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减震器及使用该弹簧减震器的油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0719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2:04
设置在盘簧(49)的内侧的弹簧减震器(35)具备:主体部(36),具有比盘簧的弹簧线(493)的内径(Di49)小的外径(D36);外侧凸状部(37),设置在主体部的径方向外侧,具有比穿过弹簧线的中心的筒状假想面(VP49)更位于径方向外侧的前端(371)。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而盘簧被压缩时,位于相邻的弹簧线之间的外侧凸状部防止弹簧线彼此碰撞。

A spring damper and a throttle device using the spring damper

Set in the spring (49) spring shock absorber (35) with the inside of the main body: (36), compared with the spring wire coil spring (493) diameter (Di49) of small diameter (D36); lateral protruding parts (37)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diameter direction, the main body, compared with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spring line center of the imaginary plane (VP49) locat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ateral diameter of the front end (371). The driver depresses the accelerator pedal and the spring is compressed, the protruding parts between the lateral spring line is located adjacent to the spring wire to prevent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弹簧减震器及使用该弹簧减震器的油门装置本申请以2015年6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14776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盘簧的振动衰减的弹簧减震器、以及利用该弹簧减震器的油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搭载于车辆且按照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踩下量来控制车辆的行驶状态的油门装置。油门装置所具备的油门踏板被驾驶员踩下时,绕着油门装置所具备的转轴的旋转轴旋转。驾驶员松开油门踏板时,通过盘簧的施力而朝向与踩下时的旋转的相反方向旋转,回到原来的位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弹簧减震器:该弹簧减震器设置在使油门踏板返回到踩下前的原来的位置的双重盘簧之间,能够使盘簧的振动衰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10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弹簧减震器,外径比双重盘簧的外侧的盘簧的内径更小地形成,并且内径比双重盘簧的内侧的盘簧的外径更大地形成。盘簧以特定的频率振动时,由于共振效应,盘簧有时很大地振动。如果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设置有弹簧减震器的双重盘簧的振动因共振效应而变大,则盘簧的相邻的弹簧线彼此碰撞,可能会产生异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因弹簧线的碰撞而产生异响的弹簧减震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设置于盘簧的内侧而使盘簧的振动衰减的弹簧减震器具备主体部和外侧凸状部。主体部设置为能够与支承盘簧的两端的两个弹簧支承部抵接,具有比盘簧的弹簧线的内径小的外径。外侧凸状部设置在主体部的径方向外侧,具有比穿过弹簧线的中心的筒状假想面更位于径方向外侧的端部。因此,外侧凸状部的端部比穿过弹簧线的中心的筒状假想面更位于径方向外侧。由此,即使盘簧被压缩而相邻的弹簧线彼此要发生碰撞,外侧凸状部也成为缓冲件而能够防止弹簧线彼此的碰撞。因此,能够防止弹簧线产生碰撞音。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油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油门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截面图。图4是图2的IV部扩大图。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门装置的组装方法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作用的示意图。图7是具备第二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油门装置的扩大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截面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截面图。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截面图。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截面图。图12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弹簧减震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说明多个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基于图1~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油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油门装置1是为了决定未图示的车辆用发动机的节气门的阀开度而由车辆的驾驶员操作的输入装置。油门装置1为电子式,基于油门踏板38的踩下量的电信号被传递到未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基于该踩下量和其他信息,通过未图示的节气门促动器来驱动节气门。油门装置1具备:作为“支承部件”的壳体10、第一罩18、第二罩19、转轴20、操作部件30、油门踏板38、踏板臂381、踏板弹簧39、作为“旋转角检测部”的旋转角传感器25、迟滞机构部40、以及弹簧减震器35等。以下将图1~3的上侧称作“天侧”,将图1~3的下侧称作“地侧”。但是,油门装置1中的天地方向不限于此。壳体10由树脂形成为有底筒状。壳体10以朝向水平方向开口的方式通过三个固定用基座111、112、113安装到车体5。壳体10具有容纳转轴20、踏板弹簧39、旋转角传感器25的一部分、以及迟滞机构部40等的内部空间100。壳体10在地侧具有连通孔101,该连通孔101将内部空间100和外部连通,对应于操作部件30的可动范围。在壳体10上,在连通孔101的地侧设置有全开限位部11,该全开限位部11在油门全开位置限制操作部件30的旋转。在此,油门全开位置指的是驾驶员对油门踏板38的踩下程度、即油门开度为100[%]的位置。第一罩18及第二罩19覆盖壳体10的开口。内部空间100通过壳体10、第一罩18及第二罩19而仅经由连通孔101与外部连通。第一罩18通过螺栓181、182、183固定到壳体10。第二罩19与第一罩18卡止。第一罩18及第二罩19防止异物进入到内部空间100。转轴20设置为能够在内部空间100内旋转。转轴20由轴部21及传感器收容部22等形成。轴部21形成为大致棒状,在一个端部设置有传感器收容部22。轴部21的另一个端部可旋转地插入到第一罩18所具有的凹状空间180。即,形成凹状空间180的第一罩18的内壁成为转轴20的一个轴承。传感器收容部22形成为,外径比轴部21的外径大。传感器收容部22具有朝向轴部21的相反侧开口的空间220。传感器收容部22可旋转地插入到形成内部空间100的底的壳体10的底部12所具有的开口120。即,形成开口120的壳体10的内壁成为转轴20的另一个轴承。转轴20按照伴随着驾驶员的踩下操作而从操作部件30输入的扭矩,在从油门全闭位置到油门全开位置的规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油门全闭位置是驾驶员对油门踏板38的踩下的程度、即油门开度为0[%]的位置。以下,如图2所示,将操作部件30从油门全闭位置朝向油门全开位置侧的旋转方向记为“油门开方向”。此外,将操作部件30从油门全开位置朝向油门全闭位置侧的旋转方向记为“油门闭方向”。操作部件30包括:踏板轴套部31、臂连结部32、踏板弹簧承接部33、全闭限位部34。踏板轴套部31、臂连结部32、踏板弹簧承接部33及全闭限位部34由树脂一体地形成。踏板轴套部31设置在底部12和第一罩18之间。踏板轴套部31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具有可插通转轴20的插通孔310。转轴20和操作部件30通过转轴20向插通孔310的压入而接合。在踏板轴套部31的第一罩18侧,一体地形成有未图示的第一斜齿。第一斜齿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多个。第一斜齿随着在周方向上朝向油门闭方向而向迟滞机构部40的迟滞旋转部件45侧突出,在前端部具有随着朝向油门闭方向而逐渐接近迟滞旋转部件45的倾斜面。在踏板轴套部31和底部12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部件301。第一摩擦部件301设置在转轴20的径方向外侧。踏板轴套部31被朝向底部12侧按压时,与第一摩擦部件301摩擦卡合。臂连结部32的一端与踏板轴套部31的径方向外侧的外壁连接,另一端穿过连通孔101而向壳体10的地侧延伸。臂连结部32的另一端与踏板臂381连接。臂连结部32的油门开方向侧的端面321能够与全开限位部11抵接。踏板弹簧承接部33的一端与踏板轴套部31的径方向外侧的外壁连接,另一端在内部空间100朝向天方向延伸。踏板弹簧承接部33将踏板弹簧39的一个端部卡止。全闭限位部34从踏板弹簧承接部33进一步向天方向延伸。全闭限位部34形成为能够与壳体10的内壁抵接。全闭限位部34在油门全闭位置限制操作部件30向油门闭方向的旋转。油门踏板38与踏板臂381的一个端部连接。踏板臂381的另一个端部固定到臂连结部32的另一端。油门踏板38将驾驶员的踩下变换为以转轴20的旋转轴C1为中心的旋转扭矩,并传递到转轴20。油门踏板38向油门开方向旋转时,以油门全闭位置为基点的转轴20向油门开方向的旋转角度增加。与该转轴20向油门开方向的转角度相对应地油门开度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弹簧减震器及使用该弹簧减震器的油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减震器(35、55、65、75、85、95),设置在盘簧(39、49)的内侧,使所述盘簧的振动衰减,该弹簧减震器具备:主体部(36、56、66、76、86、96),设置为能够与支承所述盘簧的两端的两个弹簧支承部(431、102)抵接,具有比所述盘簧的弹簧线(493)的内径(Di49)小的外径(D36、D56、D86、D96);以及外侧凸状部(37、57、67、77、87),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径方向外侧,具有比穿过所述弹簧线的中心的筒状假想面(VP49)更位于径方向外侧的端部(371、571、671、771、87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5 JP 2015-1147761.一种弹簧减震器(35、55、65、75、85、95),设置在盘簧(39、49)的内侧,使所述盘簧的振动衰减,该弹簧减震器具备:主体部(36、56、66、76、86、96),设置为能够与支承所述盘簧的两端的两个弹簧支承部(431、102)抵接,具有比所述盘簧的弹簧线(493)的内径(Di49)小的外径(D36、D56、D86、D96);以及外侧凸状部(37、57、67、77、87),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径方向外侧,具有比穿过所述弹簧线的中心的筒状假想面(VP49)更位于径方向外侧的端部(371、571、671、771、87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减震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外侧凸状部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在与两个所述弹簧支承部的某一方抵接的所述盘簧的座卷部(491)内弯折而设置到所述盘簧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簧减震器,所述外侧凸状部在所述盘簧的中心轴(CA49)方向上位于与两个所述弹簧支承部抵接的所述盘簧的两个座卷部(49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卓人犬塚孝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