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精制---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48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方法,采用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工艺过程。在中压加氢处理过程中,进料首先通过一段含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然后再通过一段不含沸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床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可以在中压下大幅度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粘度指数,而且通过两个催化剂床层的级配,达到保证产品收率的同时,降低反应温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剂精制-加氢处理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氢处理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过程。传统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过程是“老三套”工艺,即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白土精制。但由于适宜用传统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油产量越来越少,质量愈来愈差;其次由于工艺技术的长足进步,各行业对润滑油质量要求逐年提高,导致传统工艺难以满足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基础油的要求。基于上述原因,加氢法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作为较佳的工艺过程之,由于其对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性大,润滑油收率高,而被广泛采用。加氢处理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工艺主分为两类:其一是以馏分油直接高压加氢处理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另一类是以馏分油为进料,采用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典型技术是US 4,383,913、以重质VGO和脱沥青油(HVGO和DAO)为原料;其原料的粘度指数低于80,在总压10.5~21.1MPa,反应温度360~427℃,液时空速0.4~2.5h-1的临氢条件下加氢处理,上述原料经过一种含沸石的裂化催化剂,将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转化,再经过一种不含沸石的催化剂进一步转化。从而生产出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US 4,383,913所描述的工艺过程,是在高压的条件下实现的,存在着装置的一次性投资高,操作费用大等缺陷。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在中压下最大限度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技术,拓展润滑油基础油原料来源,降低生产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增加产品收率,降低反应温度,并通过催化剂级配优化,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保证高的产品粘度指数的同时获得更高的产品收率。-->本专利技术采用溶剂精制-中压加氢处理工艺,特别是在中压加氢处理过程中采用一种含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与一种不含沸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进行级配,将润滑油馏分经溶剂精制后,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硫、氮、氧和稠环烃得到一定程度的脱除,进而降低了加氢转化深度,可以中压较缓和的条件下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可以利用炼厂现有溶剂精制装置,具有投资低、简单易行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常规的溶剂精制方法,除去部分非理想组分,以减轻加氢处理过程的负荷,使该过程在中压下操作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的中压加氢处理过程是以溶剂精制油为原料油,其粘度指数一般容许低于50,甚至容许低于20,在中压临氢的条件下,原料经过种含沸石的催化剂,原料油中非理想组分裂化成润滑油理想组分和部分轻质组分,再经过一种不含沸石的加氢催化剂进行进一步的加氢,从而生产出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本专利技术的原料是重质VGO和DAO的溶剂精制油,精制溶剂可以是糠醛、酚和N-甲基吡咯烷酮等。溶剂精制油粘度指数一般可以低于50,甚至可以在10~-20之间,沸点应高于300℃,最好是大于350℃的馏分。溶剂精制过程不能使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进行化学转化,因此,它只能处理适宜生产润滑油的原料。而对于不适宜生产润滑油的原料,加氢法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是一标准工艺过程,加氢裂化催化剂选择裂化低粘度指数的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多环环烷烃及硫、氮、氮化合物。高粘度指数的化合物不发生裂化,进而改善了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由于适宜生产润滑的原料,越来越少,不得不使用非润滑油型的原料生产润滑油;另外对润滑油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些原料的粘度指数很低。这标志着和早期的原料生产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相比,目前的原料将有更多低粘度指数化合物被转化,加氢裂化转化率将会更高,即可以较低的-->温度和较大的空速下操作。当用无定型催化剂进行转化时,需要非常低的空速和较高的反应温度。用含有结晶沸石的催化剂,可以从原料中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典型的结晶沸石化合物包括八面沸石、丝光沸石,分散于无定型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载体上,这些催化剂比无定型的SiO2~Al2O3或Al2O3载体的裂化催化剂有更高的活性,对给定的体积的催化剂,可以使更多的原料裂化。然而含有沸石的催化剂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象不含沸石催化剂有良好的选择性,也就是说催化剂裂化低粘度指数的化合物,而极少裂化高粘度指数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第一段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除去非理想的杂原子、芳烃的饱和及对环烷烃的裂化。通过第一段催化剂有限的转化,破坏链烷烃组分是有限的,因而可以保证目的产品的收率不致大幅度降低;然后从第一段流出的物流通过第二段不含沸石的加氢催化剂,在这里芳烃分子被饱和成环烷烃化合物,杂原子被除去,保留拥有高粘度指数的化合物。第二段催化剂趋于对高粘度指数的化合物不裂化,它不同第一段催化剂。加氢处理转化将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温度在350~420℃,体积空速在0.3~1.5h-1,总压在4.0~10.0MPa;氢油体积比为400~1500。用两段催化剂的工艺过程,被描述成与一个反应仅有沸石的催化剂的系统有高的润滑油收率和粘度指数,同样两段法比单一的不含沸石的催化剂系统具有高的空速。在这一专利技术中,对于新的原料,两段的条件改变是必要的。可以最大的限度生产高粘度指数产品。在炼厂中通过改变床层的温度是最好的方法。选择一个反应器中含有两种催化剂是我们希望的,原料直接通过第一层催化剂,然后再通过第二层催化剂转化成产品,两层催化剂的总量是以体积配比来计算的。其比例,如果第一层含10~50v%的沸石催化剂,第二层含有90~50v%的无定型的催化剂,在这种情况下,不会使整个产品的粘度指数变低,而可以使反应器的处理量大大增加。-->含沸石的催化剂是在不含沸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载体上分散结晶沸石,其沸石含量可以是5~20w%,结晶沸石是八面沸石,无沸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载体是典型的耐火的氧化物载体,如Al2O3,SiO2,B2O3,TiO2等或不同氧化物之间相结合,例如SiO2~Al2O3。含沸石的催化剂也含有金属组分,在实际上金属的选择是从ⅥB和Ⅷ族的金属,其比例是10~25w%,金属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是指还原态的金属与整个催化剂的重量配比。无定型的催化剂可同样含有催化金属组分,在实际中,金属组分可以联合使用。如上,催化剂金属组分的百分含量对Ⅷ族金属可以2~10w%,对ⅥB族金属可以2~25w%。为提高两种催化剂在中压下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引入助剂是必要的。如氟化物,其含量在1~7w%。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溶剂精制与加氢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生产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拓展了润滑油基础油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增加产品收率,降低反应温度,并通过催化剂级配优化,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保证高的产品粘度指数的同时,获得更高的产品收率。                          实例1本例用于论证仅用含沸石的催化剂与两个层装催化剂系统的比较,原料是溶剂精制油,沸点范围在340~525℃,其性质如下:密度(20℃),kg/m3        909.0S,μg/g                  1200N,μg/g                  278粘度指数(脱蜡油)         -2原料通过两个不同的试验被裂化来比较催化剂的特性。在第一个试验当-->中,见表1,原料与含有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在第二试验中,见表2,原料与层装催化剂系统接触,催化剂的组成是30v%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方法,采用加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在进行加氢处理之前首先经过溶剂精制,所说的加氢处理是在反应条件下,使原料依次通过第一段含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和第二段不含沸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床层,含沸石的催化剂床层占总床层的10~50v%,加氢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350~420℃,体积空速0.3~1.5h↑[-1],压力4.0~10.0MPa和氢油体积比400~1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方法,采用加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在进行加氢处理之前首先经过溶剂精制,所说的加氢处理是在反应条件下,使原料依次通过第一段含沸石的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和第二段不含沸石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床层,含沸石的催化剂床层占总床层的10~50v%,加氢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350~420℃,体积空速0.3~1.5h-1,压力4.0~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彭全铸刘纪端王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