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11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汽车,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针对不同车型,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身框架适用于MAS平台车型,覆盖SUV、轿车和MPV等车型,降低了同平台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使得汽车平台拓展性更强,轻量化程度更高。

A car body frame for the same platform and a car with the body frame.

The car body frame a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tform suitable to the same product, the body frame includes a first adjusting bracket assembly, the front end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frame, supporting and fixing body frame for front subframe; second adjustable bracket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frame, the car body side, side frame supporting and fixing body frame for mechanical installation; seat assembly, the middle area in the body frame, the seat frame for supporting and fixing the body fra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dels, the first adjustment bracket assembly, second adjustable bracket assembly, seat assembly machinery installation in the installation direction for adjusting respectively with different models of the front subframe, after the auxiliary frame and the seat frame, installation height. The body fram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MAS platform vehicle, covering SUV, cars and MPV, reducing the development cost of the same platform, shortening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the platform structure, and making the vehicle platform expand and str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身开发
,涉及一种车身框架,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国内厂家往往采用benchmark的手段,轿车、SUV和MPV分别逆向,分别进行验证,增大了同平台产品(轿车、SUV和MPV)开发成本,延长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更加无法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平台增大了同平台产品开发成本,延长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更加无法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等缺陷,实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平台增大了同平台产品开发成本,延长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更加无法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其中,针对不同车型,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地板处的中地板总成;所述中地板总成用于在横向方向上调节与不同车型的中地板匹配的横向长度,以调节所述车身框架的轴距。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底座上,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架的一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辆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前副车架。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梁挂接于所述车身框架上。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还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两侧的弹性支柱,所述弹性支柱的固定端用于支撑所述车身框架的转向节,其弹性端顶持于所述前副车架,以支持车体轮胎的弹跳;所述转向节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柱上还设置有一端与所述转向节枢接的摆臂,以承受转向力矩并传递转向力至所述转向节。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后副车架的两侧,且固定在所述车身端的侧梁上;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架的一侧;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后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后副车辆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后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后副车架。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还包括第一纵臂支架和第二纵臂支架,所述第一纵臂支架和第二纵臂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后幅车架的两侧,分别用于支撑位于所述车身端两侧的底盘纵臂。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包括: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用于支撑所述驾驶员座椅,并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用于支撑所述副驾驶座椅骨架,并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与不同车型的副驾驶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身框架适用于MAS平台系列车型,覆盖SUV、轿车和MPV等车型,降低了同平台产品的开发成本,缩短了平台架构件开发周期,实现多种汽车车型的平台通用化设计,使得汽车平台拓展性更强,轻量化程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和中地板总成的俯视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调节支架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11第一调节支架总成12座椅机械安装总成13中地板总成14第二调节支架总成15转向节16摆臂17侧梁111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12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13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14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15弹性支柱116第一底座117第二底座121驾驶员座椅骨架安装座122副驾驶座椅骨架安装座141后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142后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143后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144后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145第一纵臂支架146第二纵臂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及具有该车身框架的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其中,针对不同车型,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包括:第一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头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副车架;第二调节支架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车身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车身框架的后副车架;座椅机械安装总成,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间区域,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身框架的座椅骨架;其中,针对不同车型,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第二调节支架总成、座椅机械安装总成在安装方向上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后副车架及座椅骨架匹配的安装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框架还包括设于所述车身框架的中地板处的中地板总成;所述中地板总成用于在横向方向上调节与不同车型的中地板匹配的横向长度,以调节所述车身框架的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支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设置于第一底座上,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和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所述前副车架的两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与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架的一侧;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分别位于前副车架相同另一侧的一端和另一端,以支撑和固定前副车辆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前副车架的第一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二安装座、前副车架的第三安装座及前副车架的第四安装座调节为分别与不同车型的前副车架匹配的安装高度,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前副车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梁挂接于所述车身框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同平台产品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爱驰亿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