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纵梁、后排座椅安装梁、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75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00
本公开涉及一种汽车后纵梁、后排座椅安装梁、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其中,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110)和固定在后纵梁本体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一支架(120),后纵梁本体形成为第一U型槽,第一支架形成为n型支架,n型支架的两个侧面分别固接在第一U型槽的两个侧面。后排座椅安装梁包括安装梁本体(210)和固定在安装梁本体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二支架(220),安装梁本体形成为第二U型槽,第二支架嵌入到第二U型槽并与第二U型槽的两个侧面分别固接。第一支架安装在汽车后纵梁以及第二支架安装在后排座椅安装梁时,分别具有多个固定平面,可以加强安全带安装结构的强度,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Car rear longitudinal beam, rear seat installation beam, rear sea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nd c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rear beam and a rear seat, rear seat mounting beam mounting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automobile rear beam including the Carling body (110) the first bracket for seat belt and fixed on the rear side member on the body (120), after the Carling body form the first U slot, the first bracket the formation of N type bracket, the two sides of a n type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two side of the first groove U. The rear seat mounting beam includes the installation body (210) and the second bracket (220) for fixing the seat belt on the mounting beam body. The body of the mounting body forms a second U groove, and the second bracket is embedded in the second U groove and is fixed with two sides of the second U groove. First, the bracket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automobile and the second bracket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seat seat mounting beam, and has multiple fixed planes respectively, which can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seat bel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reby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纵梁、后排座椅安装梁、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后纵梁、后排座椅安装梁、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安全带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被动安全系统之一,座椅及其安全带安装结构设计的好坏对于整车安全性影响很大。安全带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安装量或汽车后纵梁上等,在相关技术中,安装支架在固定时经常焊接不良,导致汽车在碰撞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带失效,或使座椅安装处变形量过大,压缩后排乘员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纵梁,以解决安全带安装支架结构不够稳固的问题。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梁,以解决安全带安装支架结构不够稳固的问题。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使用本公开的汽车后纵梁和后排座椅安装梁。本公开的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使用本公开提供的后排座椅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和固定在所述后纵梁本体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一支架,所述后纵梁本体形成为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支架形成为n型支架,所述n型支架的两个侧面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个侧面。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对称地设置在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的所述后纵梁本体中。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梁,包括安装梁本体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梁本体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二支架,所述安装梁本体形成为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支架嵌入到所述第二U型槽并与所述第二U型槽的至少两个内壁分别固接。可选地,所述第二U型槽的开口处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翻边部,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朝向所述翻边部延伸以形成第一搭接平面,所述第一搭接平面固接在所述翻边部上。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至少一端延伸以形成第二搭接平面,所述第二搭接平面固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底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支架,用于安装安全带;和第四支架,用于安装安全带以及汽车座椅,所述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在所述安装梁本体上间隔设置。可选地,在沿所述安装梁本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四支架的宽度大于第三支架,所述第四支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端延伸,所述第三支架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一端延伸,以分别形成第二搭接平面,所述第二搭接平面固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底面上。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包括汽车后纵梁和与所述汽车后纵梁固定连接的后排座椅安装梁,所述汽车后纵梁为根据以上所述的汽车后纵梁,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梁为根据以上所述的后排座椅安装梁。可选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汽车后纵梁和后排座椅安装梁之间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外侧壁延伸并搭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外侧壁,所述支架本体还朝向所述第一U型槽外侧壁延伸并搭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外侧壁。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后排座椅安装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架安装在汽车后纵梁以及第二支架安装在后排座椅安装梁时,分别具有多个固定平面,可以加强安全带安装结构的强度,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后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排座椅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后排座椅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后排座椅安装结构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支架与汽车后纵梁的配合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后纵梁本体120第一支架210安装梁本体220第二支架211翻边部221第一搭接平面222第二搭接平面2201第三支架2202第四支架300连接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指相应零部件在使用状态下的方向,即对应于汽车的上和下,“内、外”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的“第一”、“第二”等不代表相应零部件的顺序性和重要性,只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本体110和固定在后纵梁本体110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一支架120,后纵梁本体110形成为第一U型槽,第一支架120形成为n型支架,n型支架的两个侧面分别固接在第一U型槽的两个侧面,其固接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内常用的焊接,将第一支架120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在第一U型槽的两个侧面。这样,当汽车受到撞击时,安装带安装点处的力可以传递至后纵梁本体110的两个侧面,避免第一支架110单独受力,从而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更好地将安全带固定在车身上。具体地,汽车后纵梁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第一支架120对称地设置在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的后纵梁本体110中,即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可以采用为对称结构,以方便第一支架120和后纵梁本体110的加工及装配。如图2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梁,包括安装梁本体210和固定在安装梁本体210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二支架220,安装梁本体210形成为第二U型槽,第二支架220嵌入到第二U型槽并与第二U型槽的至少两个内壁分别固接,其固接方式例如可以为本领域内常用的焊接。这样,当汽车受到撞击时,安装带安装点处的力可以传递至安装梁本体210的两个侧面,避免第二支架110单独受力,从而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更好地将安全带固定在车身上。第二支架可以固接在第二U型槽的两个内侧面,或分别固接在底面和一个内侧面,或固接在两个内侧面以及底面,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二支架固接在底面的形式可以为下述的第二搭接平面。另外,当第二支架固接在第二U型槽的底面时,可以只和其中一个内侧面固接,这种情况下,第二支架仅需将一个侧面贴合在第二U型槽上即可,可以适应多种宽度的第二U型槽。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U型槽的开口处形成有两侧向外弯折的翻边部211,第二支架220的顶部朝向翻边部211延伸以形成第一搭接平面221,第一搭接平面221可以通过焊接等形式固接在翻边部211上,这样,第二支架能够和安装梁本体210增加可连接平面,进一步提高第二支架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撞击而失效。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支架220的底部朝向第二U型槽的至少一端延伸以形成第二搭接平面222,第二搭接平面222固接在第二U型槽的底面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二支架220与安装梁本体210的连接平面,提升安装点的强度。具体地,第二支架220可以包括:第三支架2201,用于安装安全带;和第四支架2202,用于安装安全带以及汽车座椅,第三支架2201和第四支架2202在安装梁本体210上间隔设置,以分别对应相应位置的安全带。即在本公开中,第四支架2202还可以同时作为汽车后排座椅的安装支架,采用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支架220与安装梁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后纵梁、后排座椅安装梁、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本体(110)和固定在所述后纵梁本体(110)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一支架(120),所述后纵梁本体(110)形成为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支架(120)形成为n型支架,所述n型支架的两个侧面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个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本体(110)和固定在所述后纵梁本体(110)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一支架(120),所述后纵梁本体(110)形成为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支架(120)形成为n型支架,所述n型支架的两个侧面分别固接在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个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20)对称地设置在左后纵梁和右后纵梁的所述后纵梁本体(110)中。3.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梁本体(210)和固定在所述安装梁本体(210)上的用于安装安全带的第二支架(220),所述安装梁本体(210)形成为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支架(220)嵌入到所述第二U型槽并与所述第二U型槽的至少两个内壁分别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型槽的开口处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翻边部(211),所述第二支架(220)的顶部朝向所述翻边部(211)延伸以形成第一搭接平面(221),所述第一搭接平面固接在所述翻边部(211)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20)的底部朝向所述第二U型槽的至少一端延伸以形成第二搭接平面(222),所述第二搭接平面(222)固接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底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排座椅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水芳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