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少华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路面用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3233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该发明专利技术组合了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的优点。首先对煤焦油沥青进行脱甲苯不溶物,然后将SBS等聚合物与脱甲苯不溶物煤焦油沥青进行混溶得到聚合物与煤焦油沥青的母液,再将该母液与石油沥青进行混溶得到改性沥青。(*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孔路面用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多孔沥青路面起源于欧洲,1960年德国首次兴建此种路面,被称为Porous Asphalt,即是大空隙或排水型路面;在英国也称为Prevrous Macadam,即大孔隙沥青碎石。美国和日本称为Open Graded Asphalt Frichtion Couse,简称OGFC,即开级配沥青排水层。自80年代末起,在欧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得到广泛应用。多孔性沥青路面混合料粗颗粒多,细颗粒少,颗粒之间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嵌锁作用,混合料的强度主要依靠结合料的粘结作用。然而多孔性沥青混合料既作为一种铺面材料,就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因此多孔性沥青混合料用的结合料应该有较高的粘结力。高孔隙性的沥青路面,雨水从路面内部渗透排走,极易受水的损害而产生剥离,以致有可能造成路面松散等破坏。所以,保证多孔性沥青混合料抗水性十分重要。这不但要求沥青结合料具有良好的粘结力,而且要与矿质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高孔隙性沥青路面,光、空气容易深入混合料的内部,加速路面的老化进程。因此,所用结合料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少华劳立华谢克昌田原宇黄伟黎刚许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姜少华劳立华谢克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