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85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电机壳体的靠近输入轴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撑于下延伸部内;前壳体的右端固定有所述中板;转子支架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电机壳体的下延伸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并且通过单独的冷却油路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内部,每个离合器设有独立的冷却油路,对三个离合器单独冷却,解决了并列式离合器冷却油路布置难题,有效降低了离合器的拖曳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属于汽车行业混合动力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显现。为应对日益严格的汽车燃油消耗和排放法规,各汽车企业均将节能减排技术作为重点研发方向,混合动力汽车因其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正逐步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混合动力变速器需要能够传递动力,同时实现发动机与电机的动力耦合。为了实现动力耦合,通常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设置一个电机耦合离合器装置,该装置一般包括一个电机、三个湿式离合器,其中第一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与变速器连接。第二离合器与第三离合器有嵌套式和并列式两种结构形式,对于嵌套式方案,只用一个冷却油路对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进行冷却,便于冷却油路的布置,但离合器的拖曳损失较大,对于并列式方案,每个离合器单独冷却,可有效减小离合器的拖曳损失,但是冷却油路的布置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对三个并列布置的离合器单独进行冷却,解决三个冷却油路的布置难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电机壳体、前壳体、中板、转子支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电机壳体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前壳体上;所述电机壳体的靠近输入轴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可转动地支撑于输入轴上;所述前壳体的右端固定有所述中板;所述转子支架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电机壳体的下延伸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并且通过单独的冷却油路进行冷却。可选的,所述电机壳体的远离所述输入轴的端部也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上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固定于所述前壳体。可选的,所述前壳体上沿水平方向形成有第一油道,且所述电机壳体上沿竖直方向形成有第三油道,且所述前壳体的第一油道一端与变速器控制阀连通,另一端与电机壳体的第三油道连通,第一离合器冷却油从变速器控制阀流出后,流经前壳体上的第一油道进入电机壳体侧壁上的第三油道;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冷却油通道;所述电机壳体内压装有第一导油套,第一导油套上设有凹槽,使导油套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油道孔和出油道孔,并且所述进油道孔和出油道孔均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转子支架上也开设有油道孔,第一离合器冷却油从电机壳体内部的第三油道流向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的密封油道,通过电机壳体上的油道孔进入电机壳体与导油套之间的第一油腔,并通过电机壳体上的另外一个油道孔流向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区域,通过转子支架上的油道孔流向第一离合器。可选的,所述第一离合器液压缸的缸体上设有导油槽,而且所述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从而使得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冷却油通道。可选的,所述前壳体上沿水平方向形成有第二油道,且所述电机壳体上沿竖直方向形成有第四油道,且所述前壳体的第二油道的一端与变速器控制阀连通,另一端与电机壳体的第四油道连通,第二离合器冷却油从变速器控制阀流出后,流经前壳体上的第二油道进入电机壳体侧壁上的第四油道;在输入轴与电机壳体之间设有第一油封,使电机壳体与输入轴之间形成密封,输入轴为空心轴结构,在输入轴内压装有第二导油套,第二导油套上设有凹槽,在输入轴与导油套之间形成第二油腔,同时输入轴上设有油道孔,与第二油腔连通;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之间有一定间隙供冷却油流过,在输入轴端部设有若干个凹槽;第二离合器冷却油从电机壳体内部的第四油道流入,通过输入轴上的油道孔流入输入轴与导油套之间的油腔,再通过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之间的间隙,从输入轴端部的凹槽流出,流向第二离合器。可选的,在第二离合器输入轴与变速器输入轴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防止第二离合器冷却油分流。可选的,所述中板上形成有水平延伸部,所述中板的水平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五油道和第六油道,变速器控制阀通过中板上的第五油道与前壳体的第一油道连通;变速器控制阀通过中板上的第六油道与前壳体的第二油道连通。可选的,所述中板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七油道,所述第七油道的一端与变速器控制阀体连接;所述中板与第二输出轴之间设有第二油封,使中板与第二输出轴之间形成密封,第三离合器液压缸固定在中板的侧壁上,同时与第二输出轴之间设有一定间隙,第三离合器冷却油从变速器控制阀流出后沿中板的第七油道流入,通过第三离合器液压缸与第二输出轴之间的间隙流向第三离合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并列布置在转子内部,每个离合器设有独立的冷却油路,对三个离合器单独冷却,解决了并列式离合器冷却油路布置难题,有效降低了离合器的拖曳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离合器冷却油的流动路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离合器冷却油的流动路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导油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导油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离合器压盘和第二离合器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支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支撑片与第二离合器压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示意为:1-转子支架;2-第一离合器;3-第二离合器;4-第三离合器;5-电机壳体;6-挡油板;7-角接触球轴承;8-第一离合器冷却油;9-第一离合器液压缸;10-滚针轴承;11-第一油封;12-输入轴;13-第二导油套;14-第一密封圈;15-第一输出轴;16-第二输出轴;17-中板;18-第三离合器液压缸;19-油封;20-变速器输入轴;21-第二密封圈;22-第二离合器冷却油;23-第三离合器冷却油;24-第一导油套;25-前壳体;31-第一离合器的摩擦片;32-第一离合器的钢片;33-第一离合器分离轴承;34-第一离合器压盘;35-第二离合器的摩擦片;36-第二离合器的钢片;37-第三离合器的摩擦片;38-第三离合器的钢片;39-第二离合器液压缸;40-第二离合器压盘;41-第三离合器压盘;42-卡爪;43-滑动支撑片;431-第一圆弧部;432-第二圆弧部;433-固定柱;44-第一油道;45-第二油道;46-第三油道;47-第四油道;48-第五油道;49-第六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中,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电机壳体5、前壳体25、中板17、第一离合器2、第二离合器3和第三离合器4;输入轴12通过两个滚针轴承10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电机壳体5内,例如,所述电机壳体5的靠近所述输入轴12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12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此时所述输入轴12通过滚针轴承10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下延伸部内,而且所述电机壳体5的远离所述输入轴12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前壳体25,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5的远离所述输入轴12的端部也沿所述输入轴12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电机壳体、前壳体、中板、转子支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电机壳体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前壳体上;所述电机壳体的靠近输入轴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所述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下延伸部内;所述前壳体的右端固定有所述中板;所述转子支架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电机壳体的下延伸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并且通过单独的冷却油路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三离合器包括电机壳体、前壳体、中板、转子支架、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电机壳体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前壳体上;所述电机壳体的靠近输入轴的端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下延伸部,所述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下延伸部内;所述前壳体的右端固定有所述中板;所述转子支架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可转动地支撑在电机壳体的下延伸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并排设置在转子支架的内部,并且通过单独的冷却油路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的远离所述输入轴的端部也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上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固定于所述前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上沿水平方向形成有第一油道,且所述电机壳体上沿竖直方向形成有第三油道,且所述前壳体的第一油道一端与变速器控制阀连通,另一端与电机壳体的第三油道连通,第一离合器冷却油从变速器控制阀流出后,流经前壳体上的第一油道进入电机壳体侧壁上的第三油道;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的冷却油通道;所述电机壳体内压装有第一导油套,第一导油套上设有凹槽,使导油套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油腔;在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油道孔和出油道孔,并且所述进油道孔和出油道孔均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转子支架上也开设有油道孔,第一离合器冷却油从电机壳体内部的第三油道流向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的密封油道,通过电机壳体上的油道孔进入电机壳体与导油套之间的第一油腔,并通过电机壳体上的另外一个油道孔流向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区域,通过转子支架上的油道孔流向第一离合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三离合器冷却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液压缸的缸体上设有导油槽,而且所述第一离合器液压缸与电机壳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雪来梁伟朋杨宝岩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