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发动机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76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02
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1),其配备有:发动机罩外板(2);发动机罩内板(3),其安装于发动机罩外板(2);以及中间构件(4),其布置在发动机罩外板(2)和发动机罩内板(3)之间。中间构件(4)具有:板主体(5),其与发动机罩外板(2)相对;前固定腿(6),其将板主体(5)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缘(5a)固定到发动机罩内板(3);以及侧固定腿(7),其将板主体(5)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各个侧缘(5b)固定到发动机罩内板(3)。板主体(5)仅通过前固定腿(6)和侧固定腿(7)固定到发动机罩内板(3)。

Vehicle hood

A front hood for vehicle (1), which is equipped with: engine hood outer panel (2); engine hood inner plate (3), mounted on the outer cover (2) of the engine hood, and the middle member (4),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cover plate (2) of the engine hood and the inner plate of the engine hood (3).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4) comprises a plate body (5), and the engine hood panel (2) relative; before the fixed leg (6), the board body (5)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front (5a) to the hood inner panel is fixed (3) and fixed legs (side; 7), the board body (5) of each side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5b) to the edge of the hood inner panel is fixed (3). The plate body (5) is fixed to the inner plate (3) of the engine hood only by the front fixed leg (6) and the side fixed leg (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前发动机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
技术介绍
已知用于减小车辆与行人之间的碰撞对行人的冲击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车辆发动机盖(vehicularbonnet)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5-089782号公报)。如图9所示,日本特开2015-089782号公报中公开的车辆发动机盖结构101配备有:发动机盖外壳102;发动机盖外壳103,其与发动机罩外壳102一起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空间;以及加强件105,其具有腿104,用于确保足够的发动机盖外壳102的板刚性并且将向下的冲击载荷传递到发动机盖外壳103。加强件105配备有:顶板106,其与发动机盖外壳102的背面接触;以及一对(前后)腿104,其从顶板106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向下延伸并且被发动机盖外壳103支撑。该对腿104包括:一对上腿107,其分别从顶板106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向下延伸;以及一对下腿108,其支撑对应的上腿107。当加强件105的顶板106向下移位一定的距离时,上腿107脱离下腿108并且由此能够独立于下腿108向下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车辆发动机盖结构101以如下方式构造:当出现向下的冲击载荷时,上腿107与下腿108脱离。因此,例如,当行人从车辆行驶方向的前侧与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相撞时,上腿107难以从下腿108脱离。即,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传统的车辆发动机盖结构101没有充分地发挥其减小对行人的头部的冲击(头部伤害值(headinjurycriterion))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其能够在确保足够的发动机罩外板的刚性的同时减小伤害值。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其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发动机罩内板,其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以及中间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其中,所述中间构件包括:板主体,其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相对;前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以及侧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所述板主体仅通过所述前固定腿和所述侧固定腿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本专利技术能够在确保足够的发动机罩外板的刚性的同时,减小行人与车辆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值。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车辆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立体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图1所示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的平面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对应于图2的、在省略了发动机罩外板的状态下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对应于图6的平面图。图8是图7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9是示出传统的车辆发动机盖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罩(车辆用前发动机罩)2:发动机罩外板3:发动机罩内板4:中间构件5:中间板主体(板主体)5a:板主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缘5b:板主体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缘6:前固定腿7:侧固定腿71:侧腿主体(腿主体)72:侧接合部(接合部)73:侧重叠部(重叠部)74:侧固定部(固定部)76:弯曲部(易弯曲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案1中所述的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其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发动机罩内板,其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以及中间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所述中间构件包括:板主体,其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相对;前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以及侧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所述板主体仅通过所述前固定腿和所述侧固定腿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利用这种构造,能够在确保足够的发动机罩外板的刚性的同时,减小行人与车辆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值。[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8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1。图1是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前发动机罩1(以下简称为“发动机罩1”)的车辆B的立体图。在图1和其它附图中,用字符“前”和“后”分别表示车辆B的前进方向和后退方向,用字符“右”和“左”分别表示从驾驶席观察的向右方向和向左方向,并且用字符“上”和“下”分别表示垂直于向右和向左方向且是铅直方向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图1所示的车辆B在车室R的前方配备有发动机室ER。利用能够打开的发动机罩1覆盖发动机室ER的顶部开口。发动机罩1能够通过安装于发动机罩1后缘部的铰链机构(未示出)的作用而竖直地摆动从而打开和关闭发动机室ER的顶部开口。如图2所示,发动机罩1配备有:发动机罩外板2(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其为外装构件;发动机罩内板3,其安装于发动机罩外板2;以及中间构件4,其布置在发动机罩外板2和发动机罩内板3之间。在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用双点划线表示发动机罩外板2,就好像被透视一样。如图3A所示,发动机罩外板2包括:大致矩形的外板主体20,其在左右方向上长;以及周壁21,其从外板主体20的前缘20a(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侧)和左、右侧缘20b斜向下延伸。通过冲压钢板(金属板)形成发动机罩外板2。如图4所示,外板主体20的前端部20A倾斜成随着位置越向前去而越向下。如图3A和图4所示,周壁21包括:前周壁21A,其与外板主体20的前缘20a相连;以及侧周壁21B(参见图3A),其与外板主体20的对应的侧缘20b相连。如图3B所示,发动机罩内板3是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大致矩形,其尺寸设定成与发动机罩外板2的外板主体20相对并且能够嵌入周壁21。发动机罩内板3通过冲压钢板(金属板)形成并且在适当的位置具有凹凸形状。这些凹凸形状用于在受到来自发动机罩外板2的载荷时变形并且由此吸收冲击。如图4所示,发动机罩内板3在与外板主体20的前端部20A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后倾斜壁31和前倾斜壁32。后倾斜壁31倾斜成随着位置越向前去而越向上。前倾斜壁32倾斜成随着位置越向前去而越向下。中间构件4的侧固定腿7固定到对应的后倾斜壁31,前固定腿6固定到前倾斜壁32。前倾斜壁32具有与发动机罩外板2的前周壁21A近似相同的倾斜度,并且比后倾斜壁32倾斜地更陡。图4至图6中所示的中间构件4通过冲压钢板(金属板)形成。中间构件4布置成与外板主体20的前端部20A相对,中间构件4是用于在确保足够的发动机罩外板2的刚性的同时在与例如行人碰撞时发生变形并由此减小对行人的冲击的构件。中间构件4用于为发动机罩外板2提供如下程度的刚性:在由于交通事故之外的原因而使发动机罩外板2受到载荷时,发动机罩外板2不会下沉太多以致不能恢复原始形状。如图4所示,中间构件4具有中间板主体5(板主体)、前固定腿6以及一对侧固定腿7。中间板主体5与外板主体20的前端部20A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相对并且分隔开。前固定腿6用于将中间板主体5的前缘5a固定到发动机罩内板3。该对侧固定腿7用于将中间板主体5的左、右侧缘5b固定到发动机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前发动机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其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发动机罩内板,其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以及中间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所述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构件包括:板主体,其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相对;前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以及侧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所述板主体仅通过所述前固定腿和所述侧固定腿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9 JP 2016-1151701.一种车辆用前发动机罩,其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发动机罩内板,其安装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以及中间构件,其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之间,所述车辆用前发动机罩的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构件包括:板主体,其与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相对;前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以及侧固定腿,其从所述板主体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缘延伸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将所述板主体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并且所述板主体仅通过所述前固定腿和所述侧固定腿固定到所述发动机罩内板。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仁志桑原和秀武藤法泰河村和夫播野充郎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