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74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包括管体件、相互垂直的横向连接件与纵向连接件,纵向连接件为板体件弯折而成且其横截面为矩形,管体件水平设置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横向连接件成90度弯折分成后侧的水平面板与前侧的垂直面板,横向连接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管体件、横向连接件分别位于纵向连接件的前端与后端。其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车体环境安装,适应减震件的安装,具有较高的强度。

New type of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fram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damper body bracket structure comprises a tube body, a transverse connecting piece mutually perpendicular and longitudinal joints,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piece is a plate piece which is bent and having a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and tube piece level settings and through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surface, transverse connection a vertical horizontal panel and front panel 90 bent into the back side, a transverse connecting piece by longitudinal joints around two sides through the pipe body, the transverse connector located in longitudinal connections of front-end and back-end. The structure design can adapt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ar body environment, adapt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hock absorber, and have high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因活塞往复运动、气缸燃烧及其运动部件会产生振动。如果把发动机直接连接到车架上,会使车架也跟着振动,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及舒适性。因此要在汽车发动机和车架之间安装减震装置,以尽量减少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车架上,保护发动机,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由于汽车发动机减震支架通常是在非常恶劣的工况下工作,这就要求支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稳定。不但需要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还需具有一定的强度。支架本体是发动机减震支架上的重要部件,也是连接发动机与车架的核心。要求其能配合车体内环境的安装,同时要求结构强度大,能够安装减震件,配合减震件提供减震。现有的发动机减震支架上的本体件达不到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其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车体环境安装,适应减震件的安装,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包括管体件、相互垂直的横向连接件与纵向连接件,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为板体件弯折而成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管体件水平设置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所述的横向连接件成90度弯折分成后侧的水平面板与前侧的垂直面板,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所述的管体件、横向连接件分别位于纵向连接件的前端与后端。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管体件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管体件,椭圆形结构具有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纵向连接件高于横向连接件,所述的纵向连接件的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纵向连接件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所述的纵向连接件的中部水平过渡。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纵向连接件的前端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的第一安装件横截面成倒置的U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安装件与横向连接件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的左右两端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二安装件,所述的第二安装件弯折后成倒置的U形结构包括前侧板、顶板、后侧板,所述的顶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前侧板与横向连接件的前侧面连接,所述的后侧板向后弯折后与横向连接件的顶面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体件用于安装减震件,其结构设置便于安装减震件,配合减震件提供减震。设置纵向连接件为板体件弯折而成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有效加强了纵向连接件的结构强度。管体件水平设置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管体件与纵向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横向连接件成90度弯折分成后侧的水平面板与前侧的垂直面板,有效加强了横向连接件的结构强度。横向连接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管体件与横向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本技术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车体环境安装,适应减震件的安装,具有较高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包括管体件1、相互垂直的横向连接件2与纵向连接件3,纵向连接件3为板体件弯折而成且其横截面为矩形,管体件1水平设置并由纵向连接件3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横向连接件2成90度弯折分成后侧的水平面板与前侧的垂直面板,横向连接件2由纵向连接件3的左右两侧面穿过,管体件1、横向连接件2分别位于纵向连接件3的前端与后端。管体件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纵向连接件3高于横向连接件2,纵向连接件3的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纵向连接件3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纵向连接件3的中部水平过渡。纵向连接件3的前端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件4,第一安装件4横截面成倒置的U形结构,第一安装件4与横向连接件2平行设置,第一安装件4上设置有安装孔。横向连接件2的左右两端上方分别固定有第二安装件5,第二安装件5弯折后成倒置的U形结构包括前侧板6、顶板7、后侧板8,顶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前侧板6与横向连接件2的前侧面连接,后侧板8向后弯折后与横向连接件2的顶面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件、相互垂直的横向连接件与纵向连接件,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为板体件弯折而成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管体件水平设置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所述的横向连接件成90度弯折分成后侧的水平面板与前侧的垂直面板,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所述的管体件、横向连接件分别位于纵向连接件的前端与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件、相互垂直的横向连接件与纵向连接件,所述的纵向连接件为板体件弯折而成且其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管体件水平设置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所述的横向连接件成90度弯折分成后侧的水平面板与前侧的垂直面板,所述的横向连接件由纵向连接件的左右两侧面穿过,所述的管体件、横向连接件分别位于纵向连接件的前端与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件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减震本体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向连接件高于横向连接件,所述的纵向连接件的前端宽度小于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鹏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世纪东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