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032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和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结构简单、轻小,便于携带,尤其适用于户外采集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采集、饲养和转移集于一体,有效解决现有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和转移困难的问题。

A rearing and transferring device for cicada cicad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茶小绿叶蝉主要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致使受害芽叶萎缩,芽梢生长停滞,叶脉变红,叶尖、叶缘红褐焦枯,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全年以夏秋茶受害最重。因此,有效控制该虫的繁殖和生长对茶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该虫的研究进展缓慢,有必要到室外采集该虫开展各类室内研究。在该虫的研究中,经常涉及一些特殊的生测等试验,必须保证采集的虫源为健康活体,如若采集地为偏远山区,还需保证虫体易携带且能存活1-2天,因而室外经常将该虫放置于试管或离心管中,并在管内放入2-3叶茶梢供养。然而,由于该虫在各个龄期的蜕皮时间较短、生长旺盛,管内容易堆积排泄物,为保证样品健康,每隔半天需将该虫转移至放有新鲜茶梢的干净离心管。但由于该虫虫体较小,活动敏捷,非常善于爬行、跳跃,在携带途中很难进行转移,如若将其倒出,不仅转移速度慢且虫子容易逃脱,因而需要提供一种可集饲养、快速转移操作于一体的小型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虫体饲养过程中转移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和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4。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盖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mm。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器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用于将圆筒分为相隔离的两部分,所述隔离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隔离板的中心铰接有所述旋转挡板,所述旋转挡板的一端凸出所述圆筒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轻小,拆卸方便;使用时,可先使旋转挡板挡住所述连接通道,采集茶小绿叶蝉将其放入其中一个收集管内,盖上第二端盖饲养一段时间后,打开所述连接通道,供虫体自行爬到另一收集管内;待虫体全部爬过去之后,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即可对有排泄物的收集管进行拆卸清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虫体转移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中间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为中间连接器的又一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小绿叶蝉转移前的装置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小绿叶蝉转移时的装置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茶小绿叶蝉转移后的装置结构图;标号说明:1、收集管;11、透气孔;2、中间连接器;21、隔离板;22、通过孔;3、旋转挡板;4、第二旋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两个收集管1通过中间连接器2连接,中间连接器2包括连接通道和旋转挡板3,通过旋转挡板3转动不同的角度,可将两个收集管1隔离或连通。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1和中间连接器2,所述中间连接器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3;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1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1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轻小,拆卸方便;使用时,可先使旋转挡板挡住所述连接通道,采集茶小绿叶蝉将其放入其中一个收集管内,盖上第二旋盖饲养一段时间后,打开所述连接通道,供虫体自行爬到另一收集管内;待虫体全部爬过去之后,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即可对有排泄物的收集管进行清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虫体转移困难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收集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所述透气孔11的孔径为0.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旋盖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mm。由上述描述可知,收集管管壁和第二旋盖上的孔可供空气流动和喷洒水分,为叶蝉的饲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连接器2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内设有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用于将圆筒分为相隔离的两部分,所述隔离板21上设有通过孔22;所述隔离板21的中心铰接有所述旋转挡板3,所述旋转挡板3的一端凸出所述圆筒外。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方案中的中间连接器结构更加简单,所述隔离板可使圆筒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一旋盖,隔离板上的通过孔即成为连接通道。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1和中间连接器2。所述中间连接器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3。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连接器2包括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圆筒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圆筒内设有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用于将圆筒分为相隔离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圆筒的筒壁和隔离板21分别形成两个第一旋盖。所述隔离板21上设有通过孔22;所述隔离板21的中心铰接有所述旋转挡板3,所述旋转挡板3的一端凸出所述圆筒外。通过旋转挡板3凸出圆筒外的一端可调整旋转挡板3的角度,从而使旋转挡板3堵住或错开所述通过孔22。为方便茶小绿叶蝉更快的转移,可在隔离板21上设置上下两个对称的通过孔2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1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1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4。所述收集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1,所述收集管1的管壁可直接做成网状的,所述透气孔11的孔径为0.5mm。所述第二旋盖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也为0.5mm。这些透气孔11和通孔可供空气流通和喷洒水分。在采集茶小绿叶蝉时,可先关闭连接通道,将采集到的茶小绿叶蝉放入其中一个收集管1内,并盖上第二旋盖4,如图4所示,此时只需要一个收集管1即可。需要转移茶小绿叶蝉时,在中间连接器2的另一侧安装新的干净的收集管1,如图5所示,并打开连接通道,使虫体自行爬到新的收集管1内,待虫体全部爬过去之后,关闭所述连接通道,卸下有排泄物的收集管1,如图6所示,对卸下的收集管1进行清理;当新的收集管1堆积有排泄物时,再重复以上步骤。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结构简单、轻小,便于携带,尤其适用于户外采集时使用,本技术可将采集、饲养和转移集于一体,有效解决现有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和转移困难的问题;且本装置组装、拆卸和清洗都很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和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两端开口的收集管和中间连接器,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旋盖,两个第一旋盖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处设置有旋转挡板;所述第一旋盖盖设于所述收集管的一端开口,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有第二旋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小绿叶蝉饲养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德王定锋李慧玲张辉曾明森吴光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