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电控液力变速器传动系实现变速的机构一般包括多个行星排,发动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后传入行星排变速机构进行变速后输出。自动变速器的体积、重量、效率以及承载能力直接与行星排结构布局有关。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的挡位数越多,汽车的燃油消耗越低,经济性越好。但是随着挡位数的增加,行星排的数量以及操纵离合器、制动器的数量也在增加,满足理论级比的设计更是难以实现。目前,乘用车市场上使用的六速自动变速器的方案主要为:(1)爱信、采埃孚(ZF)及吉利(DSI)使用的来佩来捷方案;(2)现代A6MF和A6LF系列使用的方案;(3)通用6T系列使用的方案;(4)马自达创驰蓝天所使用的六速方案。但是,莱佩莱捷方案是在拉维纳四速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行星排来实现的,其无法实现直接挡;现代和通用使用的六速自动变速器的方案包含两个离合器和三个制动器,制动器的数量较多,而在变速器的制造过程中,制动器的摩擦钢片齿最终是连接到箱体上,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较多的制动器无疑增加了箱体的加工制造难度,而且变速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沿同一回转轴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行星排,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第二制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齿圈、相互啮合的第一内行星轮组和第一外行星轮组、第一太阳轮及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齿圈、第二行星轮组、第二太阳轮及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齿圈、第三行星轮组、第三太阳轮及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阳轮固定不动,所述第一齿圈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沿同一回转轴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行星排,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第二制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齿圈、相互啮合的第一内行星轮组和第一外行星轮组、第一太阳轮及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齿圈、第二行星轮组、第二太阳轮及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齿圈、第三行星轮组、第三太阳轮及第三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阳轮固定不动,所述第一齿圈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出构件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入构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三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排上,所述第二离合器选择性地闭合使得所述第二行星排与所述输入构件整体回转;所述第一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以将所述第三行星架制动,所述第二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以将所述第三太阳轮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齿圈和第二太阳轮之间,所述第二齿圈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太阳轮之间,所述第二行星架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与变速器的箱体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行星排中,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内行星轮组外啮合,所述第一内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外行星轮组外啮合,所述第一外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齿圈内啮合,第一内行星轮组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武,马粉粉,邰昌宁,周友,凌晓明,雷格,张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