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82000 阅读:1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通过改变座椅调节结构及控制方式,利用座椅作为控制支撑面,将控制手柄安装于座垫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后侧上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后侧上缘时控制手柄在中指活动范围内;当用户使用时可以座垫为支点托住手掌通过手指搬动控制手柄从而控制锁定装置将升降杆锁定在某一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设计均基于用户必须在下车后根据视觉判断调节座椅高度一次调节多次使用的现状,将手柄安装于座体后侧,使得用户在骑上车后可根据体感调节所需高度同时满足骑行时调节及高频调节需求。

A regulation device for bicycle seat

A bicycle seat of the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by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seat adjustment and control mode, the control seat as supporting surface, control handle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or near the rear seat cushion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edge position, and when the seat cushion on the rear side edge is located in the palm of the hand control handle to within the scope of activities; when users can hold the palm fingers through the seat cushion is a pivot move control handle to control the lifting rod locking device will be locked at a height.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change the existing design are based on the user must get off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visual adjustment of seat height adjusted once used repeatedly, the handle mounted on the rear seat body, so that the user can ride in the somatosensory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height adjustable while satisfying ride regulation and high frequency regulation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技术背景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的使用日益普遍,而共享单车单体多用户的特点促使单车需要提供便于不同用户调节座椅高度的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目前单车的座椅调节结构有机械调解式和电动自动调节式,现有机械调节式仍旧沿袭用户在使用前调节座椅高度的思路,使用户需要多次调解才能达到合适的体感高度,同时电动自动调节式可根据用户录入的数据自动调节座椅高度,但其技术成本较高,且对电具有依赖性,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自行车沿用传统结构使用户必须在下车状态下根据视觉及经验调节座椅高度从而无法较为方便地获得更舒适的体感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可根据体感随时调节高度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座垫支架、升降杆、限位器、车架升降套筒、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与手柄支撑装置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上或升降杆顶部;控制手柄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上,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后位于座垫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上缘时控制手柄在指尖活动范围内;所述座垫安装于座垫支架上,座垫支架固定安装于升降杆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底端,升降杆底端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上有可使传动装置穿过的孔;所述传动装置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另一端穿过升降杆上的孔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刹车线和线套。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由手持部、手柄旋转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构成的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为纵切面素线为曲线的杠杆;所述手柄旋转部为圆形轴孔;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为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或固定螺丝;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包括转轴支撑部、固定支撑部和线套锁定部;所述转轴支撑部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上的转轴;所述固定支撑部可通过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上;所述线套锁定部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上的层孔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控制手柄固定安装于转轴上并可转动;所述线套套在刹车线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上,刹车线一端穿过线套及线套锁定部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由手持部、手柄限位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构成的拉伸结构;所述手持部为环形结构,手柄限位部由截面积较小的第一长方体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长方体组成,第一长方体固定连接与环形结构与第二长方体之间;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包括限位腔、固定支撑部和线套锁定部;所述限位腔为内部截面与第二长方体截面积相适应,且开口处与第一长方体截面积相适应的腔体结构,手柄限位部可沿开口方向在限位腔内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长方体底部有用于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所述限位腔底部有可使刹车线穿过的孔;所述固定支撑部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或升降杆上;所述线套套在刹车线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刹车线一端穿过线套及线套锁定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升降套筒内侧壁有沿纵向的锁定轨道,所述轨道上有用于锁定的齿状结构,且齿状结构下侧面为与轨道垂直的平面,上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更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锁定头、驱动装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基座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内径相适应且大于升降杆外径;所述限位器为伞形中空结构,其尾部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内径相适应,内径与升降杆外径相适应;所述基座侧壁有与锁定轨道相适应的垂直矩形凹槽;所述基座内部有由一端开口于凹槽底面的第一矩形空腔与一端开口于锁定装置底面的第二矩形空腔构成的相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基座位于第二矩形空腔底部相应位置有可使传动装置穿过的孔;所述锁定头为头部有斜面结构的长方体,且其中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可使驱动装置在其内运动的矩形通孔;所述锁定头头部斜面朝上安装于第一矩形空腔内,锁定头尾部与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锁定头收缩时头部可完全收入第一矩形空腔内;所述第二矩形空腔长度小于矩形通孔的长度,宽度与矩形通孔宽度相同。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空腔与第二矩形空腔构成T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为杠杆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旋转轴、传动连接部和弹簧连接部;所述基座底面位于第二矩形空腔开口处两侧有用于固定旋转轴的支架,所述驱动部宽度与矩形通孔宽度相适应,且驱动部及传动装置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位于矩形通孔内的部分;所述驱动部位于矩形通孔靠近锁定头)尾部的一侧;所述刹车线穿过层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传动连接部;所述传动连接部为两个相连通圆孔构成的的T形孔,所述传动装置穿过T形孔直孔部分孔通过侧面安装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层孔与传动连接部的连线与基座纵轴平行;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于传动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基座底面。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空腔与第二矩形空腔构成十字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部和弹簧限位部组成;所述驱动部包括顶部由梯形柱体构成的滑动部与底部由长方体构成的稳定部;所述稳定部横截面积与第二矩形空腔横截面积相适应;所述弹簧限位部由两个固定连接的截面积不同的同轴圆柱体组成;所述弹簧限位部较小端安装于驱动部尾部,且其纵轴与驱动部顶部底面中心同轴;所述弹簧限位部与驱动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及弹簧限位部沿弹簧限位部纵轴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层孔同轴,且所述通孔可使传动装置穿过;驱动装置头部经基座底部插入第二矩形空腔并穿过矩形通孔,且其斜面部分朝向锁定头尾部;所述驱动部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处于矩形通孔内的部分,且当驱动部头部向上运动至第二矩形空腔上底面时,锁定头完全收缩于第一矩形空腔内;当驱动部头部运动至靠近矩形通孔时,锁定头有伸出第一矩形空腔的部分;所述传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底部;所述第二弹簧套在弹簧限位部中部且其一端连接于弹簧限位部尾部,另一端连接于基座底面。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穿线螺丝和卡片;所述弹簧限位部底面有与通孔同轴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构成层孔结构,所述卡片为内齿形弹片,所述弹片内部齿形结构向弹片一侧翘起,且齿形弹片翘起状态下内径与刹车线相适应,所述卡片安装于螺纹孔与通孔交界处且翘起的一面朝向螺纹孔开口处,刹车线穿过卡片及穿线螺丝并通过穿线螺丝安装于螺纹孔挤压卡片进行固定。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与线套锁定部可以现有技术中的刹把调整螺丝、刹车线固定螺丝或铩线卡槽作为相应替代方案以固定刹车线或线套。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升降套筒内侧壁有卡槽;所述卡槽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于车架升降套筒;所述锁定轨道为独立的齿条;所述齿条上有齿状结构或相间隔设置的孔;且任意状态下所述锁定头上的斜面结构皆有位于锁定轨道外的部分,所述齿条通过车架升降套筒上端安装入卡槽卡接与齿槽或孔内并与车架升降套筒固定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手持部、手柄旋转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所述手柄旋转部为轴孔,所述手柄支撑装置为固定于坐垫支架或升降杆顶端的转轴,所述手柄旋转部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所述传动装置为金属连杆或钢丝绳,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位于升降杆顶部位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1)、座垫支架(2)、升降杆(3)、限位器(4)、车架升降套筒(5)、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7)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1)与手柄支撑装置(8)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或升降杆(3)顶部;控制手柄(7)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8)上,所述控制手柄(7)安装后位于座垫(1)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1)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1)上缘时控制手柄(7)在指尖活动范围内;所述座垫(1)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座垫支架(2)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底端,升降杆(3)底端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5)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3)上有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的孔(301);所述传动装置(6)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7)另一端穿过升降杆(3)上的孔(301)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8 CN 20171046120911.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1)、座垫支架(2)、升降杆(3)、限位器(4)、车架升降套筒(5)、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7)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1)与手柄支撑装置(8)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或升降杆(3)顶部;控制手柄(7)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8)上,所述控制手柄(7)安装后位于座垫(1)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1)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1)上缘时控制手柄(7)在指尖活动范围内;所述座垫(1)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座垫支架(2)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底端,升降杆(3)底端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5)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3)上有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的孔(301);所述传动装置(6)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7)另一端穿过升降杆(3)上的孔(301)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刹车线(601)和线套(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由手持部(701)、手柄旋转部(7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构成的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7)为纵切面素线为曲线的杠杆;所述手柄旋转部(702)为圆形轴孔;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703)为卡接刹车线(601)铅头的卡槽或固定螺丝;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包括转轴支撑部(801)、固定支撑部(805)和线套锁定部(803);所述转轴支撑部(801)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805)上的转轴(802);所述固定支撑部(805)可通过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所述线套锁定部(803)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805)上的层孔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控制手柄(7)固定安装于转轴(802)上并可转动;所述线套(602)套在刹车线(601)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上,刹车线(601)一端穿过线套(602)及线套锁定部(803)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7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由手持部(701)、手柄限位部(705)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构成的拉伸结构;所述手持部(701)为环形结构,手柄限位部(705)由截面积较小的第一长方体(7051)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长方体(7052)组成,第一长方体(7051)固定连接与环形结构与第二长方体(7052)之间;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包括限位腔(804)、固定支撑部(805)和线套锁定部(803);所述限位腔(804)为内部截面与第二长方体(7052)截面积相适应,且开口处与第一长方体(7051)截面积相适应的腔体结构,手柄限位部(705)可沿开口方向在限位腔(804)内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长方体(7052)底部有用于卡接刹车线(601)铅头的卡槽(70521);所述限位腔(804)底部有可使刹车线(601)穿过的孔(8041);所述固定支撑部(805)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或升降杆(3)上;所述线套(602)套在刹车线(601)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刹车线(601)一端穿过线套(602)及线套锁定部(803)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升降套筒(5)内侧壁有沿纵向的锁定轨道(501),所述轨道上有用于锁定的齿状结构(5012),且齿状结构(5012)下侧面为与轨道垂直的平面,上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9)、锁定头(10)、驱动装置(11)、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3);所述基座(9)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5)内径相适应且大于升降杆(3)外径;所述限位器(4)为伞形中空结构,其尾部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5)内径相适应,内径与升降杆(3)外径相适应;所述基座(9)侧壁有与锁定轨道相适应的垂直矩形凹槽(901);所述基座(9)内部有由一端开口于凹槽底面的第一矩形空腔(902)与一端开口于锁定装置底面的第二矩形空腔(903)构成的相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基座(9)位于第二矩形空腔(903)底部相应位置有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的孔(904);所述锁定头(10)为头部有斜面结构的长方体,且其中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可使驱动装置在其内运动的矩形通孔(1001);所述锁定头(10)头部斜面朝上安装于第一矩形空腔(902)内,锁定头(10)尾部与基座(9)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2);所述锁定头(10)收缩时头部可完全收入第一矩形空腔(902)内;所述第二矩形空腔(903)长度小于矩形通孔(1001)的长度,宽度与矩形通孔(1001)宽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空腔(902)与第二矩形空腔(903)构成T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11)为杠杆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1101)、旋转轴(1102)、传动连接部(1103)和弹簧连接部(1104);所述基座(9)底面位于第二矩形空腔(903)开口处两侧有用于固定旋转轴的支架(905),所述驱动部(1101)宽度与矩形通孔(1001)宽度相适应,且驱动部(1101)及传动装置(6)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位于矩形通孔(1001)内的部分;所述驱动部(1101)位于矩形通孔(1001)靠近锁定头(10)尾部的一侧;所述刹车线(601)穿过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