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1539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5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包括隔热体,所述隔热体包括若干个隔热单元、若干个横向散热槽和若干个纵向散热槽,其中,所述隔热单元包括外壳、内支架、外支架、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第三隔热层和第四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嵌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支架嵌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内,所述第四隔热层嵌设在所述内支架内,所述外支架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均套设在所述第四隔热层上,所述第三隔热层嵌设在所述外支架上。由于采用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高,安装简单,吸音隔热效率高,结实耐用。

Heat insulation device for engine hoo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od insulation device, including an insulation body, wherein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heat insulation unit, a plurality of transverse heat radiating groove and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heat radiating groove, wherein, the heat insulation unit comprises a shell, stent, stent,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second layer, third layer insulation insulation and the fourth insulating layer,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is embedded in the shell, the stent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insulating layer, the insulating layer fourth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stent, the stent and the second insulating layer are set on the fourth insulating layer. The third insulation layer is embedded in the outer bracket. Due to the adoption of th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liability, simple installation, high efficiency of sound absorp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strong dur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个会产生大量热量的散热件,通常为了减小体积,发动机的周围区域内都会压缩很多部件,限制了气流,导致发动机罩内温度增加,由于发动机也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热量和噪音会通过发动机罩成为其传入车内的主要途径,不仅会影响乘坐的舒适度,还会使车辆出现一些问题,通常会在发动机罩内设置一层隔热垫来进行吸音隔热,一部分隔热垫的生产过程复杂,安装过程麻烦,一部分通常采用普通内饰材料,所以吸音隔热效率差,且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因此急需一种运可靠性高,安装简单,吸音隔热效率高,结实耐用的发动机罩隔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安装简单,吸音隔热效率高,结实耐用的发动机罩隔热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其中,包括隔热体,所述隔热体包括若干个隔热单元、若干个横向散热槽和若干个纵向散热槽,其中,所述隔热单元包括外壳、内支架、外支架、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层、第三隔热层和第四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嵌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内支架嵌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内,所述第四隔热层嵌设在所述内支架内,所述外支架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均套设在所述第四隔热层上,且所述第二隔热层位于所述内支架与所述外支架之间,所述第三隔热层嵌设在所述外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外壳内。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下表面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外壳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使所述外壳的容纳腔相通。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架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在底板一端面上的侧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侧板的外壁、容纳腔的底面与容纳腔的内壁形成第一填充腔。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架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底部的支脚和一端设置在支脚上的凸缘,所述凸缘的另一端向所述架体的顶部延伸,所述架体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形成第四填充腔。更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的底面、所述凸缘的外壁、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侧板的内壁形成第二填充腔。更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外壁、所述支脚的顶面、所述凸缘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面形成第三填充腔。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腔内,所述第二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填充腔内,所述第三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腔内,所述第四隔热层设置在所述第四填充腔内。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可靠性高,安装简单,吸音隔热效率高,结实耐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隔热单元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隔热单元的外壳、内支架与外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隔热单元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隔热单元的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隔热单元的外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盖体1、内腔2、隔热体3、隔热单元4、外壳41、连接部411、容纳腔412、上开口413、第一填充腔42、内支架43、底板431、侧板432、第二填充腔44、第三填充腔45、第四填充腔46、外支架47、架体471、支脚472、凸缘473、横向散热槽5、纵向散热槽6、第一隔热层7、第二隔热层8、第三隔热层9、第四隔热层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6,如图1所示的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包括隔热体3和盖体1,所述隔热体3嵌设在所述盖体1的内腔2内,所述隔热体3包括若干个隔热单元4、若干个横向散热槽5和若干个纵向散热槽6,所述隔热单元4横向和纵向依次排列,横向相邻的两个隔热单元4之间留有纵向散热槽6,纵向相邻的两个隔热单元4之间留有横向散热槽5,所述横向散热槽5和纵向散热槽6使散热效率高,车辆熄火后发动机壳能够快速降温,车辆短时间内重新启动也不使发动机壳快速升温。如图2所示,所述隔热单元4包括外壳41、内支架43、外支架47、第一隔热层7、第二隔热层8、第三隔热层9和第四隔热层10,所述第一隔热层7嵌设在所述外壳41内,所述内支架43嵌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7内,所述第四隔热层10嵌设在所述内支架43内,所述外支架47与所述第二隔热层8均套设在所述第四隔热层10上,且所述第二隔热层8位于所述内支架43与所述外支架47之间,所述第三隔热层9嵌设在所述外支架47上,且位于所述外壳41内,所述外壳41、内支架43和外支架47用于增加所述隔热单元4的强度,也使所述隔热单元4使用更长久,所述第一隔热层7、第二隔热层8、第三隔热层9和第四隔热层10使所述隔热单元4能够实现多层隔热和隔音,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外壳41的下表面上设有连接部411,所述外壳41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上开口413,所述上开口413使所述外壳41的容纳腔412相通,所述外壳41通过所述连接部411与所述盖体1连接,由于隔热装置由多个隔热单元4组成,所以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均不用考虑所述盖体1的弧度,使过程简单。所述内支架43包括底板431和固定设置在底板431一端面上的侧板432,所述底板431的底面、侧板432的外壁、容纳腔412的底面与容纳腔412的内壁形成第一填充腔42,且所述第一隔热层7设置在所述第一填充腔42内,由于第一填充腔42呈U形,避免所述第一隔热层7打折、起皱影响使用效果。所述外支架47包括架体471、设置在架体471底部的支脚472和一端设置在支脚472上的凸缘473,所述架体471的顶部的外周面抵挡在所述上开口413内,所述凸缘473的另一端向所述架体471的顶部延伸,所述架体471与所述底板431的上端面形成第四填充腔46,且所述第四隔热层10设置在所述第四填充腔46内,所述第四隔热层10既有隔热吸音所用,也有支撑作用。所述支脚472的底面、所述凸缘473的外壁、所述底板431的上端面与所述侧板432的内壁形成第二填充腔44,且所述第二隔热层8设置在所述第二填充腔44内,避免所述第二隔热层8打折、起皱影响使用效果。所述架体471的外壁、所述支脚472的顶面、所述凸缘473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412的顶面形成第三填充腔45,且所述第三隔热层9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腔45内,避免使用过程中所述外支架47出现松动产生噪音。采用上述结构,使所述隔热单元4的四周的隔热层均匀,进而使所述隔热单元4的内部受热均匀,不会出现发动机盖局部温度过高的状况,稳定性更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体(3),所述隔热体(3)包括若干个隔热单元(4)、若干个横向散热槽(5)和若干个纵向散热槽(6),其中,所述隔热单元(4)包括外壳(41)、内支架(43)、外支架(47)、第一隔热层(7)、第二隔热层(8)、第三隔热层(9)和第四隔热层(10),所述第一隔热层(7)嵌设在所述外壳(41)内,所述内支架(43)嵌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7)内,所述第四隔热层(10)嵌设在所述内支架(43)内,所述外支架(47)与所述第二隔热层(8)均套设在所述第四隔热层(10)上,且所述第二隔热层(8)位于所述内支架(43)与所述外支架(47)之间,所述第三隔热层(9)嵌设在所述外支架(47)上,且位于所述外壳(4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体(3),所述隔热体(3)包括若干个隔热单元(4)、若干个横向散热槽(5)和若干个纵向散热槽(6),其中,所述隔热单元(4)包括外壳(41)、内支架(43)、外支架(47)、第一隔热层(7)、第二隔热层(8)、第三隔热层(9)和第四隔热层(10),所述第一隔热层(7)嵌设在所述外壳(41)内,所述内支架(43)嵌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7)内,所述第四隔热层(10)嵌设在所述内支架(43)内,所述外支架(47)与所述第二隔热层(8)均套设在所述第四隔热层(10)上,且所述第二隔热层(8)位于所述内支架(43)与所述外支架(47)之间,所述第三隔热层(9)嵌设在所述外支架(47)上,且位于所述外壳(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1)的下表面上设有连接部(411),所述外壳(41)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上开口(413),所述上开口(413)使所述外壳(41)的容纳腔(412)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43)包括底板(431)和固定设置在底板(431)一端面上的侧板(432),所述底板(4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道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