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74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及汽车,悬置支架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汽车纵置发动机左右两侧的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动机悬置软垫连接的第一平板型底座,与所述发动机缸体连接的第二平板型底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和第二平板型底座的平行直线型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型,且断面为封闭结构。本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优化了支架本体结构,通过改变支架本体断面形状和增设加强筋等措施,从结构方面提高了支架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从而能够达到设计目标需求,避免与激励共振的问题。

A suspension frame and car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unting structure and auto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structure comprises a vehicle longitudinal engin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left and right mounting bracket mounting bracket,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plate type and the engine suspension pads connected base, second flat base connection with the engine cylind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lat base and second flat base parallel line type bracket body, the bracket body is hollow, and the section is a closed structure. Mounting bracket structure of the embodiment, the bracket bod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by changing the bracket body section shape and additional reinforcement measures from the structure improves the scaffold stiffness and natural frequency, so as to achieve the design target, and avoid resonanc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悬置支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越野车纵置动力系统悬置支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纵置发动机悬置支架通常为簸箕型冲压结构,支架模态较低,无法避开发动机激励,导致共振而影响悬置的寿命,无法满足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要求。图1和图2示出了传统的纵置发动机悬置支架结构,该结构为簸箕型,支架本体的断面不封闭,再加上支架本体与底座之间无加强筋,导致悬置支架模态固有频率达不到设计的目标值。因此,亟需对现有的发动机悬置支架进行改进,提高支架刚度和固有频率,以达到设计目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及汽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汽车纵置发动机左右两侧的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还包括与发动机悬置软垫连接的第一平板型底座,与所述发动机缸体连接的第二平板型底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和第二平板型底座的平行直线型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型,且断面为封闭结构。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断面为封闭的四边形结构。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和第二平板型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可选地,所述悬置支架结构经铸造一体成型。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悬置支架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优化了支架本体结构,通过改变支架本体断面形状和增设加强筋等措施,从结构方面提高了支架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从而能够达到设计目标需求,避免与激励共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悬置支架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悬置支架结构的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传统越野车纵置悬置支架结构,计算的固有模态比设计目标下降了90Hz。例如,设计要求外后视镜总成约束模态要求高于650Hz,具有传统安装底座的外后视镜总成的模态频率只有560Hz,这样会引起汽车行驶过程中外支架共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悬置支架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悬置支架模态过低,与激励频率存在耦合共振的问题。本技术的设计人通过模态振型的分析和应变能密度的对比,发现传统结构的薄弱点主要在支架本体强度及支架本体与发动机连接处。受限于工艺和空间布置的要求,本实施例主要对支架本体断面形状和发动机连接处进行优化。参见图3至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悬置支架结构的结构图。与传统结构不同在于支架本体断面形状及支架本体与底座连接处加强筋的设置,本实施例将支架本体断面由不封闭的三边形结构改变为封闭结构(例如封闭的四边形结构),并且在支架本体与底座连接处增设加强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汽车纵置发动机左右两侧的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动机悬置软垫连接的第一平板型底座11,与所述发动机缸体连接的第二平板型底座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11和第二平板型底座12的平行直线型支架本体13,所述支架本体13为中空型,且断面为封闭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13的断面为封闭的四边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13与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11和第二平板型底座1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14。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悬置支架结构经铸造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悬置支架结构,其刚度和强度增大,工艺易于实现,结构紧凑,同时解决了传统悬置支架模态偏低,刚度偏弱,减少悬置支架和激励耦合共振的风险。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悬置支架结构,优化了支架本体结构,通过改变支架本体断面形状和增设加强筋等措施,从结构方面提高了支架的刚度和固有频率,从而能够达到设计目标需求,避免与激励共振的问题。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支架的应变能密度薄弱点,提升悬置支的模态频率,且结构简单有效。下表1给出了在不同结构下的相关技术参数。表1通过表1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按照上文所述优化方式,悬置支架的模态频率已经明显好于传统结构,能够达到目标值。综上,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工艺易于实现,降低了实现成本,同时提高了悬置支架模态频率,避免了和激励频率耦合共振的风险。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悬置支架结构。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汽车纵置发动机左右两侧的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动机悬置软垫连接的第一平板型底座,与所述发动机缸体连接的第二平板型底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和第二平板型底座的平行直线型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型,且断面为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置支架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汽车纵置发动机左右两侧的左悬置支架与右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发动机悬置软垫连接的第一平板型底座,与所述发动机缸体连接的第二平板型底座,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型底座和第二平板型底座的平行直线型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中空型,且断面为封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支架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丽屈晓峰孙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