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树害虫防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和利用该装置防治害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产茶大国,全国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万亩,从业人员8000余万人,茶业是多数茶区的支柱产业;茶叶又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农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甚高。茶树主要害虫的防治至今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农用薄膜在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已有成功案例,如利用地膜控草,利用塑料大棚防虫,利用银色薄膜驱虫等,在保护特定收获对象方面,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果树套袋技术。但是,茶园不同于果园,茶园种植的茶树一般为灌丛型,且种植密度大;同时,茶树种植收获的对象是芽梢,小而多,且与树体相连,因此难以单独保护,如仅考虑防治效果,搭建塑料大棚成本过大,而小棚将严重影响茶园劳作,如直接用薄膜覆盖树体,又会导致丛内积露、丛面积水、风力飘吹、高温烧叶等问题。茶树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原发于芽梢,成虫和若虫均喜横行,稍受惊动即会跳去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透结构,所述可穿透结构由两道以上的切缝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交于同一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所述薄膜上设有可穿
透结构,所述可穿透结构由两道以上的切缝形成,所述两道以上的切缝均相交
于同一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切缝长度
相同,相交的点位于切缝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透结
构包括4道切缝,4道切缝相交成米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透结
构设有多个,多个可穿透结构均匀分布在薄膜上,相邻两行的可穿透结构错开
设置,相邻可穿透结构的距离为5.5mm,所述切缝的长度为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
度为0.008-0.01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害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森,张文锦,吴光远,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李慧玲,张辉,李良德,高香凤,孙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