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传递用接头和蜗轮蜗杆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12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45
在使驱动轴(12a)与被驱动轴(8a)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驱动侧凸部(25、25a)的周向侧面与各联轴器侧凸部(34)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另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驱动侧间隙(36、36a)的状态,使驱动侧凹凸部(26、26a)与联轴器侧凹凸部(35)的轴向另一侧半部配合。在使驱动轴(12a)与被驱动轴(8a)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被驱动侧凸部(31、31a)的周向侧面与各联轴器侧凸部(34)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被驱动侧间隙(37、37a)的状态,使被驱动侧凹凸部(32、32a)与联轴器侧凹凸部(35)的轴向一侧半部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力矩传递用接头和蜗轮蜗杆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的力矩传递用接头被装入到各种机械装置,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传递力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例如被装入到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在对转向轮(除了叉车等特殊车辆外,通常为前轮)付与转向角时减轻驾驶者操作方向盘所需的力的装置,广泛使用助力转向装置。另外,在这样的助力转向装置中,使用电动马达作为辅助动力源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近年来开始普及。在这样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中,电动马达的辅助动力被经由减速器付与给随着方向盘的操作而旋转的转向轴、或者随着该转向轴的旋转而变位的部件。从该电动马达付与的辅助动力的方向与从方向盘付与的力是相同方向。作为所述减速器,一般使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在使用了蜗轮蜗杆减速器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被电动马达旋转驱动的蜗杆与蜗轮互相啮合。蜗轮与转向轴或者旋转轴一起旋转,该旋转轴是如下部件:能传递动力地与随着该转向轴的旋转而变位的部件配合。这样,电动马达的辅助动力向旋转轴传递自如。但是,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在改变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时,由于存在于蜗杆与蜗轮的啮合部的齿隙,有的情况下会产生被称为敲打声的不快的异常噪声。为了抑制这样的敲打声的产生,以往,想到了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将蜗杆向蜗轮弹性地按压。图20、21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式助力转向装置的一个例子。被方向盘1向预定方向旋转的转向轴2的前端部被旋转自如地支持在壳体3的内侧,在该部分固定有蜗轮4。另外,在蜗杆8的轴向中间部设置有蜗杆齿6。在蜗杆齿6与形成在蜗轮4的外周面的齿部5啮合的状态下,利用深沟球轴承等1对滚动轴承9a、9b,将蜗杆8中的夹着蜗杆齿6的轴向2处位置(蜗杆齿6的轴向两侧位置)旋转自如地支持在壳体3内。这样的蜗杆8能被与基端部连接的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旋转驱动。进一步,在蜗杆8的末端部与滚动轴承9a相比突出的部分,外嵌有按压块10。在按压块10与壳体3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11等弹性部件。而且,利用该螺旋弹簧11,将蜗杆8的蜗杆齿6经由按压块10向蜗轮4的齿部5按压。利用这样的构成,抑制这些蜗杆齿6与齿部5之间的齿隙,抑制敲打声的产生。在上述这样的以往构造的情况下,能抑制在蜗杆齿6与齿部5的啮合部产生敲打声,但不能抑制在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8的基端部的结合部分产生异常噪声。下面说明这一点。在图示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将电动马达7的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8的基端部能传递力矩地结合,在蜗杆8的基端部形成有花键孔13。花键孔13朝向蜗杆8的基端面开口。另一方面,在输出轴12的末端部形成有花键轴部14。而且,通过使花键轴部14与花键孔13花键配合,从而将输出轴12与蜗杆8能传递力矩地结合。如果花键轴部14与花键孔13没有周向间隙(没有齿隙)地花键配合,那么在输出轴12的末端部与蜗杆8的基端部的结合部(花键配合部)不会产生异常噪声。但是,如图21所示,在利用螺旋弹簧11将蜗杆8的蜗杆齿6向蜗轮4的齿部5弹性地按压来抑制蜗杆齿6与齿部5之间的齿隙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使蜗杆8摆动变位,因此,不能完全消除花键配合部的齿隙,难以防止异常噪声的产生。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构造:通过将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蜗杆轴经由金属制的圆柱状的动力传递部件来结合,从而能够顺利进行蜗杆轴的摆动变位。在这样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情况下,也为了使蜗杆轴摆动变位,而在设置在动力传递部件的两端部的花键轴部(阳花键)、与设置在蜗杆轴和电动马达各自的输出轴的各端部的花键孔(阴花键)的花键卡合部,分别存在齿隙。因此,在改变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时,有可能产生异常噪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068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312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这样的情况,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力矩传递用接头,即使驱动轴和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互相不一致,也能够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顺利进行力矩传递,容易在驱动轴与被驱动轴之间防止异常噪声的产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和蜗轮蜗杆减速器之中的力矩传递用接头在轴向互相直列配置的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部与被驱动轴的轴向另一端部之间传递力矩,包括联轴器、驱动侧传递部、以及被驱动侧传递部。其中的联轴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一个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在这一个周面是内周面的情况下,为向径向内侧。同样在是外周面的情况下,为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联轴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联轴器侧凹凸部。所述驱动侧传递部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在与该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是外周面的情况下,为向径向外侧。同样在是内周面的情况下,为向径向内侧)突出的驱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驱动侧凹凸部。所述被驱动侧传递部直接或者经由其他部件设置在所述被驱动轴的轴向另一端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在与该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是外周面的情况下,为向径向外侧。同样在是内周面的情况下,为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被驱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被驱动侧凹凸部。而且,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所述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另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驱动侧间隙的状态,使所述驱动侧凹凸部配合在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侧半部。另外,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所述被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被驱动侧间隙的状态,使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配合在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侧半部。此外,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力矩传递用接头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使各所述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中的轴向一端部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在周向不会晃动地抵接或接近对置。另外,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使各所述被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中的轴向另一端部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在周向不会晃动地抵接或接近对置。在实施上述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力矩传递用接头的情况下,使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倾斜,其倾斜方向为:使得这些各联轴器侧凸部在周向的宽度尺寸在轴向中间部最大,越去向轴向两端部越小(倾斜方向为:在轴向越接近端部,周向的突出量越小)。在该情况下,具体而言,能够将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设置为从径向观察的形状为圆弧形的凸面形状,或者设置为同样为直线状的锥形。或者,也可以在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两个侧面的轴向中间部设置有互相平行的平坦面部,同样在轴向两端部设置有从径向观察形状为直线状的锥面部。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利用截面圆弧状的凸曲面使所述平坦面部与该锥面部的连续部连续。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将各所述驱动侧凸部、被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两个侧面设置为互相平行的平坦面,也能够采用后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构成。另外,使各所述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倾斜,其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力矩传递用接头和蜗轮蜗杆减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力矩传递用接头,在轴向互相直列配置的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部与被驱动轴的轴向另一端部之间传递力矩,所述力矩传递用接头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一个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突出的联轴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联轴器侧凹凸部;驱动侧传递部,所述驱动侧传递部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突出的驱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驱动侧凹凸部;以及被驱动侧传递部,所述被驱动侧传递部设置在所述被驱动轴的轴向另一端部,在内外两周面之中的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突出的被驱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被驱动侧凹凸部,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所述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另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驱动侧间隙的状态,使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侧半部配合,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所述被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被驱动侧间隙的状态,使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侧半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22 JP 2015-0878231.一种力矩传递用接头,在轴向互相直列配置的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部与被驱动轴的轴向另一端部之间传递力矩,所述力矩传递用接头包括: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一个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突出的联轴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联轴器侧凹凸部;驱动侧传递部,所述驱动侧传递部设置在所述驱动轴的轴向一端部,在内外两个周面之中的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突出的驱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驱动侧凹凸部;以及被驱动侧传递部,所述被驱动侧传递部设置在所述被驱动轴的轴向另一端部,在内外两周面之中的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对置的周面,设置有将在径向突出的被驱动侧凸部配置在周向多个部位而成的被驱动侧凹凸部,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所述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另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驱动侧间隙的状态,使所述驱动侧凹凸部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的轴向另一侧半部配合,在使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被驱动轴的中心轴彼此一致的状态下,以在各所述被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与各所述联轴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之间存在越去向轴向一侧在周向的宽度尺寸越大的被驱动侧间隙的状态,使所述被驱动侧凹凸部与所述联轴器侧凹凸部的轴向一侧半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矩传递用接头,使各所述驱动侧凸部的周向侧面倾斜,其倾斜方向为:使得各所述驱动侧凸部在周向的宽度尺寸在轴向中间部最大,越去向轴向两端部越小,并且使各所述被驱动侧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