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38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一气囊本体以及一与所述气囊本体连接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囊本体以折叠方式布置在汽车车顶的两侧边缘以及前侧边缘内所构成的空腔内,当发生碰撞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气囊本体内充入高压气体并使得所述气囊本体膨胀后充分展开,所述气囊本体在充分展开后将汽车内部的侧面门窗区域和前挡风玻璃内侧部分区域进行覆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在碰撞时同时覆盖驾乘人员的身体前方空间、相邻的车门侧空间以及身体可能撞到的汽车前立柱方向空间,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大更全面的保护区域,除规定的正面侧面碰撞模式之外,还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碰撞模式下对驾乘人员的保护要求。

Integrated encircling automobile air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气囊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汽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目前汽车上配备有多个安全气囊,分别有位于方向盘中央区域的驾驶员气囊、位于副驾驶前方的仪表板内的副驾驶安全气囊、位于车顶侧围两侧部内的安全气帘以及位于座椅或门板内的安全气囊等等。汽车根据不同角度和方向的碰撞模式来触发单个或多个气囊,从而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保护。汽车在一些特定碰撞模式下(iihs25%小偏置),需要多个气囊共同协作来完成对驾乘人员的保护,但由于汽车安全气囊的布置相对独立,容易导致碰撞时人体的某些部位没有得到很好的缓冲保护,甚至会穿出气囊保护层,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多气囊情况未能实现驾乘人员提供全面保护。此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布置区域及其气囊集成工作的工程开发任务量大,并且开发费用高。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供更加全面保护、开发任务量较低、开发费用较低的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一气囊本体以及一与所述气囊本体连接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以折叠方式布置在汽车车顶的两侧边缘以及前侧边缘内所构成的空腔内,当发生碰撞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气囊本体内充入高压气体并使得所述气囊本体膨胀后充分展开,所述气囊本体在充分展开后将汽车内部的侧面门窗区域和前挡风玻璃内侧部分区域进行覆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汽车其中一根车中立柱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本体通过若干固定点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若干固定点沿着所述汽车车顶的两侧边缘及前侧边缘的方向间隔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囊本体由重叠的两块气囊布片缝制而成,所述两块气囊布片之间在充气展开后构成有若干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圆柱状充气腔,在所述两块气囊布片内位于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连通的充气通道;采用条形布片将所述若干圆柱状充气腔拉弯成为由至少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沿长度方向并排所构成的气垫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布片的长度小于所述气囊布片的长度,所述条形布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若干圆柱状充气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使得所述若干圆柱状充气腔被拉弯成为由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所构成的气垫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布片包括上条形布片和下条形布片,所述下条形布片的长度大于所述上条形布片的长度,但小于所述气囊布片的长度,所述气垫结构由多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沿长度方向并排而成,所述下条形布片分别与每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的下侧两端部连接,所述上条形布片与每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的上侧端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两块气囊布片中的其中一块气囊布片在所述若干圆柱状充气腔的折弯处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圆柱状充气腔在折弯处充分展开的折叠褶皱部。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在碰撞时同时覆盖驾乘人员的身体前方空间、相邻的车门侧空间以及身体可能撞到的汽车前立柱方向空间,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大更全面的保护区域,除规定的正面侧面碰撞模式之外,还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碰撞模式下对驾乘人员的保护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由于取代了前部气囊的作用,使得整车的汽车安全气囊的成本下降,开发工作量减少,极大地节约了气囊开发费用。3、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通过缝纫工艺和布片控制将2D气囊形状做出形状复杂的3D立体气囊,而且气囊的缝纫工艺较为简单;4、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安全气囊由于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的部分不需要充气,从而降低了对气体发生器的产气量的要求。5、在同样气体发生器的条件下,气袋的空间体积可以进一步增大,提供了更多的缓冲保护距离,提高了对驾乘人员的约束保护效果。6、通过折叠褶皱部的设计可以使得圆柱状充气腔在充气后充分展开,保证汽车安全气囊的展开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汽车内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汽车内的充分展开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处于2D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展开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充分展开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处于2D状态时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图6所对应的充气展开后的示意图。其中:气囊本体100,固定点110,气囊布片120,折叠褶皱部121,圆柱状充气腔130,侧面门窗区域101,前挡风玻璃内侧部分区域102,气体发生器200,车前立柱40,车中立柱30,车后立柱50,车前挡风玻璃60,前拉手70,后拉手80,遮阳板9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一气囊本体100以及一与气囊本体100连接的气体发生器200。气囊本体100以折叠方式布置在汽车车顶10的两侧边缘11以及前侧边缘12内所构成的空腔内。具体地,气囊本体100通过若干固定点101进行固定安装,若干固定点20沿着汽车车顶10的两侧边缘11及前侧边缘12的方向间隔布置。气体发生器200安装在汽车其中一根车中立柱30的上方。当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200向气囊本体100内充入高压气体并使得气囊本体100膨胀后充分展开,气囊本体100在充分展开后将汽车内部的侧面门窗区域101和前挡风玻璃内侧部分区域102进行覆盖,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大更全面的保护区域,除规定的正面侧面碰撞模式之外,还可以满足不同角度碰撞模式下对驾乘人员的保护要求。参见图3并结合图4和图5,气囊本体100由重叠的两块气囊布片120缝制而成,两块气囊布片120之间在充气展开后构成有若干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圆柱状充气腔130,在两块气囊布片120内位于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13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连通的充气通道(图中未示出),采用条形布片将若干圆柱状充气腔130拉弯成为由至少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沿长度方向并排所构成的气垫结构。参见图4,条形布片140a的长度小于气囊布片120的长度,条形布片140a的两端分别与若干圆柱状充气腔13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使得若干圆柱状充气腔130被拉弯成为由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150a所构成的气垫结构。参见图5,条形布片包括上条形布片141b和下条形布片142b,下条形布片142b的长度大于上条形布片141b的长度,但小于气囊布片120的长度,气垫结构由多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150b沿长度方向并排而成,下条形布片142b分别与每一个倒V字型气垫单元150b的下侧两端部151b、152b连接,上条形布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

【技术保护点】
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一气囊本体以及一与所述气囊本体连接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以折叠方式布置在汽车车顶的两侧边缘以及前侧边缘内所构成的空腔内,当发生碰撞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气囊本体内充入高压气体并使得所述气囊本体膨胀后充分展开,所述气囊本体在充分展开后将汽车内部的侧面门窗区域和前挡风玻璃内侧部分区域进行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包括一气囊本体以及一与所述气囊本体连接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以折叠方式布置在汽车车顶的两侧边缘以及前侧边缘内所构成的空腔内,当发生碰撞时,所述气体发生器向所述气囊本体内充入高压气体并使得所述气囊本体膨胀后充分展开,所述气囊本体在充分展开后将汽车内部的侧面门窗区域和前挡风玻璃内侧部分区域进行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安装在汽车其中一根车中立柱的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通过若干固定点进行固定安装,所述若干固定点沿着所述汽车车顶的两侧边缘及前侧边缘的方向间隔布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环绕式汽车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由重叠的两块气囊布片缝制而成,所述两块气囊布片之间在充气展开后构成有若干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圆柱状充气腔,在所述两块气囊布片内位于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将相邻的两个圆柱状充气腔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荆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