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369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沥青层、沥青中间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和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面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为30~40cm,所述乳化沥青透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沥青中间层的厚度为5~7c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厚度为2~3mm,所述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面层厚度为4~6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不仅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害能力均有效提高,而且进一步降低了路面的制造成本、养护维修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浙青混凝土路面
,特别是一种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高等级浙青路面的交通特点是:交通密度大、车轴轴载重、荷载作用间隙短以及高速和渠化。在高温、重载交通、渠化交通的作用下,路面出现车辙的几率较大,且经常产生水稳定不足的情况。例如,中国专利CN 201214746 Y (公告日:2009年4月I日)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路面。该复合式路面包括20 30cm厚的碾压水泥砼基层、碾压水泥砼基层上设置4 5cm改性浙青层,改性浙青层上设置5 8cm浙青混合料面层。该复合式路面结构,其抵抗高温变形和裂缝的性能不够理想,仍然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继续研究寻找具有优异的抗车辙和抗水损害性能的路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浙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抗车辙及抗水损害性能不够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青)11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浙青透层、浙青中间层、改性乳化浙青粘层和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为30 40cm,所述乳化浙青透层的厚度为5 IOmm,所述浙青中间层的厚度为5 7cm,所述改性乳化浙青粘层的厚度为2 3mm,所述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的厚度为4 6cm。本技术的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通过优化并筛选各结构层及其厚度,不仅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害能力均有效提高,而且进一步降低了路面的制造成本和养护维修成本。本技术的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所述的各层结构所用材料,均为本领域已知的浙青路面材料。例如,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即是一种利用青川岩浙青为改性剂,添加至基质浙青中得到的一种改性浙青。例如,中国专利CN 102558884 A (公布日:2012年7月11日),即记载了一种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及其制备方法。作为优选,前述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所述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的厚度为4cm。作为优选,前述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所述浙青中间层的厚度为6cm。通过优选各结构层的厚度,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及抗水损害能力进一步有效提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通过优化并筛选路面各结构层及其厚度,有效提高了浙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及抗水损害能力。2、本技术的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在有效提高浙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及抗水损害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同等条件路面的制造成本及养护维修费用,经估算,每公里路面制造成本降低了 9.3%。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水泥稳定碎石层,2为乳化浙青透层、3为浙青中间层,4为改性乳化浙青粘层,5为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某高速路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1、乳化浙青透层2、浙青中间层3、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和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水泥稳定碎石层I的厚度为30cm,乳化浙青透层2的厚度为8mm,浙青中间层3的厚度为6cm,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的厚度为3mm,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厚度为4cm。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中,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由如下成分组成:85%重量百分比的基质浙青,15%重量百分比的青川岩浙青。制备方法如下:(I)将基质浙青加热到150°C;(2)在搅拌下将青川岩浙青缓缓添加入基质浙青中;(3)原料混合完全后,经研磨后再混合,即得。路面施工步骤:按现行施工规范《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设计要求,确定各结构层厚度及要求,从下至上,分别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层1、乳化浙青透层2、浙青中间层3、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和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并碾压成型。路面施工完毕后一年,观察:路面无网状裂缝和龟裂,也无车辙、坑槽及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坏,而且路面平整度在高速公路的标准范围内,表现优良;同时,节约了养护维修费用。实施例2某高速路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1、乳化浙青透层2、浙青中间层3、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和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水泥稳定碎石层I的厚度为40cm,乳化浙青透层2的厚度为IOmm,浙青中间层3的厚度为7cm,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的厚度为3mm,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厚度为6cm。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组成、制备方法,及路面施工步骤,同实施例1。实施例3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1、乳化浙青透层2、浙青中间层3、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和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水泥稳定碎石层I的厚度为30cm,乳化浙青透层2的厚度为5mm,浙青中间层3的厚度为5cm,改性乳化浙青粘层4的厚度为2mm,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5厚度为4cm。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组成、制备方法,及路面施工步骤,同实施例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沥青透层、沥青中间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和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面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为30~40cm,所述乳化沥青透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沥青中间层的厚度为5~7cm,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的厚度为2~3mm,所述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面层的厚度为4~6cm。

【技术特征摘要】
1.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浙青透层、浙青中间层、改性乳化浙青粘层和青川岩浙青改性浙青面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为30 40cm,所述乳化浙青透层的厚度为5 IOmm,所述浙青中间层的厚度为5 7cm,所述改性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王翔邓江云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成都建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