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400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翻板结构仅能通过翻转调节,物料的通过速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包括进料管、翻板、转轴、支架一和支架二,翻板能把进料管右端的管口覆盖,翻板与转轴相连接,支架一和支架二均固定于进料管的外围,转轴位于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支架一和支架二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呈长条状,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支架一的滑槽和支架二的滑槽内,转轴能沿滑槽左右滑动。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能减小翻板对于物料传输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

A flip plate structure of a feed pip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lip plate structure of a feeding tube hea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plate structure can only be adjusted by overturning and the passing speed of the material is low. The feeding pipe head flap structure comprises a feeding pipe, a turning plate, a rotating shaft, a bracket and a bracket two, tilting to the right end of the nozzle inlet pipe cover, turning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 bracket and the bracket two is fixed to the periphery of the feed pipe, and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support two, one inside bracket and the bracket two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a sliding strip, both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 the chute chute and the support bracket two, the rotating shaft can slide along the slide around. The overturn plate structure of the feed pipe can reduce the resist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plate to the material transmission, and improve the conveying efficiency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物料输送领域,对于粉末状及颗粒状的物料利用管道运输时,为防止野风影响,往往需要在管道的一端设置翻板结构,而在除尘器的落料灰斗和钢制存储仓的下料口如果出现漏风现象,还会造成除尘器或钢仓因为进入冷风造成结露现象,从而腐蚀损坏设备,漏风结露还会造成物料结块堵塞下料设备,在此翻板结构的合理设计就更加重要。授权公告号为CN2051511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锁风卸料器,包含有一级卸料管、二级卸料管、一级翻板阀和二级翻板阀,所述一级卸料管顶部与进料设备固定连接、底部密封连接二级卸料管,所述一级卸料管设置为上半段垂直、下半段倾斜的偏L型,所述一级翻板阀连接于一级卸料管的上半段垂直部分,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垂直状态下覆盖在一级卸料管底部卸料口处,所述二级卸料管底部内侧设置有物料挡板,所述二级翻板阀设置于物料挡板底部。上述结构无堵塞现象且不需要操作人员,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翻板结构仅能通过翻转调节,物料的通过速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翻板结构的过料速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包括进料管、翻板、转轴、支架一和支架二,所述翻板能把所述进料管右端的管口覆盖,该翻板与所述转轴相连接,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均固定于所述进料管的外围,该转轴位于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长条状,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支架一的滑槽和支架二的滑槽内,该转轴能沿所述滑槽左右滑动。自然状态下,翻板将进料管右端的管口覆盖,当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物料通过进料管自左相右输送,物料到达进料管的右端与翻板碰撞,翻板受物料的推力作用绕转轴转动,从而使物料通过的截面增大,当物料输送完毕后翻板受重力影响自然回落,重新将进料管的管口遮挡。通过在支架一和支架二的内侧开设条形的滑槽,使转轴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支架一和支架二的滑槽内且能沿滑槽左右滑动,这样物料在通过进料管推动翻板时,翻板不仅能转动而且还可以产生适应性的移动,从而减小了翻板对于物料传输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在上述的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中,所述滑槽沿长度方向自左向右倾斜向上。通过设置滑槽沿长度方向倾斜向上,这样转轴在自然状态下位于滑槽的低端,翻板受物料的推力后带动转轴向滑槽的高端位移,物料输送完毕后翻板受重力作用能够带动转轴自动滑动至滑槽的低端,翻板能重新对管口形成覆盖,提高了翻板结构的使用性能。在上述的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中,所述滑槽为贯穿孔,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具有限位帽,所述限位帽的尺寸大于滑槽的宽度。物料对翻板的作用力是不稳定的,翻板在受力过程中可能产生扭转跳动,这样很可能使转轴两端从滑槽中逃脱掉落,通过设置滑槽为贯穿孔并在转轴的两端设置限位帽,这样限位帽限定了转轴的运动空间,提高了翻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中,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具有限位梁,所述限位梁呈条状或块状,该限位梁位于所述滑槽的右侧。翻板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其翻转角度可能会超过半周,这样翻板就会落在进料管顶部而失去了自动回位的功能,通过在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设置限位梁,使翻板的翻转角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翻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中,所述进料管的外围套设有环形的卡箍,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均与所述卡箍相固连。通过设置套设于进料管外围的卡箍并使支架一和支架二均与卡箍相固连,这样翻板结构与进料管之间为可拆卸,当翻板结构需要更换时不需要将整个进料管也更换,使装配和维护都更加便捷并节约成本。在上述的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中,所述进料管的右端外围套设有环状的缓冲圈,所述缓冲圈为弹性材料件,该缓冲圈的右侧能与所述翻板相抵靠。通过在进料管的右端设置具有弹性的缓冲圈,使翻板在回落时不会与进料管刚性碰撞产生异响,此外,翻板与缓冲圈相抵靠时微量的弹性形变使翻板的密封性更好,提高了翻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通过在支架一和支架二的内侧开设条形的滑槽,使转轴能沿滑槽左右滑动,减小了翻板对于物料传输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2、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通过在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设置限位梁,使翻板的翻转角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翻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停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最高传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管;2、翻板;3、转轴;31、限位帽;4、支架一;5、支架二;6、滑槽;7、限位梁;8、卡箍;9、缓冲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包括进料管1、翻板2、转轴3、支架一4和支架二5,翻板2能把进料管1右端的管口覆盖,翻板2与转轴3相连接,支架一4和支架二5均固定于进料管1的外围,转轴3位于支架一4和支架二5之间,支架一4和支架二5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6,滑槽6呈长条状,转轴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支架一4的滑槽6和支架二5的滑槽6内,转轴3能沿滑槽6左右滑动。自然状态下,翻板2将进料管1右端的管口覆盖,当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物料通过进料管1自左相右输送,物料到达进料管1的右端与翻板2碰撞,翻板2受物料的推力作用绕转轴3转动,从而使物料通过的截面增大,当物料输送完毕后翻板2受重力影响自然回落,重新将进料管1的管口遮挡。通过在支架一4和支架二5的内侧开设条形的滑槽6,使转轴3的两端均分别设于支架一4的滑槽6和支架二5的滑槽6内且能沿滑槽6左右滑动,这样物料在通过进料管1推动翻板2时,翻板2不仅能转动而且还可以产生适应性的移动,从而减小了翻板2对于物料传输的阻力和影响,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进一步来讲,滑槽6沿长度方向自左向右倾斜向上。通过设置滑槽6沿长度方向倾斜向上,这样转轴3在自然状态下位于滑槽6的低端,翻板2受物料的推力后带动转轴3向滑槽6的高端位移,物料输送完毕后翻板2受重力作用能够带动转轴3自动滑动至滑槽6的低端,翻板2能重新对管口形成覆盖,提高了翻板结构的使用性能。如图1-3所示,滑槽6为贯穿孔,转轴3的两端均具有限位帽31,限位帽31的尺寸大于滑槽6的宽度。物料对翻板2的作用力是不稳定的,翻板2在受力过程中可能产生扭转跳动,这样很可能使转轴3两端从滑槽6中逃脱掉落,通过设置滑槽6为贯穿孔并在转轴3的两端设置限位帽31,这样限位帽31限定了转轴3的运动空间,提高了翻板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如图1-4所示,支架一4和支架二5之间具有限位梁7,限位梁7呈条状,限位梁7位于滑槽6的右侧。翻板2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其翻转角度可能会超过半周,这样翻板2就会落在进料管1顶部而失去了自动回位的功能,通过在支架一4和支架二5之间设置限位梁7,使翻板2的翻转角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包括进料管(1)、翻板(2)、转轴(3)、支架一(4)和支架二(5),所述翻板(2)能把所述进料管(1)右端的管口覆盖,该翻板(2)与所述转轴(3)相连接,所述支架一(4)和支架二(5)均固定于所述进料管(1)的外围,该转轴(3)位于支架一(4)和支架二(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4)和支架二(5)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呈长条状,所述转轴(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支架一(4)的滑槽(6)和支架二(5)的滑槽(6)内,该转轴(3)能沿所述滑槽(6)左右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包括进料管(1)、翻板(2)、转轴(3)、支架一(4)和支架二(5),所述翻板(2)能把所述进料管(1)右端的管口覆盖,该翻板(2)与所述转轴(3)相连接,所述支架一(4)和支架二(5)均固定于所述进料管(1)的外围,该转轴(3)位于支架一(4)和支架二(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4)和支架二(5)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呈长条状,所述转轴(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支架一(4)的滑槽(6)和支架二(5)的滑槽(6)内,该转轴(3)能沿所述滑槽(6)左右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沿长度方向自左向右倾斜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管头的翻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均张云飞金梅达敬江颜林江蒋鹏
申请(专利权)人: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