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717341 阅读:4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及其应用。该技术通过制备多菌种发酵液,然后将中药粉碎,过筛,调节含水量及pH,加入豆粕、麸皮和无机盐,灭菌,冷却,加入一定比例的菌种发酵液,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烘干即成。该技术可用于畜禽养殖业,特别是制备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或促生长作用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该技术具有加工方法简单,能提高中兽药疗效同时具有益生素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发酵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制备药物或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今天,我国畜牧养殖业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对我出口畜禽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贸易壁垒的门槛不断地被抬高,已成为制约着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温饱,在注重口味的同时,也将更加重视各种食品的营养结构及食品安全。健康、安全、无污染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青睐,而采用抗生素、生长类激素等添加剂养殖的畜禽产品将被拒绝进入市场。在日益强调食品安全的大潮流下,如何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减少药残,逐渐降低甚至禁止抗生素等药物作添加剂的使用,生产出无抗食品,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了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生产出既能有效防止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动物生长,毒副作用小,无残留,无耐药性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各国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发现中草药和微生态制剂(益生素)是两类重要的发展方向。中草药是我国特有的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产物,是一类兼有营养和药用双重作用,具备直接杀灭或抑制细菌和增强免疫能力的功能,且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无残留,无耐药性的天然药物。在兽医方面,应用中草药防治畜禽、水产动物疾病完全符合“安全食品生产”的要求,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健康,又符合出口要求,对养殖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中草药在此领域的应用存在着剂型单一、质量粗糙、用量大、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例如其剂型就只有中药粗粉和浸提。中药粗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只能混饲,这样活性物质不能被完全利用,降低了生物利用度,导致用药量增大。中药经过微生物发酵后,由于微生物能产生大量的酶,如木质素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同时还产生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在这些微生物产物的作用下,中药的有效成分从细胞壁中释放,使有效成分含量升高,同时由于酶的作用,会产生一些新的类似物,这为中草药在养殖业的大量应用找到一条很好的出路。发酵中药的作用机理酶是一类具有高度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可以使复杂的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完成。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酶,如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酶等。这些丰富而强大的酶系可以将药物的成分分解转化形成新的活性成分,产生新的药效,发酵中药可通过下述途径来生产首先,微生物以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前体,经微生物的代谢形成新的化合物;其次,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有些次生代谢产物自身就是功效良好的药物;第三,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和中药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第四,由于中药的某些物质可能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对活性成分的产生也可能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微生物在中药的特殊环境中也有可能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从而形成新的活性成分或改变各活性成分的相互比例;最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可能将中药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菜籽饼、棉籽饼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脱去有毒物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来炮制中药,可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具优越性,可较大幅度地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由于中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中药材的作用是相互影响,且目前采用的微生物多数是药用真菌,发酵的方法多采用固体发酵技术,因此,部分学者提出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理论,并对该技术的理论基础、发酵组合的设计、菌质的药理筛选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可参见文献(庄毅,药用真菌新型(双向型)固体发酵工程.中国食用菌.2002,21(4)3~6)。药用真菌新型(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简称双向发酵)的关键是将发酵菌种和发酵基质所构成发酵组合内的基质部分,由以往仅用富含碳、氮等营养的农副产品(甘蔗渣、麦麸等)作为单向性的营养基质(其发酵后的产品称药用菌质),改变为采用具有一定活性成分的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它既能提供真菌生长所需营养又会受真菌的酶的作用而被改变组织成分,从而产生新的性味功能,故具有双向性,其发酵后的产品称药性菌质,如兼用营养、药性两种基质则称为全性基质,发酵后的产品也称药性菌质。药性菌质,有可能比该真菌或药性基质本身或两者简单相加有更良好的药效,主要表现在增效、扩大应用、解毒等方面(参见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与槐芪菌质的研制.中国药学杂志,2004,39(03),P175~178)。药用真菌新型(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为中药研究开发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即菌物药(参见庄毅.中药的一个新领域.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3(2)49~51)。但是,由于不同菌种的生长条件存在差异,多菌种混合生长时相互之间的影响不是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菌种对特定中药材的研究领域,筛选不同菌种配伍与单一或多种中药材进行发酵的技术未见报道,也没有将中草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用于畜禽养殖业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草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固体发酵技术在畜禽养殖业中制备药物或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包括下列步骤制备混合菌种发酵液将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原始菌种分别接种到各自的适宜培养基中在适当的条件下生产一级种子液,在对数生长期转接到二级种子液发酵罐扩大培养,二级种子发酵液培养至菌种生长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再转接到生产罐中发酵,达到对数生长期时停止发酵,将分别发酵的菌液混合成为混合菌种发酵液,备用;中药发酵将中药粉碎,过筛,调节至适宜的含水量及pH,加入豆粕、麸皮和无机盐,灭菌,冷却,接种混合菌种发酵液,培养发酵,发酵结束后烘干即成。所述的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其中原始菌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高温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或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所述的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其中进行各级扩大培养时菌种发酵液的接种量为发酵物总质量的5-10%。所述的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其中制备混合菌种发酵液时采用各菌种分别发酵的菌液等比例混合成为混合菌种发酵液。所述的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其中中药发酵过程是将中药粉碎,过80-100目筛,装入发酵罐中,加入占中药质量5%-10%的豆粕、10%-20%的麦麸,适量的无机盐,加水至含水量在60%-70%之间,调节pH值6.0-7.5,通入蒸汽灭菌20~25min,冷却,加入占发酵物总质量5%-10%的混合菌种液,25~30℃保持48-96h,每天至少搅拌2次,每次4~6min,发酵结束,烘干即成。所述的中药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制备混合菌种发酵液:将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原始菌种分别接种到各自的适宜培养基中在适当的条件下生产一级种子液,在对数生长期转接到二级种子液发酵罐扩大培养,二级种子发酵液培养至菌种生长 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再转接到生产罐中发酵,达到对数生长期时停止发酵,将分别发酵的菌液混合成为混合菌种发酵液,备用;中药发酵:将中药粉碎,过筛,调节至适宜的含水量及pH,加入豆粕、麸皮和无机盐,灭菌,冷却,接种混合菌种发酵液,培养发酵,发 酵结束后烘干即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仕必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储卫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