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引诱剂及其在灯笼果盐碱地种植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1789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1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害虫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各组分的质量比例为:鲸蜡烯12-15份、9-葵烯醇10-13份、香苇醇乙酸酯4-8份、3-苯基丙烯醛3-7份、1-乙酰氧丁香酚乙酸酯2-4份、反-9,顺-11-十六碳二烯醛4-7份、9顺12反-十四碳二烯醇丙酸酯4-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2-6份、联苯三酚3-5份、水杨酸苯酯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引诱剂在灯笼果盐碱地种植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30天内,对透翅蛾的诱捕量达124-220头/诱捕器,对褐卷蛾的诱捕量达114-190头/诱捕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属于害虫防治领 域。
技术介绍
灯笼果,别名:打头泡、灯笼草、鬼灯笼。属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 不分枝或少分枝,密生短柔毛。花冠阔色而喉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片近三角形,外面生 短柔毛,边缘有睫毛;花丝及花药蓝紫色,花药长约3毫米。果萼卵球状,长2. 5-4厘米,薄 纸质,淡绿色或淡黄色,被柔毛;浆果直径约1-1. 5厘米,成熟时黄色。种子黄色,圆盘状,直 径约2毫米。 灯笼果主要虫害为透翅蛾和褐卷蛾。害虫一般以幼虫危害灯笼果植株的枝条、芽 和叶,使被害枝叶脱落、凋萎干枯。现有防治方法为结合修剪,将剪下的被害枝集中烧毁,但 操作繁琐;也可用马拉硫磷2000-3000倍液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存在危害环境,易造成害虫 抗药性的缺陷。 现有的害虫引诱剂进行害虫诱杀存在的不足如下: 在灯笼果盐碱地种植区中,采用的害虫引诱剂对透翅蛾、褐卷蛾的诱杀效果不好;在种 植应用中,透翅蛾、褐卷蛾虫害的发生率和发生面积很大,造成果实产量不高,果实营养成 分含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害虫引诱剂及其在灯笼果盐碱地种 植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害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包括1‑乙酰氧丁香酚乙酸酯、反‑9,顺‑11‑十六碳二烯醛、顺式‑9‑十六烯醛、9顺12反‑十四碳二烯醇丙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