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156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气胀轴、材料送料电机、第一气胀轴齿轮、第二制动齿轮和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制动齿轮,且传动架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一制动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制动齿轮,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一侧的传动架上设有导轨固定座,且导轨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齿轮,所述角度位移传感器上安装有感应片,所述一级缓存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角度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扩散辊底部扩散辊安装架的侧面通过直线导轨安装有导料辊,且导料辊的底部安装有纠偏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举攻破来原来的柔性材料无法全自动上料,无法达到不变型,不拉伸,不走偏的全自动上料,利于工厂推广应用。

A flexible coiling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exible package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first air expansion shaft, material feeding motor, the first inflatable shaft gear, second brake gear and a gear frame, wherein the side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raking gear, and the top rack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brake gear matched with the first brake gear, the transmission frame of the first brake gear on one side of the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ail, and the fixed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first air expansion shaft gear, a sensor mounting the angle displacement sensor, wherein a cache device connected with the angle displacement sensor is connected by the second side, diffusion the bottom roller and diffusion mounting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oller through the linear guide rail, and the guide roller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rrection motor. The new flexible material can not be fully automated, and it can't achieve the same type, no stretch and no deviation. It's good for factory wid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柔性材料上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工业技术的创新,目前现有的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无法解决材料上料过程中的拉伸,变型,走偏,以及对产品表面伤害,现有的机构均未能突破传统的结构设计,导致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也使得总体成本过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给生产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继续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气胀轴、材料送料电机、第一气胀轴齿轮、第二制动齿轮和传动架,所述传动架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制动齿轮,且传动架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一制动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制动齿轮,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一侧的传动架上设有导轨固定座,且导轨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齿轮,所述第一气胀轴齿轮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所述第二制动齿轮侧面的传动架上设有直线导轨,且直线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齿轮,所述第二气胀轴齿轮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所述第一气胀轴与第二气胀轴位置处传动架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气动装置与第二气动装置,所述第二气胀轴远离第一气胀轴一侧传动架的顶部设有吸风平台,所述传动架的一侧设有扩散辊安装架,所述扩散辊安装架顶部靠近传动架一侧通过送料辊调节座安装有送料辊,所述送料辊远离送料辊调节座的一端通过气动装置底座安装有材料送料电机,且材料送料电机下方扩散辊安装架的侧面安装有角度位移传感器,所述角度位移传感器上安装有感应片,所述送料辊远离传动架一侧扩散辊安装架的顶部依次安装有第一扩散辊与第二扩散辊,且第一扩散辊与第二扩散辊底部位置处的扩散辊安装架上侧面分别安装有一级缓存装置与二级缓存装置,所述一级缓存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角度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扩散辊底部扩散辊安装架的侧面通过直线导轨安装有导料辊,且导料辊的底部安装有纠偏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扩散辊与第二扩散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扩散辊安装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齿轮与第二制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风平台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小孔。优选的,所述传动架以及扩散辊安装架的底部设有连接的底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实现了全自动上料,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利于工厂推广应用,实用性强,并且保证了材料在上料工程中不变形、不拉伸、不走偏,采用磁粉制动装置并通过马达传送,配合一级二级缓存,形成了半闭环的张力控制,解决了材料在输送过程中变形拉伸的问题,通过纠偏机构保证材料在前行过程中不走偏,从而达到高精度高效率输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气胀轴;2-第一气动装置;3-第二气胀轴;4-第二气动装置;5-吸风平台;6-送料辊;7-第一扩散辊;8-第二扩散辊;9-材料送料电机;10-二级缓存装置;11-一级缓存装置;12-角度位移传感器;13-导轨固定座;14-直线导轨;15-第一气胀轴齿轮;16-第二气胀轴齿轮;17-第一制动齿轮;18-第二制动齿轮;19-连接装置;20-感应片;21-气动装置底座;22-直线导轨;23-纠偏电机;24-导料辊;25-送料辊调节座;26-传动架;27-扩散辊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气胀轴1、材料送料电机9、第一气胀轴齿轮15、第二制动齿轮18和传动架26,传动架26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制动齿轮17,且传动架26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一制动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二制动齿轮18,第一制动齿轮17与第二制动齿轮18通过链条连接,第一制动齿轮17一侧的传动架26上设有导轨固定座13,且导轨固定座13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齿轮15,第一气胀轴齿轮15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1,第二制动齿轮18侧面的传动架26上设有直线导轨14,且直线导轨14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齿轮16,第二气胀轴齿轮16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3,第一气胀轴1与第二气胀轴3位置处传动架26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气动装置2与第二气动装置4,第二气胀轴3远离第一气胀轴1一侧传动架26的顶部设有吸风平台5,吸风平台5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小孔,传动架26的一侧设有扩散辊安装架27,传动架26以及扩散辊安装架27的底部设有连接的底板,扩散辊安装架27顶部靠近传动架26一侧通过送料辊调节座25安装有送料辊6,送料辊6远离送料辊调节座25的一端通过气动装置底座21安装有材料送料电机9,且材料送料电机9下方扩散辊安装架27的侧面安装有角度位移传感器12,角度位移传感器12上安装有感应片20,送料辊6远离传动架26一侧扩散辊安装架27的顶部依次安装有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扩散辊8,且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扩散辊8底部位置处的扩散辊安装架27上侧面分别安装有一级缓存装置11与二级缓存装置10,完成全自动无级调速,在前行的过程中会经过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8防止材料折叠,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8上带有正反各一打螺旋线,能将经过的材料展平,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扩散辊8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扩散辊安装架27上,一级缓存装置11通过连接装置19与角度位移传感器12连接,连接装置19摆动进而带动感应片20转动感应片的转动会使角度位移传感器12产生电位差,从而实现变频器矢量控制,第二扩散辊8底部扩散辊安装架27的侧面通过直线导轨22安装有导料辊24,且导料辊24的底部安装有纠偏电机23,在材料向前行何的过程中,纠偏电机23配合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纠偏,超声波感应到材料走偏,纠偏电机23会启动,驱动上料架通过直线导轨22进行Y轴移动实现材料对正。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柔性材料整卷的放进第一气胀轴1与第二气胀轴3里,然后将气胀轴放于上料架上,第一气动装置2与第二气动装置4配合直线导轨14材料拉入工作位,让第一气胀轴齿轮15以及第二气胀轴齿轮16与第一制动齿轮17与第二制动齿轮18咬合,制动齿轮通过上面的链轮与链条连接磁粉制动器可实现制动力的调节,材料通过送料辊6压紧材料送料电机9配合减速机将送料辊6带动,将产品送进一级缓存装置11以及二级缓存装置10,当材料使用完后,通过光电传感器,感应到材料的状况自动打开吸风机,材料会吸附在吸风平台5上放便接料,让接料能够平整,吸风平台通过吸风电机,配合吸风孔让产品于吸风平台5形成真空吸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气胀轴(1)、材料送料电机(9)、第一气胀轴齿轮(15)、第二制动齿轮(18)和传动架(26),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26)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制动齿轮(17),且传动架(26)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一制动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二制动齿轮(18),所述第一制动齿轮(17)一侧的传动架(26)上设有导轨固定座(13),且导轨固定座(13)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齿轮(15),所述第一气胀轴齿轮(15)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1),所述第二制动齿轮(18)侧面的传动架(26)上设有直线导轨(14),且直线导轨(14)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齿轮(16),所述第二气胀轴齿轮(16)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3),所述第一气胀轴(1)与第二气胀轴(3)位置处传动架(26)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气动装置(2)与第二气动装置(4),所述第二气胀轴(3)远离第一气胀轴(1)一侧传动架(26)的顶部设有吸风平台(5),所述传动架(26)的一侧设有扩散辊安装架(27),所述扩散辊安装架(27)顶部靠近传动架(26)一侧通过送料辊调节座(25)安装有送料辊(6),所述送料辊(6)远离送料辊调节座(25)的一端通过气动装置底座(21)安装有材料送料电机(9),且材料送料电机(9)下方扩散辊安装架(27)的侧面安装有角度位移传感器(12),所述角度位移传感器(12)上安装有感应片(20),所述送料辊(6)远离传动架(26)一侧扩散辊安装架(27)的顶部依次安装有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扩散辊(8),且第一扩散辊(7)与第二扩散辊(8)底部位置处的扩散辊安装架(27)上侧面分别安装有一级缓存装置(11)与二级缓存装置(10),所述一级缓存装置(11)通过连接装置(19)与角度位移传感器(12)连接,所述第二扩散辊(8)底部扩散辊安装架(27)的侧面通过直线导轨(22)安装有导料辊(24),且导料辊(24)的底部安装有纠偏电机(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卷装材料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气胀轴(1)、材料送料电机(9)、第一气胀轴齿轮(15)、第二制动齿轮(18)和传动架(26),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26)的侧面安装有第一制动齿轮(17),且传动架(26)的顶部安装有与第一制动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二制动齿轮(18),所述第一制动齿轮(17)一侧的传动架(26)上设有导轨固定座(13),且导轨固定座(13)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齿轮(15),所述第一气胀轴齿轮(15)上安装有第一气胀轴(1),所述第二制动齿轮(18)侧面的传动架(26)上设有直线导轨(14),且直线导轨(14)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齿轮(16),所述第二气胀轴齿轮(16)上安装有第二气胀轴(3),所述第一气胀轴(1)与第二气胀轴(3)位置处传动架(26)的内侧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气动装置(2)与第二气动装置(4),所述第二气胀轴(3)远离第一气胀轴(1)一侧传动架(26)的顶部设有吸风平台(5),所述传动架(26)的一侧设有扩散辊安装架(27),所述扩散辊安装架(27)顶部靠近传动架(26)一侧通过送料辊调节座(25)安装有送料辊(6),所述送料辊(6)远离送料辊调节座(25)的一端通过气动装置底座(21)安装有材料送料电机(9),且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泽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皓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