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和防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4727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透结构,所述可穿透结构由两道以上的切缝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交于同一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利用上述茶树害虫防治装置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薄膜覆盖于茶丛上方并固定,使薄膜下方的茶梢通过可穿透结构穿透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密布切缝的薄膜阻隔茶梢与茶丛,阻滞害虫在茶梢与茶丛间上下自由移动,使发生于茶丛的害虫无法向上移动取食为害茶梢,而发生于茶梢的茶小绿叶蝉等害虫不能向下移动到茶丛内栖息,从而抑制茶树害虫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害虫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和利用该装置防治害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产茶大国,全国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万亩,从业人员8000余万人,茶业是多数茶区的支柱产业;茶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农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甚高。茶树主要害虫的防治至今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农用薄膜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如利用地膜控草,利用塑料大棚防虫,利用银色薄膜驱虫等,在保护特定收获对象方面,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果树套袋技术。但是,茶园不同于果园,茶园种植的茶树一般为灌丛型,且种植密度大;同时,茶树种植收获的对象是芽梢,小而多,且与树体相连,因此难以单独保护,如仅考虑防治效果,搭建塑料大棚成本过大,而小棚将严重影响茶园劳作,如直接用薄膜覆盖树体,又会导致丛内积露、丛面积水、风力飘吹、高温烧叶等问题。茶树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原发于芽梢,成虫和若虫均喜横行,稍受惊动即会跳去或沿茶枝迅速向下潜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透结构,所述可穿透结构由两道以上的切缝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交于同一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
透结构,所述可穿透结构由两道以上的切缝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交
于同一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切缝长度
相同,相交的点位于切缝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透结
构包括4道切缝,4道切缝相交成米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透结
构设有多个,多个可穿透结构均匀分布在薄膜上,相邻两行的可穿透结构错开
设置,相邻可穿透结构的距离为5.5mm,所述切缝的长度为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
度为0.008-0.0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森张文锦吴光远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李慧玲张辉李良德高香凤孙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