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223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包括:齿盘,具有圆形周缘,结合面邻接圆形周缘;复数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均形成在结合面,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至少有两个;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相同;曲柄的柄体的一端具有复数支臂,转动中心形成在柄体一端的轴孔的中心,各锁配孔与转动中心等距;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曲柄带动齿盘产生非圆形运动轨迹;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曲柄带动齿盘产生圆形运动轨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调整不同的运动轨迹,能够提高传动扭力及传动功率。

Combined structure of eccentric wheel and crank of bicy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posite structure, a bicycle crank eccentric gear and the gear disk, including: having a circular periphery with face adjacent circular periphery; a plurality of first non circular trajectory matching holes and circular trajectory with Kong Jun formed in the joint surface, the first non circular trajectory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er of the hole with the gear disk center wire length is at least two; each circular tr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enter of the hole and the center line of the same length as the gear wheel; the end of the hand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rank arm shaft hole in the end of the handle body forms at the center of the center of rotation, the lock hole and the center of rotation offset with a lock hole; each support ar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non circular trajectory matched hole combination, the crank drives the gear disk to generate non circular trajectory with a lock hole; each arm respectively and the circular motion trajectory matched hole combination The crank drives the tooth disk to produce a circular motion trajector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adjust the different motion tracks, and can improve the torque and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属于自行车

技术介绍
一般车自行车所配置的齿盘多为圆形。曲柄结合该齿盘,且该曲柄转动可促使齿盘及啮合于该齿盘的链条转动。由于曲柄的运动模式为转动,而人体腿部的运动模式为上、下或前、后模式,所以在曲柄转动的过程中,会因为运动模式不同而产生部分施力形成无作用或仅有小部分作用。以骑车者踩踏曲柄一圈的功率而言,当曲柄在0度(正上方)至180度(正下方)之间运动,所产生的功率为正值,且在90度时(三点钟方向)达到最大的峰值。一旦曲柄绕过180度的位置(下死点),则会出现负功率,无助于自行车前进。目前解决或提升踩踏功效的方式是利用椭圆形齿盘来取代圆形齿盘。例如中国台湾第1399322号专利案揭示一种自行车齿盘。该齿盘周缘相邻的各点至盘体的中心距离不同。可对应使用者不同的踩踏位置产生不同的力臂,提升自行车传动机构利用使用者踩踏力量的效率。美国第US7,749,117号专利揭示一种椭圆形链环。利用该椭圆形链环所设置的定位、延长和形状,以及其所具备的可调节性,从而适用于更多的使用者。其次该专利前案的链环的定位结合了向下踏动踏板时的肌肉潜力和骑车惯性,同时其延长系数和形状特征可仿效较小的常规链环的运行,改善对骑车人的膝盖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其能够方便调整成不同的运动轨迹,能够提高传动扭力及传动功率。为达上述的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用以连接一链条及提供踩踏扭力,其包括:一齿盘,具有一圆形周缘,该圆形周缘的圆心为一齿盘圆心,该圆形周缘的外侧具有复数齿用以啮合该链条,一结合面邻接该圆形周缘;复数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该结合面,且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该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长度;复数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该结合面,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该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皆相同;一曲柄,是一柄体的一端具有复数支臂,一轴孔形成在该柄体一端,一转动中心形成在该轴孔的中心,各支臂的一端皆具有一锁配孔,各锁配孔与该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等距;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该齿盘圆心形成相离,该曲柄带动该齿盘产生非圆形的运动轨迹;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该齿盘圆心形成重叠,该曲柄带动该齿盘产生圆形的运动轨迹。该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还包含复数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所述结合面,且各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所述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长度,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所述曲柄的转动中心与齿盘的齿盘圆心形成相离,所述曲柄带动所述齿盘产生非圆形的运动轨迹。所述齿盘产生非圆形运动轨迹,自所述齿盘圆心至该运动轨迹的最远端为一长轴距,自所述齿盘圆心至该运动轨迹的最近端为一短轴距,该长轴距与短轴距的比率为1.1至1.3之间。所述齿盘产生非圆形运动轨迹,自所述齿盘圆心至该运动轨迹的最远端为一长轴距,且所述曲柄的柄体位于一点钟方向,该柄体与至该长轴距间的夹角为75度至120度之间。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方便调整不同的运动轨迹,能够提高传动扭力及传动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齿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齿盘与曲柄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齿盘、曲柄及链条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曲柄配接在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曲柄配接在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曲柄配接在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圆形运动轨迹及偏心圆运动轨迹对椭圆运动轨迹的比较图。图8是本技术的柄体与长轴距间较佳夹角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9是本技术的柄体与长轴距间较佳夹角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中揭示一种自行车的齿盘10。该齿盘10具有一圆形周缘12,圆形周缘12的外侧具有复数齿14。各齿14排列成圆形。圆形周缘12的圆心定义为一齿盘圆心16,一结合面18形成在圆形周缘12的内侧,且结合面18邻接圆形周缘12。本实施例包含复数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0。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0,形成在结合面18。由于上述的非圆形运动轨迹为椭圆形式,所以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0的中心点与齿盘圆心16的连线长度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长度。本实施例还包含复数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2。各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2,形成在结合面18。由于上述的非圆形运动轨迹为椭圆形式,所以各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2的中心点与齿盘圆心16的连线长度,至少具有两个不同的长度。本实施例包含复数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4。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4,形成在结合面18,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4的中心点与齿盘圆心16的连线长度皆相同。请参阅图2、3,本技术包含一曲柄30用以连接齿盘10。曲柄30是一柄体32的一端具有复数支臂34,图中显示支臂34的数量为五个。各支臂34的一端皆具有一锁配孔36。请再参参阅图3,一轴孔38形成在柄体32一端,一转动中心39形成在轴孔38的中心,各锁配孔36与转动中心39的距离为等距。曲柄30的各支臂34配接在齿盘10的结合面18上。一链条(如虚线所示)40啮合齿盘10的外侧的齿14。曲柄30的轴孔38配接在一转轴(未显示)的一端。如同已知的配置方式,转轴的两端各自结合一曲柄30,曲柄30转动可以带动齿盘10转动。请参阅图4,值得注意的是,各支臂34的锁配孔36可与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0结合。如此转动中心39与齿盘圆心16形成错位不重叠。换句话说,转动中心39位于齿盘10的偏心位置,所以齿盘10转动所形成的运动轨迹为一非圆形的运动轨迹。请参阅图5,调整曲柄30的角度与位置,各支臂34的锁配孔36可与各第二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2结合。如此转动中心39与齿盘圆心16形成错位不重叠。换句话说,转动中心39位于齿盘10的偏心位置,所以齿盘10转动所形成的运动轨迹为一非圆形的运动轨迹。比较图4及图5,由于转动中心39与齿盘圆心16的连心线长度及方向不相同,所以图4所揭示的齿盘10的非圆形运动轨迹不同于图5所揭示的齿盘10的非圆形运动轨迹。请参阅图6,调整曲柄30的角度与位置,各支臂34的锁配孔36可与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24结合。如此转动中心39与齿盘圆心16形成重叠。换句话说,曲柄30带动齿盘10转动,齿盘10的运动轨迹为圆形。据以上所述,调整齿盘10与曲柄30的结合位置,可以改变齿盘10的运动轨迹,对于不同的使用者而言,可以依自身的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运动选手可以调整齿盘10与曲柄30的结合位置,使齿盘10提供非圆形运动轨迹。一般的使用者,可以调整齿盘10与曲柄30的结合位置,使齿盘10提供圆形的运动轨迹。本技术具有方便使用者自行调整安装的功效,且具有提供不同踩踏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用以连接一链条及提供踩踏扭力,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齿盘,具有一圆形周缘,该圆形周缘的圆心为一齿盘圆心,该圆形周缘的外侧具有复数齿用以啮合该链条,一结合面邻接该圆形周缘;复数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该结合面,且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该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长度;复数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该结合面,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该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皆相同;一曲柄,是一柄体的一端具有复数支臂,一轴孔形成在该柄体一端,一转动中心形成在该轴孔的中心,各支臂的一端皆具有一锁配孔,各锁配孔与该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等距;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该齿盘圆心形成相离,该曲柄带动该齿盘产生非圆形的运动轨迹;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该齿盘圆心形成重叠,该曲柄带动该齿盘产生圆形的运动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行车偏心齿盘与曲柄的组合结构,用以连接一链条及提供踩踏扭力,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齿盘,具有一圆形周缘,该圆形周缘的圆心为一齿盘圆心,该圆形周缘的外侧具有复数齿用以啮合该链条,一结合面邻接该圆形周缘;复数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该结合面,且各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该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至少有两个不同的长度;复数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形成在该结合面,且各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的中心点与该齿盘圆心的连线长度皆相同;一曲柄,是一柄体的一端具有复数支臂,一轴孔形成在该柄体一端,一转动中心形成在该轴孔的中心,各支臂的一端皆具有一锁配孔,各锁配孔与该转动中心的距离为等距;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第一非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该齿盘圆心形成相离,该曲柄带动该齿盘产生非圆形的运动轨迹;每一支臂的锁配孔分别与一圆形运动轨迹配接孔结合,该曲柄的转动中心与该齿盘的该齿盘圆心形成重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诚
申请(专利权)人:传诚技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