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过信息化合物大量诱集害虫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桃树挥 发物的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
技术介绍
假眼小绿叶蝴(ii^GSthe )是我国茶树重大害虫。该虫以成、若虫刺吸 茶树新梢汁液,雌虫在嫩梢上产卵,破坏输导组织。严重危害时,茶树枝梢红褐焦枯,芽、 叶生长僵滞、脱落,对茶叶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茶区,因假眼小绿叶蝉 危害,夏、秋茶损失通常可达10~15%,而重灾年份损失高达50%以上。目前该虫发生防 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大量的化学农药施用导致抗药性迅速上升,并严重影响茶叶的质 量安全。因此,生产上急需一种行之有效的绿色防治技术。 植物挥发物在调节植物、昆虫二营养级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害虫寄主定 位的重要信息。由于避免了农药的大量使用、对人类和环境安全,利用寄主挥发物发展植物 源害虫引诱剂已成为害虫治理的重要研宄方向。有专家预期:利用信息化合物调控害虫的 种群密度是21世纪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申请人在田间发现桃树对茶园叶蝉有聚集作用,进一步的室内研宄发现相对于茶树 挥发物,假眼小绿叶蝉更加趋向桃树挥发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桃树挥发物的假眼小绿叶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苯甲醛 1‑100份顺‑3‑己烯醋酸酯0.1‑30份3,7‑二甲基‑1,3,6‑辛三烯0.5‑20份4,8‑二甲基‑1,3,7‑壬三烯0.1‑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明,边磊,罗宗秀,辛肇军,陈宗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