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44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轮,包括壳体、钢球、钢珠和制动组件;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内腔,壳体的边缘围绕内腔分布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钢球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支撑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钢球的底端位于壳体的下端面下方;所述制动组件从侧面贯穿壳体,并可对钢球摩擦制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球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支撑在壳体的内腔中,钢球转动时的阻力小、噪音低,承载能力非常大,由于设计了可对钢球摩擦制动的制动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方便机器移动,又不会影响机器工作过程中位置的稳固性。

A kind of universal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universal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steel ball, steel ball and a brake assembly; the cavity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center through the edge of the shell, surrounding the inner distribution of at least one mounting hole; the upper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ll through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distributed steel ball support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teel ball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brake assembly from the side through the housing, and on the ball friction brake.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steel ball on the lower part of each through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distributed steel ball supporting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the ball rotates the small resistance, low noise, carrying capacity is very large, because of the design of the brake assembly of steel ball friction braking, so the utility model can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machine, and will no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the work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向轮。
技术介绍
在一般工厂的车间里面,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机器在设计时均未考虑移动的方便性,一般是被固定地放置在某一个位置上。如果需要搬迁,由于移动起来不方便,工作量就比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轮子的承载力能力有限,机器重量稍大就不能安装轮子。有的机器虽然底部也设计了轮子,也是因为机器重量本身不是很重,而且这些机器安装的轮子通常结构简单,虽然可以移动,但一般没有制动功能。这就会使得机器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受到力的作用就会移动,导致位置不能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大,并能制动的万向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向轮,包括壳体、钢球、钢珠和制动组件;所述壳体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内腔,壳体的边缘围绕内腔分布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钢球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支撑在壳体的内腔中;所述钢球的底端位于壳体的下端面下方;所述制动组件从侧面贯穿壳体,并可对钢球摩擦制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下方侧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圆弧凹槽,每个第一圆弧凹槽内均设有一颗钢珠,台阶的下方侧面上固定有将钢珠锁定在第一圆弧凹槽内的第一内圈,第一内圈上设有与钢珠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钢珠的直径;所述台阶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架;所述制动组件贯穿壳体和环形支撑架,并可对钢球摩擦制动;所述环形支撑架上方设有外圈;所述外圈的内侧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圆弧凹槽,每个第二圆弧凹槽内均设有一颗钢珠,外圈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将钢珠锁定在第二圆弧凹槽内第二内圈,第二内圈上设有与钢珠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钢珠的直径;所述外圈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圈与壳体的台阶的下方侧面之间、第二内圈与外圈的内侧面之间以及盖板与壳体的上端面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台阶的下方侧面与外圈的内侧面均为面向钢球的球心的斜面。所述制动组件设有三组,三组制动组件沿壳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制动组件包括螺杆和橡胶套;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橡胶套周向转动连接,但轴向相对固定;所述壳体和环形支撑架的外侧壁上设有相贯通的螺纹孔,螺杆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环形支撑架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通孔,橡胶套与该导向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壳体和环形支撑架的外侧壁上的螺纹孔的中心轴线、环形支撑架的内侧壁上的导向通孔的中心轴线以及钢球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制动组件的橡胶套的水平截面呈扇环形;所述橡胶套的上下端面与环形支撑架上的导向通孔滑动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钢球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支撑在壳体的内腔中,钢球转动时的阻力小、噪音低,承载能力非常大,由于设计了可对钢球摩擦制动的制动组件,因此本技术既能方便机器移动,又不会影响机器工作过程中位置的稳固性。(2)本技术的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台阶,台阶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架,环形支撑架上方设置外圈,外圈上方设置盖板,这种结构使得装配非常方便。(3)本技术的壳体的台阶的下方侧面与外圈的内侧面均为面向钢球的球心的斜面,这种结构对钢球的支撑效果更好,进而使本技术的承载能力更好。(4)本技术的制动组件的橡胶套的水平截面呈扇环形,制动时能与钢球面接触,制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制动组件与环形支撑架的局部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圈、钢珠及第二内圈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壳体1、台阶1-1、安装孔1-2、钢球2、钢珠3、制动组件4、螺杆4-1、橡胶套4-2、第一内圈5、环形支撑架6、外圈7、第二内圈8、盖板9、螺钉1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万向轮,包括壳体1、钢球2、钢珠3和制动组件4。壳体1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内腔,壳体1的边缘围绕内腔分布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2。钢球2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3支撑在壳体1的内腔中。钢球2的底端位于壳体1的下端面下方。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台阶1-1。台阶1-1的下方侧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圆弧凹槽,每个第一圆弧凹槽内均设有一颗钢珠3,台阶1-1的下方侧面上通过螺钉10固定有将钢珠3锁定在第一圆弧凹槽内的第一内圈5,第一内圈5上设有与钢珠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台阶1-1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架6。制动组件4设有三组,三组制动组件4沿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制动组件4包括螺杆4-1和橡胶套4-2。螺杆4-1的一端与橡胶套4-2周向转动连接,但轴向相对固定。壳体1和环形支撑架6的外侧壁上设有相贯通的螺纹孔,螺杆4-1与该螺纹孔螺纹连接。橡胶套4-2的水平截面呈扇环形。环形支撑架6的内侧壁上设有导向通孔,橡胶套4-2的上下端面与该导向通孔滑动连接。壳体1和环形支撑架6的外侧壁上的螺纹孔的中心轴线、环形支撑架6的内侧壁上的导向通孔的中心轴线以及钢球2的球心处于同一直线上。环形支撑架6上方设有外圈7。外圈7的内侧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圆弧凹槽,每个第二圆弧凹槽内均设有一颗钢珠3,外圈7的内侧面上通过螺钉10固定有将钢珠3锁定在第二圆弧凹槽内第二内圈8,第二内圈8上设有与钢珠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和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钢珠3的直径。壳体1的台阶1-1的下方侧面与外圈7的内侧面均为面向钢球2的球心的斜面。外圈7上方设有盖板9。盖板9通过螺钉10与壳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万向轮通过螺栓与安装孔1-2配合而安装在机器底部,钢球2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钢珠3支撑,可以使机器方便移动和转动。机器移动到位后,将三组螺杆4-1拧紧,使橡胶套4-2压紧钢球2,从而起到制动的作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万向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钢球(2)、钢珠(3)和制动组件(4);所述壳体(1)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内腔,壳体(1)的边缘围绕内腔分布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2);所述钢球(2)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3)支撑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钢球(2)的底端位于壳体(1)的下端面下方;所述制动组件(4)从侧面贯穿壳体(1),并可对钢球(2)摩擦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钢球(2)、钢珠(3)和制动组件(4);所述壳体(1)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内腔,壳体(1)的边缘围绕内腔分布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2);所述钢球(2)的上下部分各通过多个沿周向分布的钢珠(3)支撑在壳体(1)的内腔中;所述钢球(2)的底端位于壳体(1)的下端面下方;所述制动组件(4)从侧面贯穿壳体(1),并可对钢球(2)摩擦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台阶(1-1);所述台阶(1-1)的下方侧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圆弧凹槽,每个第一圆弧凹槽内均设有一颗钢珠(3),台阶(1-1)的下方侧面上固定有将钢珠(3)锁定在第一圆弧凹槽内的第一内圈(5),第一内圈(5)上设有与钢珠(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钢珠(3)的直径;所述台阶(1-1)上设置有环形支撑架(6);所述制动组件(4)贯穿壳体(1)和环形支撑架(6),并可对钢球(2)摩擦制动;所述环形支撑架(6)上方设有外圈(7);所述外圈(7)的内侧面上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二圆弧凹槽,每个第二圆弧凹槽内均设有一颗钢珠(3),外圈(7)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将钢珠(3)锁定在第二圆弧凹槽内第二内圈(8),第二内圈(8)上设有与钢珠(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钢珠(3)的直径;所述外圈(7)上方设有盖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尧刘海兰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