汽车尾气排放能引起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自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努力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以来,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全面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五阶段)》(GB18352.5-2013)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中第五阶段排放标准要求,全国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客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五标准要求。因此,汽车对尾气净化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更高的要求。SCR(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催化转化还原技术是传统的后处理技术。这种采用液体尿素的传统的SCR技术本质是利用尿素在高温下分解出氨,作为还原剂的氨与发动机排气中的NOx在催化剂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进行反应,理想工况下生成无毒的N2和H2O,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然而,传统的SCR系统所用的液体尿素还原剂面临冬季结冰和保温解冻的问题,以及尿素排气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易形成难分解的缩合物,进而堵塞尿素还原剂喷嘴或堆积于排气管内,造成发动机排气背压升高,降低车辆燃油经济性。因此,如何获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NH3还原剂供给装置尤为重要。利用金属氯化物与氨气形成配位化合物这一特性,氨气被固定下来,使用的金属氯化物主要为碱土金属氯化物,氯化锶、氯化钙、氯化镁,以及必须的辅助添加组分。形成的氨合化合物储氨材料作为车载还原剂氨源,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加热实现氨气的解吸释放,氨气与金属氯化物的吸附和解吸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由于氨气的解吸附是吸热过程,因此在储氨装置中需要增加热源,在专利号为CN102733913B(双级余热方式储氨供氨的系统)中公布了一种采用发动机的回流冷却液的余热来加热活性的储氨化合物,释放出氨的后处理系统。专利号为CN103470347A(用于产生氨的设备)介绍了一种氨发生设备,其中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分别安装在主存储器和副存储器内部并且独立操作。专利号为US2012/0045379A1(一种利用真空泵从固体储氨材料中储存和供给氨气的方法),介绍了存储和输送氨的方法,储氨材料的加热方式为内置电加热或外置微波加热或红外加热。专利号为CN104234796A(尤其用于机动车辆排气系统的具有优化的填充时间的氨存储筒)介绍了一种具有氨气导出通道的内置加热式或外包式加热的氨存储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其能解决北方冬季储氨罐建压时间长以及传统液体SCR系统续驰里程段的问题,同时降低装置总重,简化拆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由储氨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取热装置尾气出气口、固定隔板、氨气出气管、角阀、尾气后处理器、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固体储氨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储氨罐布置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的中部,两个储氨罐上下排列,两个储氨罐中间位置通过的固定隔板支撑,储氨罐的两端端头通过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两侧端板密封,氨气出气管将两个储氨罐并联,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顶面,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角阀,取热装置的尾气出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左上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右下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呈喇叭形,尾气后处理器的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与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对接;储氨材料填充在储氨罐中。所述的储氨罐为圆柱形,具有5L~40L的容积,罐壁厚度为2mm~4mm,其材质由耐氨气腐蚀的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可布置2-5个储氨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的多个储氨罐的尺寸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所述的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为长方体结构,其材质可以是不锈钢或铝合金,与储氨罐焊接在一起的两侧端板的厚度为2.5mm~4mm,其它面的壳体厚度为1.5mm~2.5mm;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与储氨罐的外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0mm~50mm。所述的固定隔板材质可以是不锈钢或铝合金,厚度为2.5mm~3mm,固定隔板上留有固定对应储氨罐数量的固定孔,固定隔板上还均布有通气孔,通气孔孔径为5mm~10mm,固定隔板上通气孔的总面积为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面积的3~4倍。所述的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沿尾气气流方向管径逐渐减小,大径为140~160mm,小径为70~90mm,长度为80~100mm;安装于尾气后处理器上的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沿尾气气流方向管径逐渐减小,大径为138~158mm,小径为68~88mm,长度为80~100mm。所述的氨气出气管材质为不锈钢,管内径为0.5cm~1.5cm,管壁厚为2mm~3mm。所述的储氨材料可以是氨合氯化锶或氨合氯化钙或氨合氯化镁或能够与NH3形成络合物的氯化物。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其结构简单、拆装简易。采用不等径插接管,精简了管路连接部件,同时采用取热装置壳体的端板作为储氨罐的封头,整个装置降重明显,降低了装置总重4kg~10kg。采用发动机尾气加热储氨材料,充分利用了发动机燃料产生的能量,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节省了燃油消耗。且储氨罐处于尾气全包式的加热环境,有利于储氨罐在低温条件下快速达到工作压力。同时,本技术中所述的装置中NH3还原剂的含量是传统液体尿素还原剂的数倍,因此,使用本装置的车辆续驰里程可以提高5~7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隔板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三储氨罐的布置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四储氨罐的布置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五储氨罐的布置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五储氨罐的正面布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由储氨罐1、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2、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3、取热装置尾气出气口4、固定隔板5、氨气出气管6、角阀7、尾气后处理器8、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9、固体储氨材料10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储氨罐1布置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2内的中部,两个储氨罐1上下排列,两个储氨罐1中间位置通过的固定隔板5支撑,储氨罐1的两端端头通过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2两侧端板密封,氨气出气管6将两个储氨罐1并联,氨气出气管6的出口端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2顶面,氨气出气管6的出口端连接有角阀7,取热装置的尾气出气口4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2的左上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3开在全热式SS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由储氨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取热装置尾气出气口、固定隔板、氨气出气管、角阀、尾气后处理器、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固体储氨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储氨罐布置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的中部,两个储氨罐上下排列,两个储氨罐中间位置通过的固定隔板支撑,储氨罐的两端端头通过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两侧端板密封,氨气出气管将两个储氨罐并联,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顶面,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角阀,取热装置的尾气出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左上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右下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呈喇叭形,尾气后处理器的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与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对接;储氨材料填充在储氨罐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由储氨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取热装置尾气出气口、固定隔板、氨气出气管、角阀、尾气后处理器、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固体储氨材料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储氨罐布置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的中部,两个储氨罐上下排列,两个储氨罐中间位置通过的固定隔板支撑,储氨罐的两端端头通过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两侧端板密封,氨气出气管将两个储氨罐并联,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顶面,氨气出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角阀,取热装置的尾气出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左上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开在全热式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的右下角,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呈喇叭形,尾气后处理器的尾气后处理器出气口与取热装置尾气进气口对接;储氨材料填充在储氨罐中。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氨罐为圆柱形,具有5L~40L的容积,罐壁厚度为2mm~4mm,其材质由耐氨气腐蚀的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可布置2-5个储氨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置的外壳内的多个储氨罐的尺寸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多罐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的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式全热SSCR模块取热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龙张克金韩建边海东闫晓东于力娜刘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