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04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包括平台以及设于所述平台上的上料机构和收集箱,所述上料机构和收集箱之间设有用于向所述收集箱方向输送圆柱形工件的V形槽,所述V形槽沿输送方向靠近所述收集箱的两侧设有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圆柱形工件的自动上料,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形工件侧壁进行抛光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采用上料机构、抛光机构和收集箱实现圆柱形工件侧壁抛光自动化,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

Five axis CNC polis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ve axis NC polishing machine, and comprises a platform arranged on the platform of the feed mechanism and a collecting box for V groove to the collection box conveying direction of the cylindrical par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collecting box, on both sides of the V shaped groove along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near the the collect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polish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for cylindrical workpiece automatic feeding, for cylindrical side wall polishing the polishing mechanism. The five axis CNC polishing machin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feeding mechanism, polishing mechanism and collecting box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polishing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cylindrical workpiece,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polish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轴数控抛光机床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床
,特别是涉及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数控抛光机床对圆柱形工件侧壁进行抛光打磨加工时,工作人员需采用夹具将工件一端夹紧,然后利用磨头围绕工件侧壁旋转进行打磨,在工件一端打磨完成后,将工件松开,再将工件另一端夹紧继续打磨,最终完成圆柱形工件侧壁的抛光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抛光机床抛光效率低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包括平台以及设于所述平台上的上料机构和收集箱,所述上料机构和收集箱之间设有用于向所述收集箱方向输送圆柱形工件的V形槽,所述V形槽沿输送方向靠近所述收集箱的两侧设有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圆柱形工件的自动上料,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形工件侧壁进行抛光处理。平台用于支撑V形槽、上料机构、抛光机构和收集箱,V形槽用于将圆柱形工件定位,进行抛光工作,上料机构用于工件的自动上料,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形工件侧壁进行抛光处理,收集箱用于将加工完的工件进行收集。采用上料机构、抛光机构和收集箱实现圆柱形工件侧壁抛光自动化,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箱和推料杆,所述上料箱设于所述V形槽一侧,所述上料箱内侧高度与所述工件直径相匹配,所述上料箱靠近V形槽的一侧设有用于通过工件的开口,所述上料箱底部向V形槽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上料箱开口处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上料箱内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箱底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件直径相匹配,所述推料杆设于所述V形槽上,所述推料杆与所述V形槽同轴,所述推料杆左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杆靠近所述抛光机构的第三气缸。上料箱用于承载未加工的圆柱形工件,为了方便工件从开口处自动滑进V形槽内,上料箱底部向V形槽方向倾斜,为了阻止不需要上料时工件滑进V形槽影响生产,开口处设置第一挡板,为了保证上料时一次进料一个工件进入V形槽,第二挡板用于将除靠近开口的其余工件阻挡在上料箱内,推料杆用于将滑进V形槽内的工件推向抛光机构。进一步,为了防止工件从上料箱滑向V形槽时惯性太大而滚出X形槽,所述V形槽远离所述上料箱的一侧设有挡料块,所述挡料块与所述开口相对设置。进一步,为了对圆柱形工件侧壁进行抛光打磨,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相对设于所述V形槽输送方向两侧的磨头和转动轮,所述磨头轴线与所述V形槽轴线平行,为了使工件侧壁抛光时工件向收集箱方向移动,所述转动轮轴线沿工件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转动轮与工件侧壁相对转动,工件在转动轮的驱动下向收集箱方向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采用上料机构、抛光机构和收集箱实现圆柱形工件侧壁抛光自动化,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料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2、V形槽,3、上料箱,4、开口,5、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推料杆,8、第一气缸,9、挡料块,10、磨头,11、转动轮,12、收集箱,13、工件,14、第二气缸,15、第三气缸。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包括平台1以及设于所述平台1上的上料机构和收集箱12,所述上料机构和收集箱12之间设有用于向所述收集箱12方向输送圆柱形工件13的V形槽2,所述V形槽2沿输送方向靠近所述收集箱12的两侧设有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圆柱形工件13的自动上料,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形工件13侧壁进行抛光处理。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箱3和推料杆7,所述上料箱3设于所述V形槽2一侧,所述上料箱3内侧高度与所述工件13直径相匹配,所述上料箱3靠近V形槽2的一侧设有用于通过工件13的开口4,所述上料箱3底部向V形槽2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上料箱3开口4处设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5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气缸8缸体与所述上料箱3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输出端穿过所述上料箱3上端与所述第一挡板5焊接连接,所述上料箱3内设有第二挡板6,所述第二挡板6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6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箱3底部的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缸体与所述上料箱3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4输出端穿过所述上料箱3上端与所述第二挡板6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挡板5与所述第二挡板6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工件13直径相匹配,所述推料杆7设于所述V形槽2上,所述推料杆7与所述V形槽2同轴,所述推料杆7左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杆7靠近所述抛光机构的第三气缸15。所述V形槽2远离所述上料箱3的一侧设有挡料块9,所述挡料块9与所述开口4相对设置。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相对设于所述V形槽2输送方向两侧的磨头10和转动轮11,所述磨头10轴线与所述V形槽2轴线平行,所述转动轮11轴线沿工件13输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磨头10和所述转动轮11上均设于用于驱动所述磨头10和所述转动轮11转动的驱动机构。工作原理:第一气缸8控制第一挡板5封住上料箱3开口4,工件13在上料箱3底部排成一排,需要上料时,第二气缸14控制第二挡板6靠近上料箱3底部,将靠近开口4的工件13与其余工件13隔开,第一气缸8控制第一挡板5向上移动从而远离开口4,靠近开口4的工件13滑落至V形槽2内,第三气缸15控制推料杆7推动工件13至转动轮11左侧,转动轮11与工件13发生相对转动,使工件13向收集箱12方向移动,逐渐靠近磨头10,工件13夹设在磨头10和转动轮11之间进行打磨抛光,打磨结束后,转动轮11与工件13继续相对转动使工件13继续向收集箱12方向移动,直至掉进收集箱12内完成收集。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五轴数控抛光机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以及设于所述平台(1)上的上料机构和收集箱(12),所述上料机构和收集箱(12)之间设有用于向所述收集箱(12)方向输送圆柱形工件(13)的V形槽(2),所述V形槽(2)沿输送方向靠近所述收集箱(12)的两侧设有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圆柱形工件(13)的自动上料,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形工件(13)侧壁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1)以及设于所述平台(1)上的上料机构和收集箱(12),所述上料机构和收集箱(12)之间设有用于向所述收集箱(12)方向输送圆柱形工件(13)的V形槽(2),所述V形槽(2)沿输送方向靠近所述收集箱(12)的两侧设有抛光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圆柱形工件(13)的自动上料,所述抛光机构用于对圆柱形工件(13)侧壁进行抛光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数控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箱(3)和推料杆(7),所述上料箱(3)设于所述V形槽(2)一侧,所述上料箱(3)内侧高度与所述工件(13)直径相匹配,所述上料箱(3)靠近V形槽(2)的一侧设有用于通过工件(13)的开口(4),所述上料箱(3)底部向V形槽(2)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上料箱(3)开口(4)处设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5)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卓研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